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微博:暂停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 ·  13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DeepSeek激活AI产业链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流浪大师”意外身亡,留下的遗物令世人震惊!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4-01 18:02

正文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热点(web-news)、 秉灯夜谈


最近上海流浪大师沈巍走红网络:



沈巍究竟是不是大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反应了社会的一种强烈的饥渴:


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大师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外一位杭州的流浪大师:


曾经一篇题为 《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 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内容大致是说,杭州图书馆十年来始终坚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开放,允许其入馆读书,不过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要洗手”。网友为此纷纷点赞,称杭图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其中,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让许多网友动容,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老人家不自觉成为杭州城的网红。


可是,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震惊了世人。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


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却生活拮据,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原来,老人省吃俭用,把所有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



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可是,这些受助的孩子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老人一直匿名的对他们进行帮助。


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对自己却极为苛刻。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里至今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然而他却把丰满的爱,分给了那些困苦的孩子:



韦思浩老人的善举还不止于此,他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这位老人有房、有退休金、

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女儿

但多年来却一直过着拾荒生活


父女之间埋怨、不解、心疼,复杂的情绪

终于在女儿们整理遗物时解开


一沓沓小心收藏好的助学证明和书信

《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

《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

《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

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

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

让人感触最深的

是那张签了名的遗体捐赠志愿表

何其伟大的精神!

何其伟岸的情操!


而受助者

或许至今都不知道捐助人真实的姓名

助学证明上的落款

仅仅都是“魏丁兆”这个化名

至此

社会终于知道

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

而是行的高标

做的楷模!


然而你是否知道

老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

即现在的浙江大学

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

如此的一位智者

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