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南京警方2小时抓捕36年命案逃犯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痛心!致敬!382人因公牺牲 ·  5 天前  
新华社  ·  冷空气将频繁影响我国 ·  6 天前  
人民日报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  1 周前  
江南晚报  ·  最新放假通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那山,那人,那井……丨回不去的老家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2 17:22

正文

第五篇

那口古井还是消失了

2017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九)我回到阔别一百多天的家乡——湖北襄阳东北部的一个村镇。然而走到村子附近时,却找不到以往熟悉的乡间小路了。


原来,随着去年12月初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鄂北调水工程”)在我家乡那一段的工开,曾经的道路已经中断,另修了一条工程专用通道,但没有铺砂石,只是土路。



而比“找不着路”更伤感的是,那口不知哺育了村里多少代人的古井也彻底消失了!


“湖北1号工程”来了

诚然,修建鄂北调水工程——“湖北1号工程”村民是欢迎的,毕竟我的家乡属于鄂北冈地,年降水量在800~1200mm左右,有时遇到较强干旱,降水量更少,严重时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更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而作为“湖北1号工程”的鄂北调水工程正是为了解决鄂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因而,这项利民工程是深得群众拥护的。


其中,就我们村子来说,有一户因房屋刚好在工程施工线上需要拆迁,那户村民二话不说迅速拆迁,支持工程建设;还有几户村民的祖坟也在工程线上,需要迁坟,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更有不少户的土地被临时征用,包括我们家的2.4亩被征,没有一户不同意。



然而,对于这口古井,很多村民还是万分难舍的。对此,我是做过调查的。早在2015年国庆节我回家走访村民,与他们闲聊时,他们那些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非常不希望那口古井被毁。


古井里的家乡味

村民之所以万分不舍那口古井,不仅因为它一年四季“清清泉水流不尽”,更因为它承载了很多老一辈的难忘回忆。


2009~2014年连续6年的持续干旱中,当附近一些村庄靠政府派出的消防车送水吃时,我们村子庄稼干旱得近乎绝收,但村民的吃水问题依然没有任何危机。


而且,即便是四十多年前(1970年)开始修建当时号称“湖北第一渠”的大岗坡提灌工程时,村里住了7000多劳动力,每日三餐的饮水及洗涮用水等全靠古井,也从未出现过水量短缺的问题。每餐用水时,井水被打出三米多深。不过,一夜“休息”后,早上第一个人去打水时,又恢复到了正常水位。


这就是我们村子那口汩汩涌动、默默奉献的古井,它让村民从不为“没水吃”发愁,被视为“生命之源”;至今仍是村里老人教育晚辈时口口相传的精神榜样;据村里的老人说,古井存在已逾千年,从某种程度上说,古井对乡亲们而言不亚于一种有着很深历史价值的乡村“文物”。


而对于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古井更是乡愁的寄托。身为一名在老家生活了近四十年、中年后漂泊城市打拼的游子,我对古井是十分眷恋的。前几年,每当回家,都要专门去那口井挑水吃。每次喝到那口井里烧开的甘甜的白开水时,一种比井水本身更甘甜的“家乡味”便在心中油然而生!



尽管现在所建设的工程是为村民未来的用水解忧的民心工程,而且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也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优质水,但谁能保证几年后工程竣工通水以后一直都不会停水呢?就像2008年我们村已经通上了自来水但特别干旱时自来水根本就供不上。因此不论从情感上还是从“水源备用”的角度考虑,村民心里都非常希望,如果可能,哪怕绕个弯也要保留住古井。



而今当我再去努力寻找那口古井时,虽然还没有彻底填埋,但井口已经被荒草覆盖。如果当初上级在规划该工程时做到民主一些,即邀请一些村民建言献策,像国家保护古文物一样保护那口古井,那么,或许今天的遗憾会少一些。


望不见山,看不见水

每次回到老家,望着家乡的一切,真是沧海桑田。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开进寻常百姓家,一条条道路宽敞而平坦,网络、有线电视、热水器、超市等触手可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施让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



然而,我也惊讶地发现老家那些独特的“一枝一叶“、“一山一水”也逐渐消失了,自然环境也大不如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堰塘当年是像土地一样承包给农户,承包到户后户主便不再让存水。因此,暴雨天丰富的水资源白白流失,天旱时又没有了灌溉的水源。农村干部的环境意识太差,根本意识不到水利(堰塘)对农业的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包括毁掉林地也是一样,之前的2008年,村庄前面150m左右那片小山丘上四季常青的森林被一扫光地毁灭殆尽。相比于大城市的人们,老家的人们可能缺乏对这种环境变迁的长久考虑,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所谓的“经济价值”。现在被毁后种上了作物,长势七上八下,根本不可能与正常的耕地质量相提并论。


(网络配图)


正所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那些满载着回忆的古井、池塘,一颗千年古树,一山一水,都可能会构成每个人对家乡所描绘的图景。如果这些我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不在了,甚至变成一潭污水、一块荒地,那漂泊的乡愁就真的不知如何安放了。



供稿者:云帆

编辑:付慧敏

图片:制图—齐逸凡、无特殊注明的由供稿者提供

推荐文章
现代快报  ·  南京警方2小时抓捕36年命案逃犯
4 天前
人民日报  ·  痛心!致敬!382人因公牺牲
5 天前
新华社  ·  冷空气将频繁影响我国
6 天前
人民日报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1 周前
江南晚报  ·  最新放假通知!
1 周前
植物图鉴  ·  从老和山到北高峰(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