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逆周期之油田服务与OPEC深化减产协议(赵乃迪)
无论从拉动投资的角度还是解决国内油气进口比例进一步提升的角度,当前国家加大油气产业投资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点突出的体现在海洋油气和页岩油气上面。这一逆周期的政策催化受制的因素无非就两个:一是油气公司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二是资源,油气行业是资源行业,这个跟工厂的产能有显著的区别,有钱就有新增产能。目前来看,OPEC12月6日达成的深化减产协议有助于原油价格维持在60-70美元这样一个区间,在这样一个区间里,无论是市场情绪还是油公司的盈利都能维持这一逆周期因子,此外,资源的约束目前为时尚早。
油气自给率下降威胁能源安全,国家推进增储上产战略 国家政策明确要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2018年8月,受国内外油气形势影响,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中央批示要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三大石油公司1月召开的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均明确表示要聚焦上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努力实现有质量地增产,保证国内油气自给率。
从国内情况来看,增加油气自给率目标明确,相关政策正逐步落地。在国内加快“增储上产”战略的大方向指引下,中央反复强调能源安全问题,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保障国内能源供给。同时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望形成竞争性市场机制,激发油气全产业链活力。我们认为未来增储上产预期明确,国家政策支撑将增加对油田开采设备与服务的需求,持续利好油服企业,本轮国内油服行业的上行周期方兴未艾。
OPEC+供给收缩支撑油价,有助于逆周期政策
2019年12月6日,OPEC+深化减产协议落地,决定在现行的减产120万桶/日的基础之上,OPEC+将再减产50万桶/日,另外沙特将继续在其产量配额的基础上再自愿减产40万桶/日,即意味着实际减产可能将多达210万桶/日。全球原油供给有望收缩,支撑油价水平。
具体来看,在50万桶/日新增减产规模中,OPEC将会承担37.2万桶/日,非OPEC承担13.1万桶/日。将从2020年初开始执行,为期三个月,虽然这一期限不及市场此前预料的时间,但两方面因素对冲了这一点。首先,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表示,产油国在明年三月初将再次集结开会,决定下一步行动,他还表示深信OPEC+的深入合作。其次,一季度一般是原油需求的低点,二季度之后全球原油需求将明显的回升。
考虑到沙特阿美在本月内即将登陆利雅得交易所,根据该公司公告,沙特阿美首次IPO的最终定价为32里亚尔(合8.53美元),估值将大1.7万亿美元,将问鼎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还刷新了阿里巴巴此前创下IPO融资规模。沙特本次深化减产力度的决定,将有助于沙特阿美登陆资本市场后,在明年一季度为油价提供一个底部支撑。
2、供给受限,生物素价格上涨
。
苏北化工企业响水事故后基本处于停产状态,目前处于复产进程中,复产进程偏慢,生物素厂家海嘉诺、浙江医药受此影响,处于停产状态,生物素供给收缩,近期生猪存栏止跌回升,饲料需求向好,生物素现货偏紧,价格上涨。
3、货紧价扬,成本支撑氢氟酸大幅上涨。
本周无水氢氟酸环比上涨1.89%至10101元/吨。供给端南方区域近期无水氢氟酸企业开工低位,库存低位,货源供应偏紧;原料端萤石粉价格依旧保持高位,且后期存在继续上涨预期,成本支撑坚挺;后期需重点关注下游制冷剂能否将成本顺利传导。
4、天然橡胶价格小幅上涨。
本周期货市场先跌后涨,进口胶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人民币混合胶价格上涨100元/吨。供应方面泰国南部依旧多雨,泰国原料杯胶价格跌0.2泰铢/公斤,胶水价格持稳。需求方面,轮胎企业开工整体持稳,处于秋冬环保严查阶段,企业开工将不定期的受到影响。
5、聚合MDI市场继续上行。
