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念研究院
地产营销和产品解决方案的独立思想派,实效机构(成都)的对外知识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孩子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引导? ·  昨天  
记忆承载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昨天  
记忆承载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昨天  
HR新逻辑  ·  如何构建人才画像? ·  4 天前  
译中人  ·  北京天河监狱招聘, 要求外语专业 ·  5 天前  
译中人  ·  北京天河监狱招聘, 要求外语专业 ·  5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花旗银行2025暑期实习生项目开放申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观念研究院

职场不得志,是你还没有掌握“话语权”!

观念研究院  · 公众号  · 心理学 职场  · 2024-11-21 08:50

正文

#没有人应该天然认同你,除非你有了话语权#

--观念研究院
粉丝深夜留言;

前几天的深夜,有粉丝给我发消息。
这个哥们是踏实和勤勉的人,前不久去了新的地产公司,不巧,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新去的。

两个新人诸多无共识,导致他很郁闷。他发现总经理完全不懂营销,经常把奢石当价值,把细节当品质。完全忽略区域/板块和空间/代价等综合性的购买理由。

不懂就罢了,但总经理经常对营销工作做出指示,提出看法,工作难以推进。

他想问我怎么办?该不该换工作了!

这个话题就很大了,但经常看到有才华的年轻人,理想和前途终结于和上级的职场关系,一坨好钢在锻造过程中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变成废铁。

所以就写一下这篇文章。


话语权不足!

要跳过不专业领导领导专业的职场陷阱,开宗明义说3个前提:

1)无论是营销口、设计口,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按专业规律做事,肯定是没有错的。

2)总经理不懂营销、不懂设计,也很正常。因为他可能是从财务、工程乃至人力口成长起来的。你不能对领导要求那么高。

3)不懂技术岗位的总经理,对技术岗位提出要求,也是总经理的职责所在。

所以,大家都没错。问题产生在哪里呢?

他还没有获得专业话语权!

这个哥们按规律勤勉做事、兢兢业业。但是,总经理对他的工作干涉颇多,应该是他没取得话语权,也不懂得话语权的重要性。

话语权不足的人,说话信服力不足。领导总是怀疑他,认为他不靠谱,逼得自己跨专业给出意见和指导。

换着你是这个总经理,也很郁闷:觉得手下不靠谱,自己不得不帮他思考问题,指挥他一举一动,他还不开心,离拿下他就不远了。


被忽略的话语权。

职场里,无论是什么岗位,都要有话语权的。简单解释一下话语权:

你说话,有人听!

所谓“有人听”,即认同、信服和尊重。即便领导是外行,不求他信服和尊重你,只要认同你的话,工作就非常好开展了。

话语权如此之重要,但是长期的传统教育之下,很多人变成了“听话的孩子”,习惯了父母、老师和领导的指令,稍微有才华的人,还能做到“说话”,即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他们从不去琢磨“有人听”三个字的分量。

当他认为,自己说得很有道理,比如拿着吴老师的兵王理论,营销四大力,空间关系场,来谈自己的工作。

领导听不懂,是领导的水平问题。

忽略了一点,领导就该懂?或者领导听懂了后,他就应该认同和信服?

未必!

举个例子,你读小学时,老师叫你“好好学习”,这四个字不难理解,你听懂了。但是,你认同么?

你要真从小就认同这四个字,早就考上清华北大了。至少,毕业后你遇到的领导水平,也不一样。

所以,能讲清楚道理,这是一项优秀的能力,但在职场搏杀里,远远不够。

因为,你还没有话语权。

同样的话,有话语权的人说出来就是不一样。譬如说,老师给你说好好学习四个字,威力远远比不上你暗恋的校花,笑着对你说好好学习的动力。

受传统教育的“好孩子”,还不明白话语权是怎么来的:他们只想讲道理,把道理说了,没想到对方不听,经常让自己生闷气。
你妈才和你讲道理,同级之前才讲道理,你上级对你和你对你下级,很多时候沟通都动用“权力”而不是道理(话语权即是权力的一种)。
权力,都是靠“斗争”而来。不是勾心斗角的斗争,而哲学层面的斗争。

业绩,才是话语权的基石。

前不久,陪跑一个楼盘的开盘工作。遇到这个公司的集团领导跳出来,给出了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明确指示。

