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先生说
与智识为友 | 关注思维方式、自我提升和管理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慢鸽 首先,这是我自己在 2025 ... ·  6 天前  
纯银V  ·  慢鸽 #24个人的2024年终总结# ... ·  6 天前  
界面新闻  ·  多家保险分支机构接连被撤销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先生说

如何像聪明人一样思考?

L先生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24 22:00

正文


我以前带团队的时候,有一个习惯。


有人提了一个方案,我不会问他可行性,也不会问他「为什么要做」,而是会问他:


  • 你觉得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

  • 可能遇到什么障碍?

  • 如果我们去做,可能发生什么风险?最坏会有哪些损失?


如果他答不上来,或者明显避重就轻,我是不会采用的。


原因很简单,自己提出的方案,一定是希望它能够顺利推进的。这个时候,去做可行性分析,必然能够找到一大堆「支持」的理由。


这是没有意义的。


反过来,去做「不可行性」分析,多半也能找到一大堆「不支持」的理由。怎么说都有理。


所以,如果先充分考虑负面情况,以及最坏的可能性,还愿意提出这个方案,那才说明,这个方法的回报率,很可能值得一做。


当然,可能有人会质疑:这完全是专业性的问题。一个专业的人,不会把「可行性分析」当成「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应该完全客观、公平地去分析。


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2008 年,一家市场调研公司 Orgnet,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将亚马逊上关于奥巴马的书,分成两大类。一类标记为「支持奥巴马」,标蓝;另一类标记为「反对奥巴马」,标红。并接入亚马逊的数据,跟踪顾客的购买路径。


结论是什么呢?


购买了前者的顾客,几乎全是支持奥巴马的人;而购买了后者的顾客,则全都是反对奥巴马的人。


有没有人两种都购买的?几乎没有。

简而言之,如果你是奥巴马的拥护者,当你走进书店时,在一堆书籍中,你会更容易注意到「支持奥巴马」的书籍,同时也会更容易买走它。


类似的实验进行过许多次,结果全都大同小异。


它们共同揭示了一点:我们有一个天生的倾向,会更容易注意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也会更容易相信它。


这种现象,叫做「证实偏见」。


这是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认知框架」。



什么是「认知框架」?


经济学有一段时间,把「理性人」作为一切推论的基本假设。亦即认为,人是理性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收益最大化出发。


但后来,这个前提被抛弃了。因为,大量实验和调研发现:我们一点都不理性,相反,极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原因很简单,我们每天遇到的信息浩如烟海,而大脑的处理能力又极其有限,根本不足以处理这么多的信息。


那怎么办呢?大脑就会预设一些条件,用来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认知。


这些预设的条件,就是「认知框架」。


本质上,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认知框架」中进行的。我们所有的想法,认知,理解,都会受到「认知框架」的束缚和规范。


很多时候,这些认知框架,能够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思考的效率。


但很多时候,这些「固化」的认知框架模式,也特别容易使我们陷入「盲区」,作出错误的决策。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许多聪明人的特点,就是会对「认知框架」进行审视。


他们不会局限于在框架之中思考,而是会先思考框架本身。


这也是深入认识事物本质,作出更好决策的根本方法。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认知框架」呢?


英特尔公司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在他的自传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20世纪,英特尔凭借自己发明的「记忆芯片」,垄断了计算机行业。但到了80年代,日本企业掌握了这一技术,并以极高的性价比,击败了英特尔公司。英特尔的利润,从1984年的1.98亿美元,下降到1985年的不足200万美元。


当时,整个公司都震动了。所有的高管都在讨论,思考,研究,考虑如何击败来自日本的对手,重新夺回领地。


有一天,格鲁夫问戈登·摩尔(英特尔的另一位高管):如果我们被踢出公司,董事会找来一个新的CEO,他会怎么做?


摩尔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会立刻砍掉记忆芯片这块业务。


格鲁夫盯着他,过了半天,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走出这扇门,再走回来,由我们自己这样干呢?


于是,英特尔放弃了跟日本企业的竞争,转而把精力投入一款新产品上。并且成功说服IBM,批量采购了这款新产品,用在IBM的个人电脑上。


这款新产品,叫做CPU。


从当时来看,抽身脱离战场,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战略。但为什么所有的高管都想不到这个战略呢?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对记忆芯片怀有深刻感情,执着于「这是我们的领地」这个想法。


这就是第一种认知框架,叫做「认知一致性」。


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的事物,会有预设的立场,这些立场加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的「认知」。


一旦我们接收到的新信息,跟原本的「认知」产生矛盾,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不协调感 —— 这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破坏我们大脑的稳态系统,所以,我们会下意识地想要消除它。


如何消除认知失调呢?大脑最常用的方法,是两种。


第一种是:既然新信息可能造成认知失调,那我就不接收这种信息,只接收我想要的信息嘛。


前面讲过的「证实偏见」,就属于这一种:我支持奥巴马,我就只看表扬他的话,这样就不会产生「认知失调」了。


生活中,我们的偏见,大抵都是因此而来。越相信某一个信念,就越难以面对「认知失调」,故而也就对外界的信息显得越排斥、越保守。


另外一种呢,叫做「合理化」。


它的态度是:既然无法避免接收到这类信息,那我就「扭曲」它们,把它们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不就行了。


网上有些「索粉」「果粉」「米粉」,买了心仪的旗舰手机之后,听到负面评价,不会承认,而是反唇相讥:

「这些都是小问题」

「这是小概率事件」

「这些问题又不会对我造成影响」……


这就是一种「合理化」。


简单来说,这是因为「我买的手机一定是好的」和「这个手机有问题」,这两个认知,产生了冲突。


改变前者显然很难,那就改变后者吧。


另一个例子,比较有趣。


我们知道,知乎上面,对川普的态度,有立场鲜明的两派。反川派认为,川普会使美国文明倒退;挺川派则认为:川普是戳破「政治正确」迷思的救星。


那么,当川普发布了一些「看起来很愚蠢」的极端讲话时,这两派是怎么看的呢?


