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2021年开门红,支付宝在理财板块搞了一个「土豪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年收益132.69%。
看「就就基金会员群」里的反馈,这只基金确实非常受大家欢迎,但我并不建议大家去买,尤其不建议在支付宝上买。
大家好,我是就就~
已经过去的2020年,是名副其实的牛市,很多热衷投资理财的人,在过去一年实现了100%的收益,这非实力所致,趋势使然。
跟着就就一起投资基金的小伙伴们也都收益不菲,但收益仅是账面浮盈而已,真正的赚钱,是你落袋为安的那一刻;
所以先给大家提个醒,记得要
适度止盈
。
自2020年7月开始牛市以来,基金一词经常上微博热搜,伴随着上热搜的,是几个比较常见的基金名称,分别是:
招商中证白酒、招商中证生物、诺安成长混合、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蓝筹混合等,这也是基民最喜欢的基金排行榜Top5.
虽然人气居高不下,但要认真起来,这几只明星基金与真正的基金冠军比,简直就是弟弟,只看过去一年的涨幅:
-
诺安成长混合46.48%;
-
招商中证生物78.76%;
-
易方达中小盘涨幅101.91%;
-
易方达蓝筹混合涨幅110.60%;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涨幅132.69%;
单看收益率,对比大盘27%的涨幅,这五只基金业绩非常亮眼,无论你持有这五只基金中的哪一支,都不愁赚不到钱。
可要细数整个2020年度收益率最高的基金,却是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农银汇理工业4.0混合基金。
神奇的是,鲜有人听说过这只基金,即便是这只基金下的评论区,热闹程度也远远不如前面提到的那五只基金。
更神奇的是,排在冠军之后的收益亚军和季军,分别是农银新能源主题和农银研究精选混合,涨幅分别是162.06%和158.23%;
只看基金名称就知道这三只基金属于同一家公司,更神奇的是,这三只基金竟然还是同一个基金经理:赵诣。
这是一个任职不足4年的基金经理,其2020年6月初推出的新基金目前涨幅业已141%,简直一战封神。
奇怪的是,鲜有人提及这位基金经理和其管理的基金?其基金规模也算是小的可怜?收益冠军也没能助其规模暴涨?是不是很奇怪?
其原因可能会颠覆你们的认知,因为包揽基金涨幅冠亚季军,并不是一件好事,这里面有个冠军魔咒。
如果你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已经浸淫基金领域三、五年之久,那你一定听说过「冠军魔咒」这个词。
什么是冠军魔咒呢?
通常指的是,上一年度收益率最高的基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收益大概率都不太好。
为了佐证冠军魔咒是否属实,我给大家列举2015年至今的涨幅冠军及其后续涨幅:
细数过去几年的冠军基金,在接下来的几年都无法再创收益佳话,甚至表现的不尽人意。
即使再往前追溯10年,据不完全统计,哪怕涨幅进入Top10的基金,下一年能够继续稳住Top10的概率也只有3%。
通过大数据反馈,让人不得不相信冠军魔咒的存在,而且这种冠军魔咒并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在国外市场也有同样问题。
我抽样检查了几只境外基金,把时间线拉长到25年,每一年度表现较好的基金,接下来的表现也都比较差。
因此,有冠军魔咒的存在,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被评为当年度收益冠军,弊大于利。
和冠军魔咒同样逻辑的,还有基金代销平台铺天盖地的广告。
每到年末时,各大公司都要做年度工作总结,基金销售平台也不例外,于是会统计出这一年中的收益佼佼者。
有的是选出基金规模Top10,有的是选出人气Top10,有的是选出涨幅Top10,支付宝就最爱搞这些玩意儿:
-- 支付宝基金人气榜Top --
当你打开支付宝理财页面,弹窗告诉你这里有涨幅最好的、人气最高的10只基金,你买不买?
老司机或许还要参考其他数据,但小白可能会直接买入,就就小白时期,也会根据这些推荐去买基金。
后来发现支付宝推荐的基金往往处于高位,很多次我都是割肉下车,吃过不少这方面的亏。
这些所谓的「收益排行榜」和「人气排行榜」,在网页最显眼位置挂上涨幅巨大的基金名称,极尽所能宣传这个基金有多好。
这种方式,符合我们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本能,很多小白就是靠本能去选择基金产品,所以这种广告会吸引很多投资者。
当一个基金销售平台发现这种方式好用时,别的平台也会采用这种方式,甚至推陈出新,用更多同类套路去推销基金。
同学们不妨问问自己,你买的基金,是看了广告后头脑一热就买了?还是被基金经理说服后买的?还是朋友或者大V介绍后买的?