请注意,是明确指示即我们说的方案,要不得,必须按照他说的来。

这个领导对当地市场不了解,对高端生活不清楚。我们确定领导的意见是错的。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营销总很郁闷,我们在售楼部的露台抽烟,大概用5分钟就解决了左右为难的局面:

1)领导要的是开盘业绩。做明确的动作批示,大概是他的管理习惯。

2)给领导看的东西,就用他的要求来;给市场看的东西,就用我们商定好的。反正领导在集团,又不下一线。

3)敢这么做的原因,是营销总很清楚。按领导意见来,但业绩不好,还是他背锅。

后面,开盘效果还不错,也就没出现被追究责任的事情了。领导得到了业绩,营销总保住了他的位置。再往后,领导不会再给他明确指示了,因为领导知道,这哥们靠谱,可以少操心。
这是一个40多岁很成熟的营销总。他已经懂得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人生规律,比如:

1)下属不能和领导讲道理,领导信任谁,靠业绩。

2)业绩,才是话语权,才能获得最基本的信任。

话语权不是靠辩论来的,而是靠业绩。更直白的说,当你要获得话语权,最佳的方式是少说话,多行动。

--
我认识的优秀营销总们,个性都很彪悍,很多时候气得领导跳脚。但是,最后结果都不错,让领导觉得,这小子很靠谱。

还得到了“懂得随机应变”的美誉,会褒扬他、重用他,你说气不气人。一如《亮剑》里的典型人物李云龙。

反过来,命短的营销人,恰恰是太把领导意见当回事的人

1)凡事都要请示;2)件件按交代的办。

开盘业绩不好,领导不背这个锅,会反过来说他们理解领导的意图有问题,郁闷得要死。

领导能背这个锅么?其实也不能,因为领导不在楼盘现场,不知道市场的微观竞争环境,不知道团队的心态。很多时候,需要有能力的下属,随机应变。

我有个体制内的哥们经常说一句话:

要把一件事情办不成,那就多请示和汇报。

多有人生智慧啊!

按照领导意见办,最后自己背锅,大概是年轻人职业路上的必考送命题吧。能真正答对的有几人呢?

人微言轻时要躬行。

大概是知乎的流行,和知识付费的普及。导致了年轻人,都提前掌握了认知以外的道理。

所以,喜欢辩论,喜欢怼人,喜欢以道理去判胜负,输了就到处吐槽。

道理装了一脑袋,却不知道“人微言轻”的道理:

你说的都没错,但是自身的分量不足,所以都是屁话。

在我初入职场时,不小心悟透了“人微言轻”这四个字,内心也是极其痛苦的。难道,这个世界就该官大一级压死人么?

抱怨归抱怨,但很快自我调整,到一线去,少说话,多干出成绩。回想我的风雨成长历程,也经历了很多次:在万难中,把事情干成。
00年,我就带着车队下乡,去卖传呼机宣传126台。所以渗透客户的体感,早就有了。

01年,在联通打营销的工,找不到破局点,就组织了通信经销商协会,还有目的制裁过对手,那一战,懂得渠道和管理了。

因为我是做顾问和策划出身,没站过柜台,所以对销售始终不通透,于是专门承包了一个售楼部,观察客户和销售的接触点,不仅把滞销盘干活,还得到了“兵王”理论。

做产品经理之前,即便我知道了顾客要什么,对手差什么,楼盘应该做什么。但始终表达不好空间,于是学习了上万张图纸,在面积段、楼栋、户型创新和容积率、限高、密度里,求创新和平衡。

我始终记得,一个老大哥说:做建筑,没图你说个JB。

(以上并非要给年轻人讲过去,只是举例子)
在人微言轻的时候,我任何的想法提出来,上级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你行么?

所以只能去干,干完了才懂得,原来道理长那个样子,不是想像中的样子。学理论,如同空气动力学,干成一件事,犹如动手造飞机。

在我少年老师的客厅里,挂着一副这样的对联: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每次去老师家里,他有睡午觉的习惯,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对着这副对联发呆。

所以,我们得去干,去实践,去在万难里把事情做成。

等业绩加持了你的分量,我愿意拿着小本子,记下你每一句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