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片中的渣男乔布斯为了撇清关系,给了个奇葩得不能再奇葩的回答:
小姑娘听完以后整个懵逼到脸僵,肯定留下了童年阴影:
这事要是发生在今天,估计立刻会刷爆朋友圈:
1984年,乔布斯29岁,Lisa 才6岁。苹果公司已经上市4年,估值4.41亿美元。
乔布斯小时候被送给养父母领养时,他的亲生父母才23岁;讽刺的是,他自己也是23岁时有了 Lisa,并抛弃了她。
在我看来,乔布斯对科技界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冰冷的科技产品中注入了人情味儿。
这种注入,从他情绪化的私生活就开始了。
▲ 电影里,沃兹尼亚克的「工程师文化」和乔布斯的「设计师文化」一开始就有冲突
在产品设计决策上,他显示出无孔不入的控制欲,自私而果决。他强烈地主张「设计师凌驾于工程师之上」。
一个控制欲过剩的父亲,对孩子可能施加的影响,他都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偏执造就了乔布斯最初的成功,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他的幸运在于他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他的私生活
「重来一次」
修复了和女儿的关系;
他的事业
「重来一次」
,借着 NeXT 被收购重回苹果;
他最心爱的产品 Mac 也
「重来一次」
:1998年蓝色半透明的 iMac 打着
hello(again)
的口号惊艳登场,创下销售奇迹,成了重振苹果的里程碑式产品。
此后让亿万地球人认识苹果的 iPod、iPhone、iPad……无不建立在这种「重来一次」的设计哲学/人生哲学之上。
想想苹果的文案为什么总喜欢用「我们又一次发明了 XXX」、「再次定义 XXX」之类的口吻,就不奇怪了。
▲ 电影最后,乔布斯向女儿认了错。
人常在「改变世界」这样伟大的事情面前,觉得自己渺小而倾尽全力;殊不知,在「当一个好爸爸」这样渺小的事情上,只要倾尽全力,一样可以变得伟大。
在乔布斯从「渣男」走向一个「好爸爸」的人生旅程里,他的产品设计也像他的性情一样,人情练达、愈发成熟。
而你我的人生,不也经常需要 hello(again) 这样的时刻吗?
18年后,这一时刻发生在了另一家科技巨头身上。
2016年10月4日,谷歌开了场被称为「史上最重磅」的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
「Made by Google」
新硬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第一款 Google 手机:Pixel」
▲ 三种颜色的 Pixel 和大一号的 Pixel XL
等等……
「第一款」???
只要是对科技产品略有耳闻的人就会奇怪:
「谷歌不是出过很多“亲儿子”吗?」
没错。
从2010年起,谷歌每年「临幸」一家手机制造商,与合作方联合设计生产一款Nexus「亲儿子」手机。
Nexus 曾是「系统原教旨主义者」眼中「安卓亲儿子」的代名词。
一夜之间,
谷歌「重新定义了亲儿子」:Nexus 被「渣男」爸爸无情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真·亲儿子」Pixel。
Nexus 这七年来,一共繁衍了六代共八款机型:
细数之下,Nexus 子嗣虽多,但争气的真没几个。
除了 LG 生产的 Nexus 4 和 5 定价合理,销量还不算丢人以外,其他各代都是
「又贵又小众的宅男玩具」
。
第六代「亲儿子」除了摩托罗拉问题多多的「傻大粗」6,还有另外两款在售的小兄弟:
试图延续 LG Nexus 5 成功的 5X,和意图巧借谷歌之手打入美国市场的华为 6P。
这两款机型在2016年一大波安卓旗舰机的轰炸之下,显得缺乏竞争力。加上「另立新太子」的阴影,注定了很快会在市场上消失的命运。
谷歌一直对 Nexus 的销量漠不关心,他们提供最新的安卓系统就好。销量最好的「代孕妈妈」 LG 除了口碑,也没在 Nexus 身上捞到什么大钱。
如果你想收一台 Nexus 做留念,那我会推荐你留 LG 的 Nexus 5。
Pixel 是明确举起「Made by Google」硬件大旗的第一款产品。
虽然是 HTC 代工,但 Pixel 的产品路线图、电信运营商合约、销售渠道、乃至售后服务都由谷歌自己一手包办。甚至连机身上,你都找不到除了「G」以外任何的品牌标记。
为此谷歌挖来了 Rick Osterloh 当硬件业务高级副总裁,他此前在摩托罗拉负责产品研发。这哥们掌管的新部门一口气吃进了谷歌手里乱七八糟的各种硬件项目。
比如你听说过但从来没真正流行过的 Google Glass 眼镜
演变成的 Project Aura 可穿戴设备、Project Ara 模块化手机、OnHub 路由器、Chromecast 电视棒、Pixel 平板等等。他们就像是淘气而贪心的孩子,丢在地上不要的玩具。
▲
Rick Osterloh 能把充满实验室色彩的谷歌硬件产品,整合成有竞争力的硬件业务吗?
