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规范性文件,一个对党内政治生活定出规范,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一个就党内监督细化规定,解决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系列广播评论《管党治党十六讲》,邀请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详细解读《准则》《条例》中的新观点、新要求,新规定。
今天推出第十四讲
这次六中全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次监督条例是修订的,2003年曾经颁布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了加强党内的监督工作,就有必要对过去的条例进行修订,把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经验,把这些年党内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都有针对性的定出新的条例来。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这个党特别强调不断创新理论,又通过这些新的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头脑,让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的跟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建设在团结凝聚全党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包括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想就是要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记住我们的信仰,记住我们的理想,记住我们的宗旨。
但是明摆着光靠思想教育是不够的,还得有规矩的约束,还得有制度的约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制度治党,那就是要把我们不忘初心的这些要求,化作我们的党章,化作我们的党内法规,然后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按这个要求去做,如果不按这个要求去做,那就应该让他们付出代价。
这次《条例》特别强调了党内监督的任务是什么,任务就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这次监督条例特别强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我觉得这个强调,跟政治生活准则强调的是一致的,《准则》也特别强调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包括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都要带头遵守,这些人都是主要的监督对象。因为级别高的干部往往位高权重,他们的权力大,他们的责任重,他们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这个党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人做的好,那我们这个党就有以上率下的作用,我们全党的状况也会好。所以一定要把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监督好,让他们自觉的按照党章党规党纪来想问题,来做事情。
这次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察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有些方面的监督,过去我们是一直强调的,比如说党的纪律检察机关的监督,他就是专门做这个工作的。但是有些方面我们过去强调的不够,甚至没有强调,比如说党委(党组)的全面监督。这次就特别强调了,
这跟我们一再说的,在管党治党问题上的主体责任是一致的。
再有这次特别强调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过去对这方面不怎么强调的,我们的工作职能部门有组织部,有宣传部,有统战部,有政法委,这些都是党的工作机构,他们的工作也是有监督下一级部门的职责。比如说如果下级党组织的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问题严重,显然省级党委组织部门工作责任没尽到,监督这方面没到位,那也应该是追责的。
这次又强调党员的民主监督。
如果我们党内民主发扬的比较好,如果我们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力得到了保障,我们有知情权,我们也有监督权,如果我们发现党员领导干部甚至很高位置的领导干部哪些方面违背了党章,违背了党纪党规,我们是有权力监督,甚至向中央去反应这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的。
我觉得如果说我们这几个方面的监督都能够建立健全起来,都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那么这个党内的监督可以说就是全覆盖,没有禁区,没有死角,那监督一定是有效的。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央广记者:赵九骁、侯艳
微信编辑:刘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