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患上突发性耳聋? ·  15 小时前  
新周刊  ·  多少返程打工人,抢着体验春运“红眼高铁” ·  2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专访徐冬冬:我和尹子维真的很小清新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胡吃海塞的春节后,不出意外需要喝点熟普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30岁,我得了一种“不死的绝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好朋友卖房投资去的后续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1-03-30 12:23

正文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 好朋友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卖掉手里的一套房子转去投资基金

前两天线上又聊起来,聊了好一会儿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你怎么脸上起了好几个泡?上火了?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卖房的后续。

过去这些年房价上涨,他的房子增值了不少。卖房之前他大概了解了一下市场行情,市价大约能买 190 万,然后信心满满地挂了 200 万的价格。

结果卖房的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各种不靠谱地砍价、翻来覆去地各种沟通,好不容易找到靠谱的人了,又发现各种以前没有预想到的手续费和税费,又得推倒重新谈……

前前后后折腾了几个月,重点是预想中的 200 万,一步步被迫认清现实,到最后缩水成了 150 万。“我两辆车没了……”

朋友一边安慰自己,卖房款加上这些年的收租,已经比当初本金增值了很多倍,该知足啦。

但一边又在感慨,这 TM 什么事儿, 明明是笔血赚的买卖,却愣是卖出了亏损割肉的那股闹心劲

我只好在一边按摩,“好在股市已经提前帮你打过折了,这个时间点卖出去算一算其实也不亏”。

……

偶尔会有新读者问我,为啥不投资个房子,房子抗通胀等等。

而朋友遭遇的这些刚好就是最劝退我的——买卖房子中间的精力和时间消耗太大了,而且不能明码标价的感觉很不好。

别的不说,光是想想买卖砍价就能把我脑壳憋炸

所以就算最后考虑买自住的房子,我和也太都是作为消费来看待。看房只考虑价格是否负担得起、住着是否舒服、位置是否便利,不看未来的升值潜力。假如真涨了就当天上掉馅饼,跌了我们也不闹心。

说到底这不是我能赚的钱。

不过大伙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说房产不是好投资,只是房产投资不适合我。

……

最近刚好在《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里看到一个故事:

在一次宴会上一个投资生物科技非常成功的投资人给大伙讲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作者身边的朋友听完以后就嘀咕,她一直想要研究投资,也许可以考虑一下生物科技这个方向。

然后作者就让朋友讲讲自己当初买房的经历。她就讲到当初看好一套房产,因为有法律纠纷所有人都劝她不要买。但是她清楚里面的具体情况,最后坚定买下,赚了一倍有余。

听完作者反问她「你不是已经会投资了吗?」

听了我的话,她坐在那里,目瞪口呆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她的表情和整个举止都变了,她恍然大悟了。

故事的结尾,作者又举了个相反的例子:

沃伦·巴菲特恰好相反。巴菲特曾说:“既然股市这么简单,我为什么要去买房地产?”

虽然这篇文章的开头写的是我和朋友一起吐槽买卖房子的流程很糟心,相比之下基金太舒服了,我们更加专注于基金投资。

但同一时间网上肯定也会有很多文章在感慨,「基金就是坑爹,还是房子靠谱,我认识的谁谁谁已经赚了……」。

重点不在投资,而在人。

对我来说,基金的波动、熊市的下跌根本不是事儿,但买卖房子的手续能要了我的命;但对于有的小伙伴来说,可能觉得买卖房子并不麻烦,基金下跌亏钱才闹心。

每当我们想要收获某个好处的时候,总要先问自己一句,「我能为此支付怎样的代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