/BidnessEtc
这标志着谷歌彻底结束了 Nexus 的贴牌合作时代,开始推出完全由自己主导的硬件,
正式踏上「软硬件一体化」的赛道。谷歌清楚:手里明明有三倍于 iPhone 的安卓设备,却被苹果拿走了全球手机总利润的91%。
过去十年,敢走这条「操作系统+硬件设备」一体化路线,还没把自己玩死的,只剩下苹果和微软了。
诺基亚和黑莓都已经名存实亡,就像是神秘古墓前的两具白骨,警告后来的冒险者:「前方有肉,但……」。
▲ 有一天你做不成手机了,还可以做别人的手机壳
Nexus 系列松散的「联合设计+贴牌」模式已无法满足今天谷歌的压力与野心:不在专属硬件上打开
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
这些新的突破口,未来的谷歌可能就是下一个诺基亚和黑莓。
Pixel 正是迈向这个野心的第一步,
也
像是 Nexus 的一次 hello(again)。
这次到手评测的是美国官网版本的白色 Pixel XL 128G。官方管这个配色叫
「Very Silver」
灰常银
。
设计
HTC说的对:你们都是抄我的,苹果带的头。
拿到手的第一印象是
「眼熟」
。可能是我对谷歌硬件都像是实验室玩具的偏见先入为主?
总觉得拿在手里还带着一丝憨厚可爱。
机身正面没有任何按键,只有一块5.5寸AMOLED 大屏,被一块康宁大猩猩4代 2.5D 玻璃覆盖。
第二印象依然是
「眼熟」。和 Pixel C 平板、Nexus 6P 三兄弟放在一起,这种眼熟就得到了解释。
设计语言如出一辙:圆形倒角,三段式后背,背后居中的指纹识别,摄像头补光灯安排在机身上方。
Pixel 背面相比 Nexus 6P 更清爽,
不再有品牌名和代工厂字样,只有一个干净的字母「G」
。白色塑料带下方印着极小的
「Phone by Google」
字样,低调得像是故意在逃避什么。
在机身边缘的处理上,
Pixel 继承了平板的做法,圆润可爱,
而非 6P 硬朗的斜切倒角。锁屏和音量按键都在机身右侧。
和 iPhone 7 Plus 一起入框,大小、质感、视觉观感都极其相似。美国科技博主 Mossberg 在 Pixel 评测中说: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我给他们看的是台 iPhone。」
还记得 HTC 之前指责 iPhone 抄袭他们的 One A9 吗?反正 HTC 这次在 Pixel 的工艺上证明:
模仿我,还是我自己最在行。
▲ HTC One A9 和 iPhone 6 /Gizmodo Aus
在目前的工艺和材料限制下,
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很难逃脱「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的诅咒。
Pixel 在外观上最有特色的细节在背面。
这块看起来很像塑料的玻璃通透纯净,观感和手感都很好。
拿起手机,你的食指会自然地找到背后的指纹识别在哪里。
这种「半截」设计,总比出了三代快看腻的 iPhone 多了些有趣的变化。
HTC 多年前有「后头丑」的绰号,Pixel 则可算是「后头美」。
摄像头做平了!机身上方有耳机孔!
