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雨007
做过记者和8年电商的微信爱好者,服务过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目前致力于培养移动营销人才,专注移动互联网实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特邀讲师,中央电视台、香港卫视、深圳卫视特邀嘉宾,《微信终极秘籍》作者。这个账号比较适合实干家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Deepseek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这4份 ... ·  19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Ai绘画正在占领视觉,火爆全球的Deepse ... ·  2 天前  
清单  ·  开工大吉,收下这 6 件转运好物!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AI头像生成神器,定制专属情人节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雨007

成立三年流水过百亿,社交电商为什么这么火?

方雨007  · 公众号  ·  · 2018-05-24 06:50

正文

云集微店,成立于2015年5月,如今400多万店主,去年流水已过百亿!

环球捕手,用户3000多万,店主数突破100万,忠实客户年消费额超过6000元;去年GMV20亿,预计今年流水将破百亿,这是它2016年4月正式上线以来取得的业绩!

贝贝网旗下成立不到八个月的贝店,店主已达50多万,每月流水井喷式增长,成立一百天时,订单量已经突破一百万!贝店是目前下载量增幅最大的APP。

拼多多,可能是当下被热议最多的社交电商平台了,两年多的时间,去年初月度交易额20亿,去年底已经攀升至200亿,据说目前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成为电商两极巨头极为关注的对象。

除此之外,方雨还看到很多平台成长非常迅速,这里就不再罗列了。

上述这些数据,对于方雨这种曾经干过七八年电商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增速太快了!在咂舌震惊的同时,方雨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社交电商平台为什么会那么火。

1、二胎政策开放,宝妈人群突然激增

纵观这些社交电商平台,可以看到,店主大部分以宝妈为主。二胎政策自2015年底开放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宝妈,这些宝妈因为圈子的原因,也因为自身条件局限的原因,只能从事一些相对轻闲不需要全职坐班的工作。2016年中国的出生婴儿数量1800多万,随后这两年,数量更是猛增。二胎政策的开放,带动了宝妈人群的激增,给母婴类市场带来了机会,也给上述平台提供的轻创业机会提供了充沛的“就业”人群,也让这些平台轻松坐拥了一批现成的年轻的达人。如今正好处在消费升级的大风口下,吃穿住用要求都越来越高,同时宝妈圈子的粘性极高,互动性极强,以优质产品满足日常需求为主要目的的这些社交电商平台,便很轻松地赢得了宝妈人群的追随。

2、社群爆发的机会

宝妈本身属于同频高密度互动人群,微信群是他们的主要沟通渠道。同时,各种垂直细分维度的微信群数量非常庞大,数量应该近亿,这些互动热度极高的垂直社群也是这些平台得以崛起的用户来源和推广通道。方雨经常在拼多多上购买东西,购买后,主动加了商品里的二维码,随之则被拉进群里,群里经常分享拼多多的优惠券,促进复购。这种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使用,微信上的流量基本上是社交驱动的,高度碎片化和场景化的,而社群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筛选,把有共同标签和属性的人群,拉到同一个群里,进行分享交流。开头提及的环球捕手、贝店、云集微店这些更不用说了,每个店主都有一个微信群,把自己微信上的朋友拉进去,一边交流一边转化。因为群里大家都是同频的,用户来源非常精准,加上有群主有意识地运营,转化率非常高。方雨以前就在一个贵州省雷山县的朋友的微信上看到,她自己的初中同班同学群里就有人在分享天然工坊的优惠券。天然工坊是16年开始成长起来的一个专门做竹妃纸巾的品牌,公众号上一千多万粉丝,客户端近两百万的下载量。极广的用户覆盖面,让天然工坊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投资价值的垂直电商平台。今天放眼社交电商圈,不少人都打着社群电商的旗号,当然了,更多的从业者也以亲身体会告诉方雨,微信社群的发掘机会还很大,还有极大的挖掘空间。

3、微信淘客被封杀的相对市场真空

记性好的朋友大家一定对去年火爆的微信淘客印象深刻,群里分享各种淘宝店的优惠口令,大家抢了移步淘宝店去成交。方雨自己也深有体会,突然被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当然还有以前同事,拉进一个群,群里不断发各种产品图片以及对应的口令,推广者可以获得成交额的10%作为回报。据确切的信源透露,淘客此举大概席卷了6000多万微信用户参与,一年的成交额高达4000亿。随后微信方面封杀了淘客类的推广,这就给了类似云集微店等后来者减少了一个强悍的竞争对手,拥有一个竞争相对不充分的市场发展空间。

4、传统微商模式陷入困境

依然记得,去年环球捕手引起极大争议的时候,反弹最猛,叫骂最凶的是谁呢?是那些以囤货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微商品牌方,当时很多团队长直接带着团队所有成员转做环球捕手,大批团队长的流失影响了微商品牌方的强烈反弹。为什么会有微商团队长直接跳过去做环球捕手呢?除了这些平台本身的优势相对比代理制的微商更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囤货制的微商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很多代理苦于骑虎难下艰难支撑,一旦出现新的更有优势的模式,势必引起大规模微商代理的倒戈。现在回看2017年的微商,可以说去年是传统微商大面积式微溃败的一年,除了极少数几个微商品牌稳步增长之外,其余都在下滑。优劣对比明显,代理此消彼长,微商陷入困境,社交电商平台增长呈井喷之势。上述平台去年至今,发展非常快,因为方雨的11个微信号上的微商们突然齐刷刷地都在发这些平台信息的时候,我就知道,它火了。

