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交四航局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四航局”)官微。四航局始创于1951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策划咨询、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等一揽子方案和一体化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重要指数调整,事关A股!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凌晨,重要调整!事关A股 ·  昨天  
郁言债市  ·  短久期城投债,配置正当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交四航局

通江达海,向海图强!平陆运河高质量建设新图景

中交四航局  · 公众号  ·  · 2024-09-22 16:06

正文


2022年8月28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中交集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当好践行国家重大战略主力军,所属水规院、一航局、二航局、四航局等15家单位积极投身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承接了包括总体设计、三大枢纽施工标、首尾标段在内的4个航道施工标段、6个桥梁施工标段及其它标段,以中交智慧和力量助力运河壮丽蝶变。

两年来,中交建设者以“世纪工程”宏大建设场景为卷,以坚守奉献、追求卓越作笔,锚定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的目标任务,加压奋进、挺膺担当,将奋斗成色浸染每一处建设场景,用一个个节点“雕琢”出运河模样,描绘平陆运河高质量建设新图景。



科技赋能,驱动工程高品质建造

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中交集团致力于打造“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的示范样板,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工程高品质建造的赋能作用,将数字技术贯穿于标段施工中,为平陆运河建设装上了智慧大脑,以科技赋能优质工程建设。

“这是我们设计的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在平陆运河建设调度指挥中心内,水规院信息项目负责人周敬祥指着大屏幕说,言语里满是自信。平陆运河建设涉及航道开挖、土石方综合利用、船闸主体施工、混凝土浇筑、生态保护等诸多环节。宏大的建设场景,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如何让纷繁芜杂的数据变得有序、智慧,这是水规院信息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围绕“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设计理念,水规院信息团队积极探索利用北斗、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平陆运河设计“数字孪生运河”系统,建设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BIM+GIS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动态接入工程车辆3000余辆、船舶110余艘、机械设备670余台、视频监控160余路、安全监测仪器620余套,监管资金流程3700余次,实现运河动态“一图总揽”、调度指挥“一脑智控”、质量安全“一网感知”。“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平陆运河将成为广西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创新型智慧航运样板工程。”周敬祥说。

2022年12月,承载着3D建模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IMU技术及控制算法等智能化“工具”的挖掘机驶入了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施工现场,向广西最高的边坡施工发起挑战。

二航局承建的马道枢纽工程涉及五大高边坡,总防护面积达21.1万平方米,其中2号边坡高达188米。该枢纽边坡以强风化、中风化泥岩与砂岩为主。为解决施工难题,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加持,二航局项目副经理张帆带领项目团队联合二航局技术中心攻坚克难,首创内河多级高边坡高精度开挖施工智能测控关键技术,利用角度传感器配合北斗定位技术,实时掌握挖机空间状态。“就像是为挖掘机戴上‘VR眼镜’,配备‘定位手环’,可精确计算出铲斗斗齿实时三维位置信息,让操作人员根据驾驶室的平板终端数值信息,引导实施削坡作业,实现削坡精度厘米级跨越。”张帆介绍道。如今,二航局项目团队顺利攻坚五大边坡,马道枢纽两岸边坡巍然耸立,坡面上绿草茵茵,清风拂面。

作为一条长达134.2公里的运河,平陆运河建设不仅需要智慧“黑科技”,还需要能“啃硬骨头”的利器。

天航局承建的平陆运河航道15标项目施工区域位于钦州市茅尾海辣椒槌区域至沙井钦江大桥交汇点附近,该施工段土质岩层复杂多变,传统疏浚手段难以开挖输送。大国重器“天鲸号”的投入使用,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增添了一员“猛将”。“天鲸号”充分发挥挖得快、排得远、智能化等优势,以高达4200千瓦的铰刀为“利器”,通过对不同铰刀齿的适配、调整、改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土质岩石环境,用“利齿”啃下“硬骨头”,并且在对淤泥、细粉砂等常规泥质进行吹填时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6000米外的螃蟹岭疏浚物吹填安全区域。

