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菲勒
《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转发至朋友圈。
北京时间2017年3月20日晚(当地时间20日晨),洛克菲勒家族现存最年长的成员大卫·洛克菲勒在美国纽约州波卡蒂科山家中逝世,享年101岁。
大卫·洛克菲勒
比尔·盖茨曾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卫·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洛克菲勒。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成了美国第一个十亿级的富翁。今特刊发此文,讲一讲洛克菲勒家族的血泪发家史。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控制该产业的人,非洛克菲勒莫属。全美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一度由洛克菲勒旗下企业掌控。
“即使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故事,演绎了另一段美国梦。有人说他是唯利是图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慷慨大方的慈善家,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
1839年7月8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生于纽约州哈得孙河畔的一个小镇。其祖上是法国人,为躲避政治迫害,来到美洲新大陆闯荡。他的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父亲名叫威廉·洛克菲勒,是个百事通:贩卖木材、毛皮、食盐,推销杂货,样样在行,他有时还客串一下江湖郎中,兜售所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18岁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读中学时,同学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为了这个梦想,他没有选择进大学深造,16岁便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威廉没有溺爱自己的孩子。早年,他喜欢让洛克菲勒从高椅子上纵身跳入自己怀抱。为了培养儿子的预防意识,有一次,威廉没有伸出双臂接他,结果洛克菲勒重重地摔在地板上,痛得大哭。威廉见状,严肃地告诫道:“要记住,绝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哪怕是你的父亲!”在洛克菲勒的回忆录中,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日后在生意场上,他总是提醒自己要保持警觉的头脑。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他有个记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自己在田里干了什么活,诸如砍柴、挤奶、除草、打水之类,以此向父亲索要“工资”。
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他将自己积攒的50美元借给邻居,收取利息,以钱生钱。有一次,洛克菲勒在树林中发现了火鸡的窝,他把小鸡弄回家中自己饲养,到感恩节的时候,再把它们卖掉,又小赚一笔。这些都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因为威廉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父亲“赚钱就是王道”的思想,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宏图的向往。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刚读完高二,便决定退学到商界谋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了近4个月的会计、银行学,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正式的商业培训,随即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为了寻找工作,洛克菲勒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挑出知名度高的公司。“我上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洛克菲勒回忆道。
但找工作远没有想像中的顺利。每天早上八点,洛克菲勒西装革履出门,奔赴一轮又一轮面试。他很快成了“面霸”——不断面试却一再被人拒之门外。屡败屡战的洛克菲勒,就这样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自己心仪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后,他又从头开始,有些企业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6日,洛克菲勒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他把这一天看作自己的“就业日”,相当于第二个生日。在这里,洛克菲勒开始学做生意,月薪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有时也对公司经营出点子。有一次,商行高价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一筹莫展之际,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让它们赔偿损失。结果,此举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损失。
老板从此对洛克菲勒刮目相看,工作第一年就把他的年薪调整为300美元,一年后又升为500美元。洛克菲勒难以抑制自己对金钱的狂热。他曾将老板一张4000美元的期票从保险柜中偷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如此反复数次后才“完璧归赵”,放回原处。
工作第三年,洛克菲勒的年薪提到了600美元。但他自认为对商行的贡献远不止这些,因此向老板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单干。
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他与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创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一举迈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19世纪中后期,描绘美国东部开采石油的画作。在钻井林立的油田上,无数冒险家追逐着被称为“黑金”的石油,希望一夜暴富。洛克菲勒没有盲目跟风,他另辟蹊径,把主要资金投入到比原油开采更有赚头的炼油产业
开业之初,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因霜雪严重,几乎没有收成。农民只好用来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倒闭。
合伙人克拉克一下子乱了阵脚,“咱们也赶紧关门吧,这样好歹可以保住成本。”他对洛克菲勒说。洛克菲勒却认为:大家退出市场之际,正好放手大干一场。至于周转资金,他很快从银行贷款到2000美元。贷款前,银行老总问洛克菲勒:“你们有抵押品吗?”“没有,我本人就是担保的抵押品。”洛克菲勒如实相告。就凭这句话,银行老总居然同意发放贷款。洛克菲勒感到,自己已经是社会上一个“要人”。
