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小月就是如此。她平时不管做什么事,都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很容易感到紧张,然后把本来能做好的一些事搞砸。她每天一到公司就会精神紧绷,总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这种紧张的情绪让她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低,常常加班;她有件很喜欢的碎花衬衫,可好友随口说了句“我奶奶家的枕巾也是这个花色”后,就再没穿过它。而且每次和好友见面前,都为“对方会喜欢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而焦虑很久;上学时,她很爱看书,却很少去图书馆。因为她觉得那里的座位没有遮挡物,只要对面位置上有人,她就会感到浑身不舒服,总觉得对方在观察自己,老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发型乱了、衣服没穿对……以至于完全学不进去。小月说:“我的大脑里好像有一根弦,只要我睁开眼睛它就会绷紧。我知道有些紧张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这样活着真的好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紧张是人在压力状态下很普遍的一种体验。但小月的表现却有些过度,她在日常情境中也会被激发出紧张感,特别容易焦虑不安。我看到很多网友也有和小月一样的感受,TA们形容自己“长期处在应激/紧张状态”中:“我买东西排队付款时,就算后面的人没有催促,我都觉得紧张,总感觉TA们在盯着我的一举一动,会导致手脚慌乱。”有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弥漫性紧张”——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特定威胁源的情况下,所体验到的一种广泛的、持续的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情境或对象,而是“弥漫”在个体的整个心理体验之中。例如,一个人整天都感觉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但又说不出具体是因为什么事而紧张。它通常没有达到病理性的程度,个体能够在这种状态下保持社会功能完整,正常生活。但长远来看,它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有损害。那么,“弥漫性紧张”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该怎么改掉这种被凝视的紧张感,松弛自在地做自己?由于这种紧张感并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很多人会慢慢习惯,身体也变得麻木,对类似肌肉僵硬、心跳加快的生理反应没那么敏感,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状态。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下意识地形成一些“补偿性行为”,用来防御紧张感。所以,如果你有以下4种表现,就要有意识地察觉一下自己是否过度紧张了: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很放松、自在,一旦对待别人的事就会高度重视。不仅会竭尽全力投入其中,如果没做好或是帮不上忙,还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感。在社交场合中,认为自己有义务维护对话的顺畅和他人的愉悦。比如:即便心情不好,也会积极回应群里没人回的消息;和不喜欢的人聊天时,也会下意识地给对方留面子。容易自我贬低,经常表现为低估自己的胜任力,或是有完美主义倾向。比如:在遇到好的工作机会时,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在面试时不好意思“包装”自己,反而倾向于把自己描述得差一些。相比现实生活,更喜欢在幻想层面去体验某些经历,俗称“做白日梦”。比如:幻想自己由于某种独特性被贵人选中;或是幻想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在现实层面却难以付出行动。除了以上的心理表现外,持续的弥漫性紧张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肌肉也会感觉又紧又硬以及酸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aine Aron发现,有一类人的“神经系统”先天就更能深入地感知、处理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敏感人群”。TA 们的大脑对外界信息的阈值更低,轻微的刺激也能使大脑活跃起来。因此在日常情境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更容易处在高度应激的状态中。过度紧张可能来源于“自我客体化”,即一个人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上。在任何场景下,都觉得自己在“被观赏”和“被评判”,同时内心深处很恐惧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待,才会控制不住地高度紧张。在早期和养育者的互动中,TA 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很多父母会用一种‘包裹了尊重的控制’和孩子沟通,这比直接的控制欲更加可怕。”“父母对我这么用心,我却觉得他们很烦,我是不是太糟糕了?”还有些情况下,父母自身的人格水平不高,会将成年人的焦虑和匮乏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满足父母的期待,包揽一些自己本无法承担的家庭责任。当孩子恐惧父母生气时,就更容易感到紧张,用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事事都能做好,让父母满意。与人相处时,TA们总会感知到许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也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关系,无法在关系中完全放松做自己。另一方面,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儿童早期的“自恋创伤”会压抑在潜意识中。这些积蓄的能量并没有消失,有些会演变成“害羞型自恋”(The Shy Narcissist)。这和一般的自恋型人格不同,TA 们外表看上去羞怯、谦虚、缺乏主体性,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自恋欲望。这种自恋欲望会导致TA 们渴望外界反应和内心期待完全一致,所以会尽可能地屈服于他人,通过让他人满意来控制自己周遭的环境。