5、模式上的碾压性优势

云集、环球捕手以及贝店这些社交电商平台,基本上采取的是会员制的模式,成为会员购买东西才能获得优惠,会员推荐会员可以获得会员费的返利,会员推荐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晋级成为高级别会员,会员自己购买产品可以享受优惠,会员上级在下级推荐会员和下级会员推荐会员时以及下级会员消费时可以得到一定的返利。这段话听起来会让你以为有传销嫌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当时方雨就跟几个客户提供了避免涉嫌传销的解决方案,恰巧他们使用的解决方案基本上也避开了三级以上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法律上的风险。如今这些项目都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吃瓜愤青们就一边凉快去吧。 这些平台对店主实现了自用省钱,推荐赚钱,永久绑定,满足了微商代理们玩命一时,躺赚一世的诉求。 除了制度上的优势之外,还有就是,供应链的优势。云集的前身是电商圈非常著名的小也香水,环球捕手的前身是天猫上著名的燕窝卖家格格家,贝店的背后则是著名的母婴电商平台贝贝网,这些平台本身都有长达五六年以上的供应链资源和电商运营经验积累,在仓储配送到技术开发到前端体验到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相对于出道很晚的微商品牌们而言,极具碾压性优势,今天微商品牌所遇到的难题,他们早就在好几年前经历过并且有成功的克服经验。从运营角度而言,他们不是流量运营,而是用户运营。完全以人为中心,通过初期的种子用户推广吸纳店主,通过店主裂变店主,给店主们提供培训,和客服售后等扶持,店主们只需要打造个人影响力,并做好微信群推广便可以源源不断获利,标杆案例的不断塑造,平台主办的各类活动持续提高平台影响力,平台的店主数量会在同类相吸的效应之下不断激增。在品类上,这些平台基本上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除了环球捕手具有垂直于消费上升期的中产吃货的特点之外,云集和贝店的SKU数均过万,并将在年底突破十万,基本上能够涵盖普通宝妈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足够的品类支撑,使得用户足以实现一站式满足。在制度上,在供应链上,在运营重心上,相比于传统电商,相比于微商,都极具优势,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门槛,而这些,都成为这些平台崛起并难以被复制的模式护城河。

这些平台看起来更像是会员制电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美国老师——Costco。最近看到这个Costco在国内被提及非常多,雷军也把它奉为学习对象。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以会员服务为核心的零售平台结合社群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6、小程序的机会

小程序可以说是目前而言,腾讯倾全公司之力极力推广的一个工具,今年小程序连续做了非常多的迭代和更新,使用场景非常广,如今可以说每个商家都有一个小程序,利用聊天对话和社群,小程序的使用被大量普及,也被腾讯的平台政策所大面积鼓励和支持,积极使用小程序的社交电商们都从中获益极大。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拼多多,据说,拼多多的小程序已经比京东的订单量高出很多,早在去年底,拼多多的日均订单量已超过京东。这种成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程序的机会,当然跟拼多多本身获得腾讯的注资也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老板本身从微信挖了不少人,也跟拼多多的CEO过去在谷歌的四年多的任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基因决定了拼多多的公司发展速度和高度,这里不再赘言。年初,方雨接触了另一个受益于小程序和社群的社交电商平台,这个平台叫“有好东西”,徐小平所投资,非常奇葩,APP只给店主使用,普通用户下载了也无法使用,除非是店主。主要依靠公众号上的微商城,以及小程序,通过社群运营,两年多的时间,也实现了月均销售额高达4000多万的业绩,主要销售的是各地的非常有特色的农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社交电商平台体量不如这些,但也发展非常快的新晋者,他们也获益于小程序的机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从阿拉丁发布的小程序的排行榜单上去看看。

7、个人IP时代的觉醒

微信如今月度活跃用户已经高达10亿,今天可以说是微信互联网时代了。朋友圈、微信群都是让个人的特点、形象得以淋漓尽致展示的最好载体。个人的潜能和魅力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个人意识的觉醒,大量的具有个人才艺的人群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传播非常迅猛,传统的头部的KOL的话语影响力往往不如一个有独特才艺的达人、网红。过去的网红潮、直播潮也催生了高达过百万的达人数量,网红经济、达人经济正在崛起。而社交电商平台,则成为他们最好的影响力变现渠道。通过个人形象展示平台,比如短视频、直播等获取粉丝,粉丝中间筛选忠诚粉丝导入社群,然后以电商的形式进行变现,这个逻辑已被广泛验证为可行,更早之前的微博和美丽说蘑菇街上的达人,以及淘宝达人等模式到今天已有成熟的发展土壤。

个人IP打造成为社交电商平台们给店主们最喜欢的许诺之一,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个人IP的诉求所致。

8、等你留言补充

现在问题来了,你可能会问,再做一个社交电商平台还有机会吗?当然有,就看你怎么做而已,因为微信的红利还在。不过这个就不应该是这篇文章里应该说的了。


重磅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