-- 支付宝理财页面,基金广告轮播图 --
有多少人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挑选基金的方式之后,自己逐条数据去研究、去挖掘有长期持有价值的基金呢?
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涌入的投资人短时间造成了基金规模暴涨,但这并非好事,基金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基金规模越大,其调仓灵活性越小,本来50亿规模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突然加到200亿,遇到无法应变的基金经理,规模大就成了累赘。
有些基金经理无法驾驭大规模基金,只能靠分红的方式把收益派发给投资人,相当于让投资人赎回部分基金,以达到降低规模的目的。
很多基金能成为收益冠军并不完全是实力使然,这其中也有运气成分。
比如说2020年的冠军基金农银工业4.0混合,它成为收益冠军的原因是因为前十大持仓中,新能源占据了很大比例;
新能源是2020年的投资热词,也是2020年涨势最好的行业,如论你买任何一支新能源相关的基金,都能获得不菲收益。
-- 支付宝里
很多
「新能源」基金收益率达100%以上 --
而再往前追溯一年,2019年的投资热点是芯片和医药,而重仓
芯片和医药
的广发双擎升级A,借此东风斩获当年收益冠军。
那么,2021年的投资热点是什么呢?
不知道,谁也无法预言市场投资动向,基金经理再厉害,他们也无法预测下一个投资热点,你觉得依旧是新能源的概率大吗?
我觉得不大,因为一旦某个行业成为热点,就会被资本追逐,追逐过热,就会消耗未来一两年的发展潜力。
冠军诅咒的存在,就是因为单一行业的行情无法持续。
2020年,投资热点几经轮动,医药、消费、券商、地产、科技、芯片、新能源等,热门板块往往持续不到一个季度就被替换下来。
被屡次骂上热搜的「渣男基金」诺安成长,就因为重仓芯片行业,在2020年7月独领风骚,但随后的板块轮动,彻底将其打回原形。
单一行业的行情持续一年已属不易,能持续两年的几乎没有,因运气走上冠军神坛,如未及时调仓,迟早也会凭实力跌下神坛。
市场风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般是不变的,要么一将终成万股枯,要么被淹没在板块轮动的浪潮中。
养鸡圈有一个老话很有意思:一年翻三倍容易,三年翻一倍超难。
遇到一些市场大涨的牛市,短期里赚到两三倍的收益,并不是罕见的事情,很多小白也能在牛市轻松赚到好几倍收益。
一旦牛市结束,市场下跌,怎么涨上去的,就怎么跌下来。
这里面的风险点是,当你看到去年的收益冠军时,你觉得不错,于是买入,随后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你高位接盘,成为名副其实的韭菜。
收益冠军基金能不能买?干脆一点,不要买。
既然知道了冠军魔咒的存在,上一年度的收益冠军基金,下一年度大概率不会延续同样收益水平,我们不必冒这样的风险高位接盘;
虽然我在
《如何挑选好基金》
一文中提到过要参考基金的历史业绩,但绝不是只参考过去一年的走势,而是把时间拉长到3~5年。
在比较久的时间长河中,一只基金可以穿越一到两个牛熊市,我们可以参考其基金经理的表现,看到更多的信息。
尤其是牛市波动比较大,投资者骤增,基金规模急剧扩大,这对基金经理也是一种考验,处理得好,就能一战封神。
如果我们看到一只基金在牛市和熊市中的表现都比较稳定,且之后几年的业绩也不错,那这样的基金,比收益冠军基金更值得考虑。
虽然这种基金短时间内看起来不如收益冠军养眼,但客观来讲,去年翻倍今年腰斩和年年20%的收益,你选择哪个?
基金属于长期投资,长期收益靠的是复利,只有每年都是正收益才能稳健,复利最怕的就是亏损,一旦亏损,就会前功尽弃。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问过巴菲特:为什么你如此富有,别人却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变得富。
刚好前几天巴菲特因为持仓新能源龙头股比亚迪狂赚30亿上热搜,巴菲特再一次用行动验证了自己的话。
-- 巴菲特持仓比亚迪,狂赚30倍收益 --
这足以说明长期投资的回报有多惊人,但也从侧面
证明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有多难,毕竟比亚迪也是最近两年才大涨
。
人性逐利,大家眼馋一年内翻倍的冠军基金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要不要投冠军基金,我聊聊自己的看法:
①如果你是小白,记住下面三句话:
千万不要买冠军基金!
千万不要买冠军基金!
千万不要买冠军基金!
②如果你懂得如何挑选基金,可以看看冠军基金的这几个因素:
-
基金经理更替频率低;
-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稳健;
-
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