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的谷物、肉类倒卖到欧洲,赚取价差。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公司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洛克菲勒做生意总是精打细算,想方设法取信于人。在搭档克拉克看来:“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1861年4月,持续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洛克菲勒左右为难。按照年龄他应该入伍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战争财。“打仗?见鬼,你以为我疯了?让别人流血去吧,我们要做生意哩。”他对克拉克说。
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装作有脚病,实在装不下去了,他干脆花钱找替身去充当炮灰。由于战争伤亡大,据说洛克菲勒接连替自己找了二三十个替身。南北战争期间,逃兵役的远不止洛克菲勒一人:马克·吐温写他的小说去了,银行家摩根、钢铁大王卡耐基也先是装病,然后花钱找替身上战场。
在战事爆发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贷款,投入所有资金,大量囤积谷物、食盐、火腿,还有棉花、煤等战略物质。随着战事的扩大,庄稼歉收,农产品等生活物资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一样向他飞来。短短4年,洛克菲勒到底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估计不下10万美元。
后来,有传记作家说洛克菲勒其实非常关注南北战争。他的办公室就如同陆军参谋部。洛克菲勒花了25美元的大价钱,买来大幅的美国地图贴在墙上,上面分别用黄色和红色标注从华盛顿传来的最新战报。洛克菲勒像个将军似的,经常对着地图就时局发表高论。更多的人则认为,洛克菲勒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实际是他的商业网点:黄色标签代表谷物,红色标签代表火腿。所谓的战况图,实际是一张商业进攻图。
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着成千上万冒险家涌入,大家都希望在这里掘到像黄金一样的“黑金”。一时间,宾夕法尼亚采油区井架林立。
洛克菲勒密切关注着来自宾州的消息。1861年,他亲自前往采油区考察,那里一下子冒出72座油井,日产油1135桶。一年后,这里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面对繁忙的开采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必然导致油价下跌。
不出所料,由于疯狂地钻油,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许多钻油业主血本无归,一个个败下阵来。洛克菲勒事后总结:“打先锋的是笨蛋,只有看准时机的后来者才能赚大钱。”
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了。与许多人只顾开采原油不同,洛克菲勒决定先从炼油入手。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每加仑就可卖到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
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了炼油厂,双方各投资4000美元,作为启动本金。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此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炼油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成为公司最赢利的行当。洛克菲勒抓住这个机会,从农产品经营转行,一头扎进了石油产业。
由于扩大生产需要不断投资,克拉克与洛克菲勒这对搭档逐渐出现经营分歧:前者小富即安,不愿冒险,后者雄心勃勃,全力以赴。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几个合伙人请到家里,他抛出一个快速发展炼油厂的计划。克拉克对此深恶痛绝,两人最终摊牌,公司散伙,拍卖给出价高的买主。
克拉克与洛克菲勒都希望把对方排挤出去。为此,两人铆着劲唱起了对台戏。两人从500美元起拍,标价达到5万美元,双方都意识到标价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脸色苍白地喊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沉默了5秒,接着报价:“7.25万美元”。最终,克拉克选择了放弃:“我不再抬价了,这股权归你了。”
这一年,洛克菲勒26岁。他后来回忆说:“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决定,这一天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随即,他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迅速扩充了炼油设备。公司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在当地55家炼油厂中高居霸主地位,是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当年,公司上缴的税金超过3万美元。
洛克菲勒显然不甘于只在克利夫兰称雄,他果断说服弟弟威廉参加进来,建立了第二家炼油公司,并派威廉前往纽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尽快打开欧洲市场。
威廉临去纽约前,兄弟俩促膝谈心,洛克菲勒踌躇满志地表示:“要扩张、再扩张,资金越多,我们发展的本钱也越丰厚,进而可以独霸世界!”为了打开亚洲市场,公司分送了几百万盏廉价的油灯,中国百姓开始购买和点燃美国的煤油。这些油灯后来被人们称为“点燃亚洲的光明之灯”。
随着石油产业的兴盛,公司急速膨胀。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合伙创建标准石油公司,资本额为100万美元。身为公司总裁,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4的股权。当时,从石油中提取的主要是煤油,但很多工厂生产的煤油质量低劣,洛克菲勒一贯坚持要保证质量,为行业树立标杆,这正是标准石油公司名字的由来。标准石油公司此时已控制了美国炼油业1/10的市场。
1870年7月,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意大利、俄国、奥地利等国随即硝烟弥漫。战火的蔓延造成美国石油出口市场萎缩,原油价格每桶由4美元一下降至3.25美元。宾州等地的采油者自发组织起来,停止开采3个月,许多炼油厂叫苦不迭。
面对行业的集体沦陷,洛克菲勒打起了新的算盘。为了降低成本,洛克菲勒与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秘密合作:洛克菲勒保证铁路运输量,范德比尔特提供优惠折扣,这使洛克菲勒比同行降低了运输成本。
洛克菲勒还用公司股票买通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总裁,条件是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既缺乏原油又没有现金的许多中小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投向洛克菲勒怀抱,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克利夫兰只剩下26家炼油厂,而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其中的21家。
