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本周看点 | ...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人物正职运营岗位@你!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新闻媒体/内容运营/影视娱乐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中国新闻周刊全职岗位@你!抓紧投递! ·  3 天前  
51HR派  ·  这年头离个职这么难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你能用社交网络叩开所有工作的大门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4-27 19:26

正文

Hi大家好,我是并不彪悍的普拉达~


之前我问了三个资深职场人,从零到事业有成要走多远。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故事都有一个共通点:


出发的时候很迷茫,过程很冒险,但沿途并不孤单。


今天我想让你听听他们的故事。不过在这之前,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


LinkedIn(领英)全球用户突破5亿里程碑啦!同时,领英中国也迎来了第3200万个用户。



从0到5亿,短短的十几年间,LinkedIn在全球开启了职场社交的新纪元,陪伴无数职场人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


今天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这5亿人中的一员。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1/4人生赢家

当你能用社交网络叩开所有工作的大门




人物:Doris Ke,前美国联合利华ABM、MK纽约新媒体经理、现北美支付宝市场运营负责人


她的话:“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很努力的话,会找到别人找不到的门路的。”





我一直想做快消行业的市场营销。


大学毕业那年我还在牛津交换,把宝洁作为第一目标的我决心不要错过宝洁中国的管培生机会,尽管这个项目每年只从几十万申请者中招30个人,是出了名的难进。

 

我的策略是,在LinkedIn上疯狂地把所有宝洁的员工都加了一遍好友、和所有认识的与宝洁有关的朋友都聊了聊,还把网上所有宝洁面试题库都刷了一遍。


宝洁那出了名的“八大问”,我每一道题都悉心准备了陈述词,并录制视频反复修改,踌躇满志地迎接面试。



第一轮网申性格测试很顺利地过了——我早已做好功课,知道宝洁只招自信满满地给自己选择最“有闯劲”的选项的人。


但第二轮线下英语考试就让我犯了愁,宝洁要求我在收到通知的三天后前往复旦大学参加考试。


我不想因此放弃,在网上查到有人曾做过网上英语测试后,找遍了LinkedIn上在宝洁工作的人,拿到了英语测试的链接。


英语考试过了,我觉得总要开始正经面试了吧,没想到迟迟未等到面试通知电话。


很多人到了这步也许就已经灰心放弃了,但我没有。


我再次跪求各种朋友讨来了通知他们面试的HR电话号码,直接打了过去,情真意切地向对方说明自己一路过来的心路历程和自己热爱宝洁的心。


电话那头的招聘官破例为我安排了两轮面试。我立刻买机票飞了回去,因为早已对八大问烂熟于心,成功入选。


但我最终没有去中国宝洁,因为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我被美国联合利华录取了。


后来我离开联合利华,加入Michael Kors。


在疯狂投简历的那段时间,我在LinkedIn上偶然看到了一个朋友加入了一家叫做L2的智库,顺手点进了公司主页。


一看不得了,这是一家为所有品牌的数字营销做评分和整理的公司,还有一个奢侈品牌的招聘信息板块。


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立刻点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Michael Kors在招大中华区社交经理。


时尚、中国、社交媒体、品牌管理,我一拍大腿两眼发光,这不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工作吗?


虽然这份工作要求5到7年的工作经验,我还是二话不说地给HR发了申请邮件。


我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平时酷爱玩社交媒体,在联合利华有品牌管理的实际经验。


一个小时之内我就收到了HR的回复,说招聘经理要和我面谈。


面试两周后,我收到录取通知。


配合Michael Kors2015春夏时装周发布会,柯润东带领团队开发了“栩栩如生的纽约天际线”H5互动应用。


一年零9个月之后,我在LinkedIn上接受邀请再次跳槽,从纽约时尚界来到了硅谷科技圈,成为了支付宝北美市场营销运营负责人。


现在,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说深入了解了市场营销、甚至运营一家公司的方方面面。

找到你的“网球”

机遇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人物:Chenyu Zheng(苹果姐姐),分享经济真人图书,曾就职Uber,工作之外住满了一年Airbnb


她的话:"做有执行力的梦想家。"




很多职场人都认可这道理:选择比努力重要。


但是,到底怎样的抉择才算是成功的呢?