自2023年8月20日进场至今,“天鲸号”完成平陆运河疏浚量超过250万立方米,全力以赴为平陆运河的建设提速增效。



绿色低碳,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平陆运河不仅是一条智慧运河,也是一条生态运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交建设者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规划,建设“近零碳”运河样板,创建绿色示范工程。

茅尾海面水色如常、波澜不惊,“绿毯”般的红树林沿着海湾伸展,行行白鹭绕枝而飞,阵阵鸣叫在风中回响。

钦州市茅尾海是平陆运河入海口,也是“海岸绿肺”红树林的保护区,涉及面积超10.57万平方米,总量约19.46万株。为了保护红树林和两岸水域生态,天航局平陆运河航道15标项目团队结合施工区域水质环境,选择了最优孔隙率、自带清洁功能的防污帘,阻隔海上悬浮物,减少对红树林的影响。

在一次巡检过程中,项目团队发现有一片红树林“精神状态不佳”,像是染上了病虫害。项目环保总监关野第一时间与当地林业部门取得联系,邀请专家为红树林制定防治病虫害方案,定期对红树林喷洒生物农药、冲洗淡水。经过160天、近500船次的冲洗,15.6万平方米红树林最终完成病虫害治理,红树林重新焕发生机,生长愈发茁壮,成为平陆运河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四航局参建的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泄洪闸旁,有一条不同寻常的“回家路”。

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3座梯级中的最下游梯级,是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关键点,项目处于江海交接流域,是鳗鲡、赤眼鳟等有洄游习性的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过去,由于水闸的阻隔,下游的鱼类失去了洄游迁徙的路径。为了恢复这一生态通道,青年枢纽项目早在设计之初便开展鱼道的模型试验研究,根据钦江流域特有鱼类的洄游能力,专门设置了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结合的方案。

建了鱼道,还要确保鱼儿“认路”,找到专属它们的3米进口通道。为此,四航局项目团队结合专家意见,联合设计单位对鱼道进口方案认真讨论研究,在进鱼口轴线与河床水流夹角等方面动足了脑筋。团队还根据水位、流速等情况,把鱼道进口安排在电站尾水下游坡段的左岸侧,并将鳗鱼道入口段由垂直竖管改为斜坡式,利用尾水的诱鱼作用引导鱼儿进入。

目前,青年枢纽鱼道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入运行,意味着中断60多年的钦江鱼类洄游“绿色通道”恢复畅通。“这些鱼儿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四航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副总工程师何丽平倍感欣慰。

中交建设者关注的不仅是入海口与出海口的生态保护,更清楚地认识到岸长绿、水长清更是人民所盼、发展所需。为了保护好钦江水源,三航局承建的平陆运河航道9标项目建设伊始,在施工区域布设了全封闭固体浮子式PV防污帘。然而,航道水流冲击大,布设防污帘的导流槽内预留岩坎承受的压力成倍增加使得岩坎出现了坍塌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和绿色发展一个都不能少!”三航局项目安全总监周艳成立即带领项目团队开展调研,在防污帘的位置和布设形式上更加谨慎。经反复验证,项目部最终决定在航道的一侧预留数米的通道,采用半封闭的形式将防污帘设置在裁弯取直段原河道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防污帘承受的水压,使岩坎不受水流影响,很好地解决了岩坎坍塌的问题。”周艳成说。

截至目前,三航局项目团队先后在航道内安装了10道防污帘,安装总长度达650米,守护了钦江一汪清流。



党建引领,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和重要保障。中交建设者始终坚持“党建就是生产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筑牢廉洁从业防线,打造廉洁工程。

“工作中始终清正廉洁,家庭里才能幸福温馨。”二航局马道枢纽项目经理助理楚升阁办公桌上的立牌上写着妻子对他的寄语。

这个立牌蕴含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一次与妻子视频通话时,妻子抱着刚满百天的儿子和他挑选孩子百天留念照片,楚升阁灵感乍现:“何不把妻子和儿子的合影洗出来,连同寄语一起摆放在办公桌上,每当看到照片寄语,就像他们在身边时刻告诫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