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商谈在12800-13200元/吨桶装含税现金自提或周边送到,周环比均价上涨300元/吨,涨幅为2.36%。上海某厂本周最新报价继续持平在12000元/吨,但供货量极少。本周国内厂家整体供货量少,场内现货缺乏,贸易商惜售拉涨,下游按需小单采购为主。随着价格的不断走高,终端下游跟进力度减弱,预计聚合MDI市场大幅上行空间有限。
6、尿素继续上行。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新单交投按需跟进中,价格继续上行,本周小颗粒尿素出厂均价为1706元/吨,环比上涨1.55%,周同比下滑17.58%。供给端近期部分减产/检修企业复产,开工微幅提升,但气头企业开工仍趋于下滑;随价格上行,下游采购积极性稍有提振,企业预收充足,库存继续下滑;部分集港订单仍在继续执行,整体走货尚可,市场供应压力不大。需求端复合肥市场随冬储备肥推进,部分企业继续采购尿素,补充原料储备;农业用户稍有补单,农业备货较前期有所跟进;胶板厂整体开机不高,但下游多随用随采,接货相对稳定。预计下周国内尿素市场需求或相对温和。
7、钛白粉市场维持稳定。
本周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主流商谈价格在13600-152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商谈主流参考在11500-13000元/吨,环比上周维持稳定 。需求端下游市场整体开工一般,北方市场开工率偏低,但临近春节,部分下游节前备货,市场需求面稍显好转,钛白粉零星小厂低价窄幅上调,幅度有限。厂家面开工基本稳定,市场库存尚可,供应充足。预计钛白粉市场短期仍稳定为主。
8、菊酯价格环比整体持平。
受华通化学2018年初关停影响,功夫酸等中间体产能受限,菊酯价格上涨,2018年下半年菊酯价格处于高位,2019年菊酯中间体部分中小产能逐步释放,2019年下半年菊酯价格逐步下滑。本周高效氯氟氰菊酯26.5万元/吨,同比下跌29.33%,环比持平;高效氯氰菊酯母药(27%)5.2万元/吨,同比下跌7.14%,环比持平;联苯菊酯30万元/吨,同比下跌29.41%,环比持平;氯氰菊酯(94%)9.8万元/吨,同比下跌27.41%,环比持平。
9、乙二醇市场大幅震荡。
在11月底至12月初,华东港口受连续封航影响导致到货集中延迟,短期现货供应大幅度收紧,华东市场现货价格大幅度拉高4800元/吨偏上水平;但进入本周下旬港口作业恢复正常后到货逐步增加,同时下游聚酯检修规模逐步扩大,库存止跌回升及需求走弱带动市场情绪转向谨慎悲观,乙二醇华东市场现货价格快速回落4710元/吨附近,但周末随着港口的继续封航乙二醇价格再一次大幅上涨,预计后期乙二醇市场仍将是港口库存拐点何时来临以及需求端聚酯降负预期的博弈为主。
10、C3行业小幅波动。
本周丙烯酸成交价下跌50元至6550元/吨,丙烯酸丁酯价格持平8200元,丙烯价格下跌125元至6725元,正丁醇价格下跌200元至6275元,丙烯酸价差上涨33元至1631元,丁酯和酸价差扩大133元。PDH:丙烷价格上涨6美元至511美元,聚丙烯价格持平8550元,PDH价差缩小167元至1592元,聚丙烯价差扩大113元至1496元。
11、长丝和PTA盈利维持低位。
本周涤纶长丝POY价格下跌25元至6850元/吨,FDY价格上涨25元至7050元,DTY价格持平8500元,PTA价格上涨25元至4790元,MEG价格上涨120元至4805元,PX价格上涨10美元至809美元。涤纶长丝POY价差缩小77元至1013元,FDY价差缩小32元至1190元,PTA加工区间缩小30元至507元,PX-石脑油价差扩大29美元至251美元。长丝POY现金流利润-10元,FDY现金流利润-210元。本周长丝产销率较好,江浙织机POY库存天数下降1天至8.5天,FDY库存天数下降0.5天至12天,DTY库存上涨2天至21.5天,PTA库存天数持平。
12、氨纶价格低位持平,锦纶下跌。
本周氨纶40D价格持平29500元/吨,氨纶20D价格持平36500元,原料PTMEG价格持平14600元,MDI价格持平18000元,氨纶40D价差持平12584元/吨。行业销售一般,库存持平46天。本周锦纶POY价格下跌200元至13800元/吨,锦纶FDY价格下跌100元至14600元,锦纶切片价格下跌100元至11600元,己内酰胺价格下跌50元至10650元,锦纶POY价差缩小100元,锦纶FDY价差持平,锦纶切片价差持平,己内酰胺价差缩小425元至4850元。本周锦纶丝产销一般,库存上升。
13、粘胶短纤价格维持低迷。
本周主流商谈价格在10300-10400元/吨(承兑)附近,与上周同期价格持平。需求端粘短市场重心继续下移,终端坯布库存居高不下,人棉纱市场难言好转,厂家积极避险情绪提升,人棉纱市场承压继续下滑。供应端行业整体平均开工率约7.7成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