23岁那年,我去了Morgan Stanley担任资产管理分析师。


高中通过自己申请去美国念书,一路全奖走到了普林斯顿,再进了华尔街,我似乎实现了社会对我的期望。


可现实中,每天在银行“格子间”上班的我,觉得不快乐。


我的心在别处。我想去硅谷。


我时常在LinkedIn上读硅谷大咖的文章,留意硅谷的工作机会,通过听创业者演讲,填补我内心对硅谷创业公司的渴望。


2013年6月,我听了Dropbox创始人Drew Houston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演讲,不禁感同身受,泪流满面。


“工作最认真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自律,而是因为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每天精神爆棚……


而我的另外一些朋友,每天加班、工资很高,但是他们常常抱怨,好像自己被‘格子间’铐住了。”


我就是他口中那种人,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Drew给大学毕业生的人生箴言是“网球、5个人的圆圈、3万天”。


“网球”代表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所热衷的事情;


“圆圈”是我们相处最多的5个人的中间数,它代表着社交的重要性;


“三万天”指人生只有三万天,珍惜要紧。


我问自己:我的“网球”是什么?应该是画画吧。


既然画画是我的特长,我决定画出所有我敬佩的硅谷创业者,就从给了迷茫中的我鼓励的Drew开始。



在那接下来的100天我拒绝了所有社交邀请,每天从投行下班就直奔家里,戴上耳机听大咖的演讲,埋头画画。画到太阳升起,小憩一会儿爬起来飞奔赶地铁,周而复始。


回想一下,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走过了那100天?


我的心告诉我这是我现在应该做的,就好像我找到了我自己的那颗“网球”,像放了链子的小狗,追着它跑。


很幸运,我争取到了在红杉资本纽约工程师会议展画的机会。


这次展画对我意义非凡,因为激发我创作和追随“硅谷梦”的男神Drew,那个硅谷顶级明星公司的CEO,居然参加了现场的一个小型讲座,并凑巧坐在了离我 1米不到的地方!


于是,我得到了当面跟男神聊天,对他表示钦佩的机会。



而这一天,我的画前有300多人流动。


我为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画的画像,也在事后得到了Reid的转发。



当然这是后话了。


展会后,我排队去跟演讲嘉宾聊天。


因为抱着画像,分外显眼,有几个人主动过来跟我搭讪,其中有两人很独特,一个眼睛特别大,一个个子特别高。


“我们很远就注意到你的画,很棒,你身上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 搭讪的大眼睛说,“你想加入我们一起工作吗?”


我惊呆了!什么?!


我大四时各种投简历,全世界各地参加面试,写过几百份简历,尝试过几百次群面或单面,挤破头才进了投行。


但现在因为一幅画,就有人要给我发offer?


简要交流后我才知道,那个大眼睛的男生是美国一家创业公司的CEO,而高个子是技术总监。


2014年,我已经在深圳和同事组建了这家公司的中国团队。


你就是自己的“平台”

在通往自由职业者的路上




人物:Peter Zhang,前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现在是自媒体/职场专栏作家


他的话:“如果离开了烫金的职场title,还有多少人知道我是哪根葱?”




在经过了24年的打拼之后,我于2017年初退出职场,从此开始了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自由职业者之路。

 

有许多朋友不太理解,这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说走就走呢?

 

其实说起来,都是“平台”惹的祸。



三年前我曾在上海的TEDx客串过一回,本以为有好多的东西可以分享,没想到,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我愣是没能回答出来:

 

“Peter哥,如果这辈子只能做一次演讲,你最希望和大家分享什么?”

 

什么才是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东西?难道是我一直以为的“职业成就”?

 

那些所谓的“成就”,究竟有多少是靠我个人的力量,又有多少是依托平台的赋予?如果离开了烫金的职场title,还有多少人知道我是哪根葱?

 

经过痛苦的思考,我最终发现,真正能在内心深处唤起我激情的,还是那些“职业平台”之外的成就。

 

现在回头看看,我真应该庆幸自己,在6、7年前所做出的那些改变——

 

让我在职场平台之外,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逐步开启了斜杠人生:教书、讲课、写字。

 

比如,在企业内部、大学MBA课堂上分享心得;和培训机构合作授课;在权威的职场社交平台上打造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职场IP(职场+老师+思想),比如LinkedIn。



自2016年7月起,我开始在LinkedIn上定期发表文章,接下来是站内多平台的互动,那之后我收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其他平台的合作机会。

 

以前在职场专心打拼的时候,我并不太理解那些游离于“职业平台”之外的群体,总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计。

 

可和朋友的一番谈话,却让我对“职业稳定性”有了新的思考。

 

这个“不务正业”十多年的老朋友,早年也曾经和我一起在一家500强公司工作。

 

他毅然开启自由职业者之路后我曾问他,“没了平台,你就不担心职业发展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一直待在平台,你才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呢!”朋友劈头盖脸地怼了回来——

 

“就像空调病,10年20年待在个四周封闭缺少变化的空间里,人对外界的敏感度会慢慢下降,反应速度也会降低。

 

如果有一天突然房子塌了,你不得不独自面对风雨,那人不感冒才怪呢。”

 

当平台是可以被我利用的所有社会资源和渠道的整合,而不是以公司为核心的实体,它才能真正助我成就值得骄傲一生的东西。


本文的用户故事部分来自界面新闻(id:wowjiemian),微信公众号苹果姐姐 (id:AppleSister_ ),没空读书(id:mkdspeter)。LinkedIn经授权转载,特此致谢!





如果你还没有LinkedIn账号,赶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全球职场人士相连吧!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