(就说你呢,iPhone 7同学,你看看人家!)虽然 Pixel XL 机身比 7 Plus 略厚,
但不再凸起的摄像头和 3.5mm 耳机孔对我来说真的很加分。
况且这颗摄像头素质比 7 Plus 的双摄像头还优秀。有意思的是谷歌没有随机附赠耳机线,跟苹果砍掉耳机孔拼命送转接线「忏悔」的做法恰恰相反。
总体而言,Pixel 的设计中庸而低调。
只有当你拿起它时,背面的一大块玻璃才能让人发现这不是一只 iPhone,还有点好看。
系统
最新一代安卓流畅得不像安卓~
传闻下一代 Android 8.0 可能会和烂泥扶不上墙的 ChromeOS 一起被整合进一个新平台 Google Andromeda 中去。
微软这么干了,Windows 一统手机、平板和桌面,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好,
还在 Windows Phone 7/8 出现过部分设备无法升级的悲剧。好消息是有个谷歌的朋友告诉我,这事儿最后可能搞不成。
不管眼前的 Android N 是不是「最后一代安卓」,
它都流畅得不像你印象里的安卓。
我负责地说,这是
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范围内最好用的安卓手机。
手中这台 Pixel XL 已升级到最新的
Android 7.1.1
,各种原生功能与第三方 APP 用起来都「丝般顺滑」。
只要你别手贱装一些国内巨头的「全家桶」和一个 APP 就有脸问你要100多种权限的什么鬼,
Android 7.1 和 iOS 10 一样绝不会越用越卡。
UI 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是所有 APP 图标变成了正圆形
,目前是 Pixel 的 7.1.1 独占,据说有可能成为今后安卓的标准。反正我觉得比国内厂商的重绘好看顺眼。
另一个新功能是长按图标,会出现「App Shortcuts」
,和 iOS 的 3D Touch 类似。
▲ App Shortcut 功能演示
/ 少数派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 设备和服务在国内处于「隔墙相望」的尴尬状态。
只希望这道「墙」不要隔绝知识和眼界
。比如把一些安卓原生系统自带的强大分享功能包装一下,说成自己的重大发明。又或者用了和 Pixel 一样的CMOS 元器件,就有意无意蹭面子说自己拍照最强。越是如此,我越认为
体验原汁原味的系统和设备才有意思。任何一家科技公司的利润都不该来自「智商税」
。
▲ 全世界唯一不耍流氓的安卓市场叫 Google Play
另外一个 Pixel 用户的独占福利是
Google Photos 在线相册的无限量空间
,用户可以原尺寸免费备份 Pixel 上的所有照片和视频。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你是否足够信任谷歌,或敢于把隐私寄存在云端
。一家自称「Don't Be Evil」的公司,会不会用这些隐私数据牟利或不小心泄露出去。连极端重视用户隐私的苹果,过去也发生过女明星 iCloud 相册被攻破、不雅照泄露的事件。(求种的请退散……)
人工智能助手
其实这才是 Pixel 秒杀 iPhone 让人停不下来的神功能
Pixel 是目前唯一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助手 Google Assistant 的设备
,而且会保持一段时间独占。要不说亲~儿~子~呢。目前只支持英文,在其他地区使用要挂 VPN。
这也是发布会上谷歌高层反复强调的「AI First」的落地功能
。
▲ 从桌面直接启动和 Allo 聊天软件里的 Google Assistant
只要按下虚拟的 Home 按钮或说一声「OK Google」就能唤醒。
另外它还是谷歌聊天软件 Google Allo 的默认联系人,有文本输入框,你可以对小助手做更多花式调戏。
在呈现上,
Google Assistant 更像是聊天界面
。听到你的问题后(识别率非常高),
助手会把明确的结果读给你听
,还会给你整理好的信息卡片,提示你可以做的下一步操作。
你可以继续「追问」
,智能助手会根据上下文语境自动理解你的意思。
只要你愿意,这种对话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它比现在的「语音助手」智能在哪儿了。我问 Siri 和 Google Assistant 同一个问题:
「Who is the next 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s?」
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
Siri 只是把我说的当成关键词搜索,返回一堆网址,并不理解我的意思。
而 Google Assistant 则简明扼要地直接告诉我答案:是川普
。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对话一样,虽然语气稍微一本正经了一点。
Siri 的结果无法继续「追问」,只能点击跳转浏览器。
而在 Google Assistant 里我继续问道:「谁是他老婆?」
。请看图片,返回的是一个按时间倒序排序、整理的清晰明确的卡片,上面有她们的照片。
— —请注意这两个问题,我只字未提「Donald Trump」,显然是 Google Assistant 根据上下文猜测我的意图后给出的结果。
同样一屏所返回的信息,右边才叫人工智能,
左边只是个过时的「语音转文本」软件罢了。这不是秒杀,什么是秒杀?这不是未来,什么是未来?
