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布6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上海优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二类医疗器械案
2023年2月2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优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
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涉案货值金额18781.5元,违法所得16619.98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2023年7月31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对当事人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6619.98元、罚款375630元的行政处罚。
长春市艾顿义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案
2023年6月15日,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春检查分局对长春市艾顿义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检查。经查,当事人
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定制式固定义齿”和“定制式活动义齿”包装标示的生产企业名称,与经注册内容不一致。
上述行为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2023年8月28日,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八条第二项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处以罚款40000元的行政处罚。
鄂尔多斯市联康商贸有限公司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案
2023年5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鄂尔多斯市联康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
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脉搏血氧仪”,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涉案货值金额9840元,违法所得7540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规定
。2023年9月26日,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八十九条第三项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处以警告、没收涉案产品、没收违法所得7540元、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
苏州涛冬康贸易有限公司提交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虚假资料案
2023年7月31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苏州涛冬康贸易有限公司提交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资料进行核查。经查,当事人
备案时提交法定代表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个人资料为虚假资料。
当事人上述行为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2023年12月20日,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重庆禾熹医疗美容门诊部使用未依法注册及过期医疗器械案
2022年7月26日,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重庆禾熹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经查,当事人
使用未依法注册第三类医疗器械“电光调Q激光设备”和“M22强脉冲光设备”,使用过期医疗器械产品,且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当事人上述行为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规定
。2023年7月3日,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三项、第八十九条第三项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处以警告、没收涉案产品、罚款8340000元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