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几年来戛纳,每次看完电影尤其是主竞赛电影后,一走出放映厅,第一时间就是拿出手机标记豆瓣发微博推特,短评还写的特别浮夸,记得当时看完《阿黛尔的生活》后发了一条什么“女的看了变弯基佬看了变直,法哈蒂佩恩科恩兄弟都可以洗洗睡了”这种其他人看起来特别像在博眼球求转发的短评。后来福茂在一篇采访中批评社交网络让记者影评人评论电影不经过思考和分析,我还挺不以为然,觉得评论电影多多少少都会归于主观感受,尤其是在戛纳电影节那么大的观影强度下,会让人相信并依赖观影量带来的个人观影经验和主观观影感受。但这两年来我的观点有点改变了,也有点理解为何福茂会这么批评了。
电影节既然设立媒体场,就是让记者影评人看了后能发表评论,前提是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电影记者一个影评人,要有跳脱自己主观观影感受去分析去思考的过程,而不单单是一个看完就打分的影迷,那也算是一种失职嘛。当然,这更多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可能强行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比如李迅老师可能就并不需要多长时间思考,而我可能就需要几个小时来消化,对于不同电影也不一样,《神圣车行》《冬眠》这些总要时间消化吧,《最后的模样》还需要消化吗?你看,这又是主观的判断,凭什么《最后的模样》就不需要消化了?昨天跟朋友吃饭时讨论这件事,我就说,想想看去年看完多兰《只是世界尽头》,有多少人的“观感”是好的?那么疲惫的状态下被片中几个角色莫名其妙的从头吼到尾还全是大特写,观感能好吗?《私人采购员》神神叨叨的鬼剧情《霓虹恶魔》弱智苍白的对白《美国甜心》毫无节制的流行歌和派对狂欢,观感能好到哪里去,但如果我们完全根据不太好的观感第一时间对这些电影做出评判,而没有一个更系统更认真的评论过程,那其实相当于白看了,毕竟要骂一部电影实在太容易了,主竞赛你可以从头骂到尾可能到最后都会有很多人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但在这之前你总得留出点时间想想其风格和内容是否统一,总得想想其极端的风格形式是否成立,想想这些缺点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想想导演创作的目的。所以我也经常说,在电影节上最怕看到《石之痛》《爱之谷》这些完全没有任何印象的片,而不是那些因为剑走偏锋而被骂被讨论的片,平淡无奇才是电影节的真烂片嘛,否则都改成奥斯卡给《万物理论》颁奖得了。我这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这人也没啥文化,对电影史也没有啥了解,目前只能凭借贫乏的个人经验尽量去跳脱主观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