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精纯的能量 #X77
(本篇其实是理财)
(一)脱产考证
这几天在重新讨论一个问题:“一个有工作而急需用钱的人,是否应当花八个月时间和2万生活费脱产考证”
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人,到现在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考”。考证考研考公务员。
我还是个学生时,就看过诸多鸡血帖子。
“看一页CPA教材,相当于赚200元钱”
抛开2N的少数人而言,在大多数白领看来,考证似乎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项。
如果你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那么为职业生涯计,就该努力磨练提升自己的谋生技能。
付出多一点的时间精力成本,只要有回报,也是值得的。
但是这个账,算得并不对。
更确切点说,
一个人能不考证,就千万不要去考证。
考证下一步,路径依赖,就是考更多的证。环环相扣,很容易考下一堆,自信心爆棚,成为“业务骨干”。
然后
“工字不出头”
,你就被彻底钉死在岗位上了。
有如《流浪地球》里的何工,每天默念着“赤白蓝橙要对准”,蹲在操控室里拔跳线。
这道理很简单,并不是说,业务水平是无用的。
当你整合资源、开展业务、运营公司时,你依旧需要对基层业务有所了解。
但是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一员,你要清楚地知道,当一个人靠“业务水平”来解决问题时,实际上说明了他的盈利模式是劳动力密集式的。
干的是高级苦力活。今天上班,今天就有饭吃。明天生病变傻,明天就只能喝风。
但是,资源是可以堆叠的。而且它们之间,通常还会是“相乘关系”,几种资源相遇,足以爆发出更高的能量。
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来源,来自资产、人脉、资源、运营,那么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也许分分钟就可以超过拔跳线的何工。
所以有且只有一种人,考证是赚的:
如果不考证,他的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以为他带来更高的收入。
给他八个月和八十个月,都是一样浑浑噩噩,重复工作摸鱼。
那还不如考证,起码有点事做。
二)贵族共和
《军师联盟 #F1200
》
里,将文臣武将,作了一个小排序。
但大多数人排序时,也有一个误区。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内廷谋主之士”郭嘉满宠,才是最接近权力中心的人。
他们能轻易地影响帝王的决策,朝廷的人事,乃至于接班人的选择。
二月河的恶趣味,就是“落霞三部曲”里,总要虚构一位开挂的帝师。
康熙要在伍次友面前自称“龙儿”,雍正对邬思道言听计从,尊之为先生。
在凌老的脑海里,大概那就是文人的终极梦想。
他不在世俗之中,整个世俗却在帝王的指挥下,按照他的意愿而运作。
(甚至还跟年秋月、苏麻喇姑玩三角关系,难道想做吕不韦么)
可惜凌老太天真。
他真的以为,每个皇帝都是掌得到实权的,所以皇帝听谁的,谁就最大。
事实上,真正的公式是
“内臣+帝王VS士族”
很多时候,内臣需要帮助帝王,一起谋取乃至对抗士族。
而帝王为了与士族达成利益平衡,会将士族的成员安插在参谋、武将、外臣之中。
“九边”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讲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
西魏、北周、隋唐,都是关陇贵族搞出来的共和政权。
如有国事,几股势力坐下来一起谈,并且推举出一位最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的代表来当皇帝。
你可以看到,李渊是李虎的孙子,杨坚是独孤信的女婿,长孙皇后祖上是宇文泰的亲信。
隋唐更迭,皇帝换来换去,不过都是八柱国的家务事。
参阅:内部通婚,垄断仕途,手握财兵,牢不可破的隋唐贵族集团是怎么崛起和终结的
所以,这一轮比较中,我们要说,士族的力量是大于内臣的。
内臣影响皇帝的方式,依旧是“劳动力密集型”。
他需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个又一个绞尽脑汁献计,小心翼翼地拨弄冠冕的方向。
而士族背靠的资源,令它足以行废立之事。
搞变显然更为方便快捷,效率高上很多。
三)三文鱼
“房子”是一种资产,也是一种载体。玩法多种多样,仅仅《
流派终结者 #530
》
就介绍了九种流派。
读者诸君,一定比我更为熟悉。
但是之所以该篇文章命名为《流派终结者》,是因为“大面积低单价”,终结了其他八种流派。
按文章说法,八大流派科技树全都长歪掉了,如同人类的进化拐成了三文鱼。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和其他八种“三文鱼”不同,大面积低单价是靠“资产”盈利的。
买入之后,就可以躺下睡觉。有涨幅则生,无涨幅则死。
但其他的三文鱼,无论解药单,还是凤冰冰,总之需要人力在中间不断腾挪。
那么,除了算经济账,即劳力跑不赢涨幅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浅显的认知:
正如考CPA需要脱产,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同一个人是只可以做同一件事的。
你人在解药单,就无法同时在装修现场督工。
就算勉强可以两路进行,工作量也要随之翻倍。
效率=总价/时间,工作时间越长,单位时间的效率就越是摊薄。
而对于“大面积低单价”来说,它的“工作时间”是0!
你如果同时凤冰十套房,就会发生十套房的工作量。
人力有时而穷,你的收益终究有上限,这个上限,就是你工作量的极限。
但如果只是同时持有十套房,“持有”的时间,是可以全部被解放出来的。
理论上,你可以大量持有,无限持有,除去资金成本以外,对于房子本身,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工作量。
房价的上涨,也是你不需要做任何努力的。
努力都在选筹前。吃下去之后,就是等待。
只要客观条件允许你吃得下,你可以一直吃。没有人力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