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强烈的社会竞争让很多家长选择“从娃娃抓起”,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家长陷入了苦恼——“想让孩子学画画,可是孩子画得不像怎么办?”、“孩子画的画连看也看不懂,怎么辅导?”、“怎么判断孩子适不适合学画画?”。
7月22日,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甦老师,在国家图书馆为自己的新书《探索儿童的绘画世界》举行了发布会,并在会上为孩子家长们和教师们解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小编听了李甦老师的演说之后,真是茅塞顿开,解决了许多困惑!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李甦老师对儿童的绘画世界探索得到的感悟和见解~
假如你正站在美术馆陈列的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一幅画前!你在看画的时候,会想什么呢?
或许是想这幅画想表达的意思,或许是想那些颜色与线条的运用表达了画家什么想法?总之你会绞尽脑汁地去理解画家的心理活动。
那么当我们将场景切换到幼儿园教室的墙壁前,当看到一幅孩子的画时,你又会想什么?
大概就是这幅画哪里有问题,哪里不合常理?
对于儿童画,我们的关注点都在作品中所画出的具体东西,而很少关注孩子通过画中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但实际上儿童画正是儿童心理活动的表现,是孩子的形象化语言,有着儿童独特的表现形式。
这是李老师班上的一名4岁女孩所画的菠萝,与我们平日所见到的菠萝简笔画大相径庭。
但小朋友对此却有着自己的解释:菠萝椭圆形的“身体”外侧的三角形就是它的刺儿,而“身体”上的那片空白是菠萝的心儿!
这就是儿童的思维,是他们独特而形象的表现方式,他们往往多画“典型画”、“透明画”,且通常表现手法比较夸张,因此成年人很难理解。但这也正是儿童画的珍贵之处所在!
要保证儿童画本质不变,一个重要前提是:“我要画!”不是“要我画”。儿童画表达了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感,而不是成人思想的输入或体现。正因此,孩子参加绘画活动的目的绝不能局限在艺术技能的学习上,还要注重身心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老师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绘画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早期涂鸦、偶然的与失败的写实主义、理智写实主义、视觉写实主义。
早期涂鸦
这一阶段是指两岁之前的孩子,大多随便涂,但线条的方向有一定的出现顺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儿童也具有表征能力,线条表达的内容不同,有它自己的意义。
曾经有一个1岁8个月的女孩手腕一抖,画出一条直向上的线,嘴里说着“鸟儿飞飞”——这就是对鸟儿往上飞动作的一种表征,她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了鸟儿飞翔的轨迹。
偶然的与失败的写实主义
这一阶段的儿童年龄在2-4岁左右,偶然会画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很像的画,但并不好看,不过以此为开端,会画德越来越像。
理智写实主义
到了4-6岁的阶段,孩子们可以画出事物最基本的特征,但并不是基于某个特定的视点来画,往往画中存在着正视、俯视、侧视多个视角。
4岁孩子画的绿毛龟
6岁的孩子画的猫
视觉写实主义
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具有了从特定的视点进行绘画的能力,但线条可能歪曲。
由此可见,儿童绘画大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不好到好的渐进过程。
李老师曾在旅途中遇到过一个5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当天去了动物园,但是当李老师让她画她最喜欢的长颈鹿时,小姑娘却说自己不会画,甚至不肯尝试。
原因很简单——老师没有教。
其实这个问题很常见。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可以拿笔就画,稍长大一点却多了很多顾虑,没人教的东西不愿意去尝试,但很多家长又怕绘画班会束缚孩子的天性。
于是乎,教还是不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对此李老师给出了一个很简洁的回答:“教与不教都有一定的道理,要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发展,给他们一个自然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或家长正确的引导,需要给孩子介绍一些生活的经验,为孩子的绘画打下基础。
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企鹅孕育宝宝的知识时,孩子们对于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的不同分工很感兴趣。当他们看到企鹅爸爸把企鹅蛋埋在厚厚的羽毛下时,发出了“哇哦”的惊叹,于是几乎他们每个人的画中企鹅爸爸的肚子下面都画着一个蛋。
就是这样,有新意的知识经验可以激发出儿童的创造欲望。
实习编辑 | 苗聪
责任编辑 | 王雨清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