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八方电信
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集通信器材设备、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电信工程设备安装、施工为一体的集团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下设通信器材、铁塔工程、电信工程和浙江安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个分子公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八方电信

【电影推荐】《周处除三害》:对思想的茶毒,尤为不能饶恕/周萌萌

八方电信  · 公众号  ·  · 2024-10-31 16:47

正文

观看了电影《周处除三害》后,我深受触动。影片中的陈桂林,起初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黑帮小混混,内心却极度自负,渴望展现自我。从葬礼上公然挑明身份的那一刻起,他肆意杀人、挑衅警察,最终陷入末路狂奔的境地,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深处对被人看见、超越平凡的强烈欲望。

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岁月里,陈桂林始终在寻找人生的价值,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他加入黑帮,用违法犯罪所得寄钱给奶奶,然而奶奶却将钱悉数留存,只在他生日时买了一块粉色手表作为礼物。当他再次见到奶奶时,奶奶已因手术病逝,而那次相见,竟是四年前的诀别。从此,他再无亲人,戴上粉色手表,决定放手一搏。他坦言,以前因害怕被抓上电视让奶奶伤心而有所顾忌,如今已了无牵挂,想要干出一番“大事”。然而,他所谓的“有价值的人生”,在旁人眼中却只是一条更大的歧途。

突如其来的肺癌晚期诊断,给了他仅剩三个月的生命。女医师以治疗绝症的谎言,利用了他不甘平庸的心理,劝说他自首。在艰难的决定后,他鼓起勇气,特意提高嗓音,神气地说:“我叫陈桂林,我是来自首的。”他始终执着于获得他人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在自首当天,他因遇到大批自首的民众而被淹没,无法忍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他坦言,自己不怕死,只怕死了都无人记得。如果自首都无法得到重视,他觉得这种自首毫无意义。

在无意间,他注意到派出所墙壁上排名前三的通缉犯名单,自己是第三名。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除掉前两名,成为“周处”!成为大人物!成为让人铭记的存在!这种贪恋被记住的欲望彻底控制了他。

于是,他踏上惩凶除恶之路。在冲动中,他锁定了“香港仔”,这个残暴暴虐的“嗔”的化身。尽管陈桂林内心也有暴虐的一面,但他对小美的温柔却展现了他同情和博爱之心。为了追寻榜一通缉犯“林禄和”,他来到一座名为“与世无争”的灵修堂邪教组织。林禄和不择手段,草菅人命,甚至欺骗自己,使自己深陷谎言的泥潭。在邪教礼堂里,邪教女信徒弹着吉他奏乐,其余信徒盘腿正襟危坐,虔诚地围着骗财骗色的尊者。面对陈桂林的枪口,林禄和展现出居高临下的傲慢,成为了一个自负且不怕死的魔头。然而,陈桂林凭借理智和道义感,最终击溃了林禄和及其团伙。

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情节是,当陈桂林举枪处决了林禄和后,再次听到邪教礼堂里响起了歌声。这一刻,他明白了有的人是救不回来的。于是,他转身再次进入教堂,对执迷不悟的邪教信众逐一射击,场面酣畅淋漓。这一刻,我并未觉得血腥,反而让我这个“厌蠢症患者”得到了一次痛快舒爽的释放。一旦被洗脑,人的思想竟会如此顽固,即使面对死亡也绝不放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邪教思想的危害,“新心灵社”本身便是一个邪教组织。可见,无论何时何地,保持自我意识与独立思想都至关重要。

电影中对于这一段的残忍刻画,或许正是为了强调:对思想的茶毒尤为不能饶恕。最终,当陈桂林在码头自首时,他欢呼着呐喊自己的名字。尽管他曾做出许多勇敢甚至残暴的行为,但他内心仍是一个渴望被关注的孩子。这一刻,让人不禁感到怜悯与唏嘘。陈桂林这一角色正是人性深渊与自我救赎的完美结合。正如古人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陈桂林最初虽身负罪名,但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对善良和正义的向往。这种向往驱使他踏上除害之路,实现了自我救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