其实这个对话,我还继续了很久,有兴趣的自己看下面的截图;
没兴趣的看截图长度就好。
我还试了查电影和主演、查YouTube红人、查机票查酒店、语音问答小游戏、做数学题、汇率换算等等你能想到的各种功能。
在缺少英文公开信息的领域,它就显得没有那么智能了。
Google Assistant 体现出过去语音助手所缺乏的
对语义的理解
,真正让人感觉到了机器的「智能」。
这比坐在电脑前不断变化搜索关键词要人性化得多——就像是在问手机里的一个无所不知的老朋友。
只要你英语够好,又不怕折腾 VPN,
那就算是为了体验一把独占的 Google Assistant,我觉得你买一部 Pixel 手机都是值得的。
它已经掀开了下一个科技新时代的序幕,让我相信科幻电影《她》(her)里所畅想的人与人工智能之间流畅地聊天谈心、乃至产生情感连接都不再遥不可及。
▲ 宅男也费电:有像女神斯嘉丽那样性感的声线和性格,哪怕是人工智能又有什么不可以?/ 'her' film
相机
拿下 DxO 最高分的「地表最强拍照手机」
DxO Mark 是评测主流数码相机、镜头和旗舰手机相机的法国专业网站。
他们给 Pixel 的摄像头打出了89的史上最高分。
HTC 10、三星 Galaxy S7、Sony Xperia X 均为88分紧随其后;
而 iPhone 7 只有86分,只能说没落后太多。
所以相机拍照是这次评测的重中之重。
这里要注意两件事:
这里评测的其实不只是镜头素质,而是这台设备的整体拍照性能。
感光元件、对焦方式、有没有光学防抖、优化算法……一切影响最终成像效果的非人为因素都会被考虑进去。从 Pixel 的得分看,得分最高的「自动对焦」和「细节纹理」两项,得益于使用了相位对焦+激光对焦双系统,以及
索尼 IMX 378 这颗尖端感光元件的优异素质
;而得分较低的色彩和图像优化两项,都说明谷歌的机内图像优化算法和软件后期调教还有优化空间。
其次,
得分再高的拍照系统,也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来。
「技术流」测试各位可以去 DxO 网站自己看。
本人的拍照测试走的是「浪摄流」
:从一个普通用户日常使用手机,最常拍摄的场景和题材,以大量样张经验来总结 Pixel 的成像特点,
看看它是否无愧于「2016地表最强拍照手机」的桂冠
。
测试设备规格
主要是 Pixel XL 和「街机」iPhone 7 Plus 的参数对比。像素和焦段接近手机的富士随身机 X70 作为评测的画质标杆参照。
制图:@叉小包
场景题材
室外光街景、室外光美食、静物、风景、自拍、室内光美食、室内随手拍、夜景。
图片处理
全部样张均为机内直出,只进行了尺寸裁切和缩小,未做任何图像调整、优化。
室内静物,白炽光
全尺寸原图细节
室外风景,多云逆光,全尺寸原图
▲ 可以看到谷歌在 Nexus 6P 中使用过的 HDR+ 算法更上层楼。
通过多张 RAW 合成之后输出的 JPG 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纯净的天空处理。下面的样张天空也值得注意。
室外特写
全尺寸原图细节
▲ 可以看到百分百放大的细节依旧可圈可点。
室外人物
▲ 左图为正常模式拍摄,
右图开启了「背景虚化」效果
。Pixel 会在拍摄时,要求你微微向上举起手机,然后通过一小段时间合成出背景虚化效果。与 iPhone 7 新加入的「人像模式」类似,
但从占用的时间和实际效果看谷歌的算法较为复杂,效果更自然
。
室外街拍
▲ 左图为正常拍摄,右图开启「背景虚化」。
在拍摄主体并非人物的情况下开启「背景虚化」,算法可能出现问题。
▲ 可以看到虚化边缘吃掉了部分前景不该虚化的部分
;而双手形成的三角区域,
有边缘强化过头的「描边」现象
(DxO的样张也出现过这一问题),且没有在虚化范围内。整体看起来就显得不自然。
▲ 红色为实际虚化线,
可见算法在查找前景边缘时,对深色物体(西装袖子)的识别较为准确,而对浅色物体(双手)、纹理复杂物体(相机)则容易出现错误
。图中黄色部分为未做虚化的部分。
前置摄像头,室外自拍
▲ 开启了虚化背景,用前置800万摄像头拍摄。
室外人物
▲ iPhone 7 Plus 白平衡偏暖,涂抹感较重。Pixel XL 曝光准确,细节保留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