反川派表示:川普果然又搞砸了,他这是在挑衅全世界,美国人民你们后悔了吗?


挺川派则认为:你们不知道总统的发言都是智囊团写的吗?他这是在向选民表态,以退为进,你们一群 naive 的家伙。


同一个事件,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无非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已。


放任不管的话,它将放大我们的固执和偏见,使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第二种常见的「认知框架」,叫做「圈子效应」。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最首要的需求,一是生存,二是繁衍。这是写在基因里面的内核。


也就是说,让自己持续生存下去,远离危险,是人最基本的本能。


这种本能,会导向什么结果呢?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抱团。


人会依照不同的出身、喜好、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组成不同的「圈子」。


这其中,我们的一项基本倾向,就是:以圈子为界,对内保持趋同,对外表示排斥。


也就是说:对于同在一个圈子里的人,我们会希望彼此之间更加相似,这样圈子才得以存在。而对于圈子外的人,我们会希望差异更大、更优越,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案例:谈论到国内和国外生活对比的时候,就有热血青年跳出来:你为什么要说国外比国内好?你是不是不爱国?你是不是美分党?


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个优劣?


别人的优点,我们学习;别人的缺点,我们反省 —— 这难道不才是理性的态度吗?为什么爱国,就一定要在各方面都世界第一?


本质上,还是因为「圈子效应」。


当你身处一个圈子之中时,你很难跳出来,冷静地审视它。因为,你的认知,你的思考,你的行为,都会受到「圈子」的约束和规范。


社会学的奠基者涂尔干说:社会事实,就是独立于人存在,但是能对人造成约束的事实。


这就是一种更大范围的「框架」。


为什么我们整个历史上,都缺少女性文学家、科学家、杰出的人才?


因为,整个历史上,无论中外,都属于父系社会。女性不是没有能力去取得成就,而是被社会所压制、约束,没有条件去获得成就。


直至今天,我们在语言中,还有着诸如「女作家」「女强人」「女科学家」「女企业家」这样的词语。无非也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框架」中,这些职业,本来就是跟女性无缘的。


在这种约束下,一个女性个体,即使再优秀,再独立,受到的阻力也会非常大。她能去选择这些方向吗?很难。


这就是圈子的约束力。


当一个圈子都在做某种行为时,你很难让自己剥离出去 —— 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被圈子所抛弃,意味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人生来孤独,却又害怕孤独。


所以,我总是说:如果你觉得与周围的圈子格格不入,如果你在学习、进步,而周围的人都在讨论鸡毛蒜皮的东西,每天重复着日常、枯燥、没有营养的生活——


你要做的,是尽快跳出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圈子。



那么,当认清了这些「认知框架」之后,如何才能挣脱它们的束缚,让自己洞悉事物的本质,作出更好的分析和判断?



1. 扩大范围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决策之所以不够好,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的视野,被「认知框架」束缚住。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在框架之中的范围。


我们面临的选择,无论哪一项,本来就都是「不够好」的。


一个成长在山区里的孩子,如果祖祖辈辈、身边所有的人,都过着辍学 - 打工 - 盖房子 - 养孩子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他能想到要「走出去」吗?


太难了。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我希望,不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都抬起头,从日常生活中望出来,获取更多的信息,看看其他的可能性。


也许,你会发现,现实的世界,与自己的想象全然不同。



2. 逆向思维


人最难的,莫过于自我怀疑。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对的,难以接受「自己错了」这个事实 —— 但实际上,由于我们接触的信息有限,视野有限,经历有限,我们所坚信的东西,往往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如何让我们的信念更正确?唯一的方法,就是有意识地去寻求反面的观点和论据。


不要急着排斥,请接纳它们,并且思考:它们有没有道理?有没有哪个地方值得思考?我所坚信的,真的是正确的吗?


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能够容纳两种矛盾观点的内心,才是真正强大的内心。



3. 不断发问


很多朋友希望我聊聊「5 Why」。其实 5 Why 并没有什么秘密,一句话就可以讲完: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锲而不舍地进行追问。


(「5 Why」的意思,就是连续追问 5 次「为什么」)


经过多次的追问,你会发现,你所触及的可能性,也许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不妨从这两个问题开始: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做的事情,真的是我想做的吗?


不要急着盖棺定论,请针对你给出的回答,继续向下追问,用好「为什么」和「如果不这样,会怎样」。


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烦恼,都是被某些「框架」,所束缚住而已。


真正的聪明,不是工于技巧,

而是让心智获得自由。



L先生说:

周末又得奔波劳累两天

所以,原定周日的推送,只能延到下周一发了

敬请大家期待。: )



也许你还想读读这几篇文章: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你是在独立思考,还是在被洗脑?

30岁还一事无成,怎么办?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