洛克菲勒的亲兄弟富兰克林在克利夫兰也有一家小型炼油厂,由于不愿受哥哥支配,最后宣告破产,兄弟从此反目。后来,富兰克林甚至将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中迁出,说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上,儿子无法安眠。
在宾州等石油原产区,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设置了一个更大的陷阱。他派出大量业务员,宣布以每桶4.75美元的反常超高价格收购石油,并且以现金交易。在巨额利润刺激下,一度停止的钻井重新发出轰鸣,新的油井不断增加。标准石油公司每天收购1.5万桶原油。
仅仅两个星期后,石油供过于求的状况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见此场景,标准石油公司突然宣布停止以4.75美元价格收购原油,改为2.5美元一桶。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采油区哀鸿遍野:钻井停止了转动,工地上加班的灯火熄灭了,疯狂的人们陷入绝望。
面对质疑,洛克菲勒十分强硬:“标准石油公司从没有承诺原油收购价格不变,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完全是采油者的过错。现在收购价格为2.5美元,你们可以拒绝接受,但我要补充一点,到了下个星期,每桶高于2美元的原油,本公司一概不收购。”标准石油的血盆大口,使得许多原油企业纷纷破产。洛克菲勒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众多采油企业。
洛克菲勒不断扩张,为此背负了许多骂名。由于他的吞并,许多小业主家破人亡。在宾州采油区,有人以洛克菲勒的形象做成木偶像,对其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送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
洛克菲勒得陇望蜀,全力扩张,标准石油公司就像一条大章鱼,触角向全美延伸。他在全国广泛收购炼油厂。1884年,洛克菲勒把公司总部迁到纽约的金融中心——百老汇26号。
随着石油帝国的崛起,因本身庞大而难以驾驭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这一弊病并给予重视。正在这时,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于是以500美元高额月薪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
多德是个年轻的律师,他“走红”后,千方百计为洛克菲勒公司寻找法律漏洞。一天,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1882年1月20日,洛克菲勒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构成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和附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理所当然地成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行了70万张信托证书,仅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
洛克菲勒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1家企业,他成功开启了美国经济的“垄断时代”。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美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隐退。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地搬到了自家的庄园,公司事业逐步过渡交班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退休后,洛克菲勒开始学打高尔夫球,最喜欢的还是骑马。此外,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首先投资60万美元,用于创办芝加哥大学。其后的10年里,他共为芝加哥大学捐款3400万美元。这是他第一项大笔的慈善捐款。
“和石油业一样,慈善事业同样需要垄断和联合,这样才能使自己强大,从而打败竞争对手。”对于慈善,洛克菲勒采用的也是“托拉斯战术”。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基金会先后成立,他的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赚的是“肮脏钱”,因而拒绝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
1925年9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出席一场婚礼后,老洛克菲勒(左二)和儿子小洛克菲勒(左一)准备离开,1974年,洛克菲勒财团资产总额达3305 亿美元,超过摩根财团,位居美国十大财团之首
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高度的垄断,最终引起了美国国会和华尔街的不满。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公司随即被拆分成了37家地区性石油企业,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亚美等。这些公司经过重组合并,至今仍在业界举足轻重。多年以后,当微软公司同样因垄断指控遭到美国政府“解体”时,据说创始人比尔·盖茨从洛克菲勒身上找到了慰藉。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纽约时报》曾这样写道:“洛克菲勒先生的财产,可能是任何一位私人美国公民凭个人努力所可能累积的极限。”
1929年,洛克菲勒庆祝自己90岁生日。步入耄耋之年的洛克菲勒,早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
洛克菲勒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大通银行、足以与大都会博物馆媲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因“9·11事件”消逝的世贸双塔⋯⋯任何一项事业都足以睥睨同行。家族的慈善事业遍及全球,有“亚洲第一流医学院”之誉的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他的后代中,劳伦斯是“风险投资之父”,纳尔逊则当上了美国第41任副总统⋯⋯
洛克菲勒感言:“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他的言传身教,可谓其家族长盛不衰的传家宝。虽富可敌国,洛克菲勒在个人及家庭物质生活上却非常抠门。他不吸烟、不喝酒,上班时常随手关上小煤气,拧紧水龙头;结婚只花费了20美元,其所购戒指也仅花15.75美元;孩子们从小得自己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除杂草10根1分钱,长大成人之前,他们从没去过父亲的办公室和炼油厂,也不知道父亲是有钱人;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他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小洛克菲勒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排行最小,前面3个都是姐姐。某种意义上,洛克菲勒的一生就是一场高尔夫,他告诫儿子说:“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你需要一杆一杆地打下去,你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直到把球打进。”
我们吃火锅常点的这道菜,却是美国大兵最痛恨的军用伙食
对于吃货们来讲,涮火锅时多少要来一点的午餐肉,曾经也是不折不扣的军用品。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