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吴清发文! ·  6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雷军预告:周四晚7点 ·  1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  昨天  
证券时报  ·  售价217.7万元!飞行汽车起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再不买房就晚了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11-29 20:00

正文


如果 能对10年前的自己说句话,你会说什么?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会毫不犹豫地说: 赶紧买房!
但如果我继续问你,现在有钱你会买房吗?
这里的门道就多了。买哪个城市,买哪个地段,买什么楼盘,内在选筹都有一套系统的楼市思维。
回头看看中国过去的楼市,货币每一次都是房价上涨的触发器,也是房价上涨的放大器。
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是货币如流水,货币最终会去到它认为最该配置的地方。先股躁,后房动。
说白了,就是当每一次M1货币滥发放水的时候,就是值得我们亢奋的激动时刻。
现在水大吗?
相对17-19年,还是大的。虽然都说房住不炒,但房住不炒不代表房价不涨。

再说选筹思维。

选筹有一点要明确:为什么要买房?

也就是弄明白自己的核心诉求,投资还是自住?上学还是落户?不同诉求逻辑不同。

如果是自住盘 ,需要考虑通勤距离、居住舒适度、楼盘新旧、学区如何,物业管理是否跟得上。

如果是投资盘 ,问题只有一个,收益最大化。换句话说,只要考虑“会不会涨”,其他统统不用管。

本来适合投资的楼盘,大部分不适合自住;而大多住得舒服的楼盘,往往不适合投资。

但中国人买房的一个真实情况是:

嘴巴上说我要买自住房,心里想着兼顾投资功能,最好涨幅还能跑赢大盘。

在几十年“等一等、涨一涨”的房价中,中国的房子天然带了一种投资的属性。

不动产的优势在于,兼顾了投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之后的均衡。

必须承认, 目前我们几乎找不到比房产更好的、更均衡的替代品,特别是针对刚需家庭。

但房产投资,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天真美好。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

正的楼市投资者是集经济学、政治学、人性学融会贯通身体力行的经济学家。

房子是流动性极差的资产。

如果你不是满杠杆任意妄为去定下的房子,如果你已经做好了现金流和备用现金的准备——

作为刚需、作为改善,甚至作为投资,你都压根不用害怕,哪怕是最难时候的进去,只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从长期来看,房子永远上涨。

但前提是,你得是这样的。

你任意妄为买了房,你怎么知道你买的是资产,而不是一堆砖头,只有资产才能保值。

什么是“资产”?

就是可以不断替你赚取现金流,每年涨幅大于持有成本,还能快速变现为正现金流的资产。

就像以前说的,为什么你怕调控,因为你怕房价不涨,更怕价格下跌还卖不出去。

如果手中全是房子,那更不好说了。

毕竟市区的房和郊区的房,那是天差地别。

再加上流动性严重不足,除了盼望房价上涨,没什么能做的,一个杠杆过高,很可能什么都不剩。

前段时间后台就有读者留言:

我有5套商品房(有贷)、5间商铺(有贷)。

去年老婆卖掉 了一套商品房,价格比心理预期低了2 0万,当时就想卖,觉得自己所有财产都在房子上不安全,现在想想好像是对的,现金为王。

像这种情况,还不如以一部分房产,换优质现金流资产,也能跑赢固定资产增值幅度。

有句话很形象, “自住有贷的是小赢家,多套炒房全有贷的是无脑家,而拥有多套房+持大笔现金的才是最大赢家” ,因为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再次强调, 一定要注意自己现金流,以贷养贷,并非良路,不要为了套钱而买房。

不懂楼市思维的小白,如果真想买房,至少要记住一个原则:

跟着规划去买房。

家庭负债率+现金流可控前提下,再去最大负债买房。资不抵债情况下,房子仅是债务,不是资产。

那么,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合理负债,车子、票子、房子等应该做怎样的财富配比?

最基本的,钱应该分为两部分:

  • 80%高风险资产,这里面就包括了房产、股票、债券、基金等,收益高,回报高。

  • 20%属于安全账户,作为零风险收入,如保本理财、年金等,用于家里财务硬需求。

房产作为风险投资的一部分,应该用安全账户之外的资金来持有。

先做好资金隔离, 把父母养老、小孩教育之类的钱隔离,再去加杠杆。 这样即使未来行情低迷,也不怕现金流紧张,才能耐得住,不怕调控。

安全账户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的抗风险能力。

现在经济下行,利率下行,你必须要有一笔稳定增值的资产来托底,作为家里资金的一道防火墙。

毕竟月供可不会怜悯你是不是失业,小孩要不要留学,家里有急事要用钱。

像很多人的安全账户里,包括我,有道防火墙就是年金。

年金是一笔永续的现金流 ,定期领取,3.5%的复利,可以活多久领多久,用来当养老金、教育金隔离再合适不过。

别小看3.5%,50年下来,复利3.5%≈9.17%单利。90年代,还有人买了终身8%的复利,回过头来看,现在有什么还能稳稳当当拿到8%以上收益?

别的产品不敢说,都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但年金这个3.5%复利写入合同,哪怕保险公司破产保监会也会兜底。

所以,作为安全资产再适合不过。

如果锁定了一笔复利年金,再加上房子收租,这样每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既不用担心没上车,也不用担心房产比例过高,出现卖房求学、卖房治病、卖房养老的困境。

不过所有的投资,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就像楼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但太多人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 选了劣质资产(好比烂盘),最后沦为了韭菜。

专业的知识还是掌握在专业人手里。

我之前体验过一家规划师的服务: 三笛规划。 觉得还挺不错,他们会帮你梳理专属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我体验了一下,规划师给我做了一套完整的资产方案,整整20多页,非常详尽。

不是劝你不要买房,是建议你先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情况,再去规划最大限度怎么买房。

他们制定的方案,会借助灵活遵循标准普尔资产配置理论,并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经济理论,严格测算家庭风险防御模型,力求为用户打造足够专业且符合需求的财务方案。

我推荐给了身边几个朋友,体验过的都明确表示对方案满意并夸赞服务专业,觉得特别值。

为了让广大粉丝朋友更好的应对未来的风险,三笛规划 原价699元 的家庭财务规划服务,现在 限量免费30个名额 给到大家体验一下。

真心希望每个朋友能去预约下这服务,经济下行的环境,更需要对自己的资产和风险有系统的了解。 审视好家庭的财务需求和风险,扬长补短,财富方能源源不断!

免费名额只有30个,报名方式如下:

丝福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证券报  ·  吴清发文!
6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雷军预告:周四晚7点
1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昨天
证券时报  ·  售价217.7万元!飞行汽车起飞!
2 天前
纬小度的大学生活  ·  实习第8天:今晚没有星星,可我又想家了。
7 年前
关我P事  ·  也许七夕只存在于朋友圈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