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医网
华医网(www.91huayi.com),国内最大的远程医学教育机构,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远程医学教育和大众健康教育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纬创投  ·  为了保护好AI搭子,打工人演技大爆发 ... ·  昨天  
创伙伴  ·  第二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大吉! ·  昨天  
三门峡政务  ·  我市全面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  2 天前  
三门峡政务  ·  我市全面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  2 天前  
创伙伴  ·  第一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行大运! ·  3 天前  
创伙伴  ·  OpenAI坐不住,说明中国大模型路走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医网

官宣: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患者半夜逃单现象频发,医生担忧:病人逃费怎么办?

华医网  · 公众号  ·  · 2025-01-27 05:38

正文

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生:患者逃费欠费谁来买单?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的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司长刘魁表示, 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图源:国家卫健委


多位医生表示:早已取消门诊预交金

取消住院押金成为一种趋势

门诊预交金 是指患者在门诊就诊时预先缴纳的费用。


刘魁介绍,上世纪 80 年代,为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允许医疗机构依照会计制度规定,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许多医生表示,对于「预交金」这个词汇十分陌生。业内人士咨询了 浙江、福建、四川、河南 等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基本上的回复都是「早就取消了」或者「没有听说过」。

南方多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医院是从没收取过门诊预交金的。 至于住院预交金,大概是我们常说的住院押金,医院一般只收2000-3000元。


某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已经多年没有推行诊疗卡预付费用, 而住院预交金是根据患者的广州医保或异地医保身份按照报销比例收取,但没有具体到病种。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厦门已全面开展门诊预交金余额退款工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开始设立窗口给市民提供退预交金的服务。


随着“诚信就医”的开展,取消住院押金成为一种趋势,这是一项为群众提供的非常便利的就医措施。目前, 滨州、 上海、广州、江苏、安徽 等多地都已实现了住院“0”押金的目标。随着“取消住院押金”措施的推出,这大大优化了就医流程, 只需出院时一次性结算。患者次均住院可减少排队付费3次,节约看病时间近30分钟,就医时间缩减30%, 就医体验感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取消住院押金这一举措虽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

医生:患者逃费欠费谁来买单?

对于本次提到的取消门诊预交金, 部分医生担心,这样会不会出现患者看完病不交费的“赖账”情况?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院一年病人欠费约30亿-40亿元,《人民日报》此前曾报道,一项关于全国27个省份630家不同规模的医院“三无”病人欠费情况的调查显示: 每家医院接待欠费病人超过85人次,医院规模越大,病人欠费越多。100张以下床位的医院患者平均欠费为5.32万元,8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患者平均欠费为64.33万元。


在一项主题为 “你为患者垫过医药费吗?” 的调查研究中,有4745 位医务人员参与了调研。


调研的结果令人吃惊, 其中有 52%的医务人员曾经为患者垫付过医药费, 这种垫付医药费的现象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这其中,34% 的医生为 1~2 位患者垫付过医药费,还有 46% 的医生已记不清具体数量,更有 2% 的医生为 10 位以上的患者垫付过医药费。


从医生垫付医药费的总金额来看, 人均高达3970 元,其中8%的医生超过 10000 元。 从医生垫付医药费的单次最大金额来看,人均高达 1572 元,其中 2%的医生单次垫付的金额超过10000元。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仅有45.3%的患者会偿还垫付的医药费, 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患者都没有还钱,这使得医生的垫付最终都打了水漂。


据相关报道,此前,某医院骨科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一名医生值夜班时接收了3名急诊患者,其中2名患者逃单,欠费金额总计超过1万元。

骨科逃单的患者数量较多,防不胜防。 无独有偶,另一位二甲医院的骨科医生表示遭遇了类似的困境。


患者逃单后要怎么处理?

让医生分担费用极不妥当

建立“诚信体系”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

对于患者逃单之后的处理方式,目前在一些医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有些医院要求医生分担费用,比如“谁的患者谁负责”“会被扣钱”“写患者逃单报告”等等,这些做法是极不妥当的。

2023年,《法治日报》记者曾在调查中发现,医院发生患者逃单事件后,报警或起诉往往很难收到效果, 最后患者逃单的损失基本由科室承担。


陕西省律师协会医疗卫生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霄峰 认为,医院发生医疗费损失,并非因为医务人员职务上过错或重大过失导致,却要在工资收入中扣除这部分损失,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 认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救治生命是医院和医生的基本理念,逃单无责的社会基础就此产生。法律这样规定没有问题, 但比如救助完之后这个人如果真没钱或者不给钱该如何处理,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我国正逐步建立征信体系,但目前医疗欠费尚未纳入征信范围,故逃单主要由医院承担后果。民政部针对三无人员有一定金额的补偿,但该补偿不足以填补逃单的空缺,故只能由医院自我消化。”邓利强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