同时,因为害怕自尊受伤,所以即使出现了外界现实与内心想法不一致,TA们也无法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反而会陷入焦虑,甚至伴随一些“轻躁狂兴奋”和“痉挛性紧张”。比如一抱怨起来就很难停下;和某人相处时嘴唇发抖甚至胃疼等。我表妹婷婷就是这样,她经常情绪激动地吐槽领导,觉得对方不够专业,工作安排不合理。但在现实中,她却做不到和领导争取自己的合理需求,只是加倍努力地完成工作,内心却默默希望对方有所改善。所以时间久了,她只要一想到要和领导沟通,就无法控制地陷入应激状态。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他者化”的概念,是指一直以来,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容易被视作工具。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女性自己也会下意识地扮演客体的角色。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女性总被默认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其实容易紧张的人,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也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只是太害怕被审判了,很渴望得到坚定的认可。远离那些让人紧张的环境,确实是一种恢复能量的方式,但要警惕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首先,过度紧张引发的补偿性行为会消耗很多能量,让人特别容易累。不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一种活力的丧失,打不起精神主动做任何事。“一个人能够体验到生命力的前提,是TA 的意识和行动之间存在“间隔”,即 TA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然而,过度紧张看似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但本质是为了不让他人失望。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是“非我”的部分。所以即使取得了成就,也只会觉得“长舒一口气”,而不是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其次,为了不那么疲惫,个体会尽可能地回避任何能引发紧张感的场景,哪怕是那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比如前文提到的小月,她曾收到过其他更好的offer,但她担心自己跳槽后,对方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所以直接拒绝了这个机会。长此以往,人的思维会逐渐缺乏弹性,对现实的认知变得扭曲,认为自己绝对无法适应社会,只有“过度紧张”和“彻底失败”两种选择。这种无力感会导致一个人回避所有的关系,连完成基本的社会化都很困难。小月有段时间经常在临近聚会前找借口,突然放我们鸽子。后来她解释说,其实自己很孤单,内心深处很想和朋友一起玩,但一想到社交场景就焦虑,很抗拒出门。她甚至连家里厕所的灯坏了,都不想找人修。宁愿借着走廊透过的灯光上厕所,也不想和维修人员沟通。最后,缺乏生命力和难以社会化,会导致一个人完全丧失行动力。即便心里有想做的事和想实现的目标,也很难用行动整合这部分经验。还会因此感到内疚,认为自己很没用,产生更多的紧张感。此时,哪怕是独处也无法隔绝那些内耗的想法,让自己放松下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紧张感没有严重到破坏日常生活,那么找到适合自己疏解情绪的方法就好。但如果你想要有所改善,那么首先要“觉察”——它不仅是指意识到自己有过度紧张的习惯,还要更深一步地去拆解它,找到背后的根源。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你理解过去的自己,也会让你逐渐意识到:即使处在高度紧张中,你也已经做到了很多事,积攒了很多成功经验。它有助于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一个认可自我价值的人,才有机会摆脱期待他人的审视,远离自我客体化。你会发现,即使不按别人的期待做事,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些不好的结果只是你想象出来的,别人并没有那么在意我们。去做那些你发自内心想做的事,用真实的成就感增强你的内核,搭建稳固的自我评价体系。人是习惯的奴隶,过度紧张带来的生理反应会形成条件反射。当你忍不住进入紧张状态时,不要怪罪自己,告诉自己“慢慢来,会好的”。曾经的我也时刻处在紧张和应激状态中,恨不得切断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后来我意识到:找到和世界、和他人相处的方式,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我们当然可以放弃那些讨厌的人事物,但如果我们不得不与世界交手,也要有足够的底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刻记住:你是你人生唯一的判官,你可以微笑着直视任何人。[1]Aron, E. N., Aron, A., & Jagiellowicz, J. (2012).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 review in the light of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respons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62-282.[2]《对话项飙:教育系统正在批量生产炮灰》,青年志Youthlogy, 2024.容易紧张的人,往往习惯了把自己放在“被观赏”和“被评判”的位置。想要发生改变,就要从现在开始,学会不再向外寻求认可。
然而,扭转从小习得的思维惯性并不容易,如果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会更简单、高效。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想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不妨预约心理咨询师聊一聊。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为你构建一个安全而包容的环境,帮助你提升认知,觉察生活里“自我客体化”的自动化思维,逐步摆脱思想上的枷锁,拿回属于自己的主体性。
为了鼓励更多人体验心理咨询,壹心理推出了半价咨询优惠活动。原价¥400~1000的心理咨询,首次下单低至¥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