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著名演员去世!武汉人的回忆…… ·  7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首违警告2025年还适用吗?武汉交管部门回应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直播微视评:白马已逝,正气长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2024年高考历史山东卷15题详解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07-10 00:00

正文

图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 导致占 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解析: 依据图5的数据变化可知,制成品、半制成品的占比增多,原料和其他产品减少。 这是对外贸易中进口的数据,题目没有提供出口的数据,因此,无从得知英国经济竞争力是否下降,此外,原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生产有关,制成品生产出来后,既可以内销(本国市场销售),也可以外销(出口外国),依据图5占比变化,减少原料的进口,意味着英国国内产业结构要发生一定的改变,而国际上,英国制成品竞争力是否下降,难以论断,因为,涉及到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产业转移是存在的,英国产品也可以在他国生产然后销售(既资本输出),故A项不选。 环境保护主义的影响力还达不到影响英国进口占比变化的程度,此外,制成品进口的增加,也有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项不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确实会影响英国的进口贸易总额,但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还处于冷战时期,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还达不到加快的程度,故A,B,D均不能选,因此,本题只能选择C项。 之所以选择C项,与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有关。 1950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此后,欧洲共同体经历了两次扩大: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会促进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占比中,制成品增加,进口的原料减少,因为,原料可借助欧洲统一市场的优势进行加工,形成制成品,然后再进口制成品,可降低成本,这样英国就不需要进口那么多原料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