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氧叔本叔
探索美的终极奥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不愧是让所有女生疯狂表白的零食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氧叔本叔

这张美到让人不敢看的狐狸精脸,仅凭一张海报就把春节档的惊天内幕全曝光了?

氧叔本叔  · 公众号  · 时尚  · 2025-02-02 21:30

正文

春节档大家去看了哪部电影呢?

今年的几部热门影片中充满了独属于中国的浪漫想象,而其中的女性之美也十分令人惊艳。

今天氧叔就分享一篇隔壁羊的好文,讲一讲爆款影视剧中的中国神话之美。



春节档票房已经过55亿了!影片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登上前三的分别是哪吒2、唐探1900和封神2。其中,哪吒目前以22亿的票房稳居第一。

话说姐妹都去看了哪部?



稳居第一的哪吒既让人惊艳也让人惊讶。

毕竟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在宣发方面也是够卷的。



像羊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有《封神2:战火西岐》×时尚芭莎发布的“铁马金戈”预告大片,高级又吸引人。



娜然和那尔那茜还蛮让人眼前一亮的,九尾狐妲己和女将军邓婵玉展现了女性的不同美。



前几天那尔那茜还转发了这组海报,不少粉丝看完电影后在海报评论区直呼姐太迷人!



邓婵玉天下共姐更是直接登上热搜。



而且封神的这组大片中还藏着关于角色命运的各种细节。

比如娜然的短发造型预示着妲己的衰败。

第一部有提过狐妖妲己长近2米的头发象征着它的尾巴,而她因复活纣王耗费自己千年修为,狐妖的本体尾巴也渐渐消散。



在电影中,妲己白到发光的脸上,血管如同静脉曲张般浮现,嫣红的妆容刻意掩盖着虚弱的面容。



在海报中她手举的鹿首簪曾用来保佑苏妲己平安长寿,也是她自尽后的遗物,但在九尾狐这里变成了吞噬人命的凶器。 



她衣服中间镶嵌的绿松石则代表着通灵的能力,意味着九尾白狐已与人的肉身完全结合。



虽然海报的解读见仁见智,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结合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影视作品最吸引人的点就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不光是封神三部曲,近十年以来,有关中国神话的影视作品热度都非常高。

无论是这两年热播的大梦归离、苍兰诀;



还是2015年后相继大爆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

它们都是以中国神话为蓝本的作品,剧中光怪陆离的世界、神秘的奇珍异兽、新奇的人物设定都离不开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神话。



这期羊就借着这几部捧红內娱一众女明星的影视作品来聊聊中国神话,看看老祖宗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从《封神》到《花千骨》
爆款影视剧中的中国神话



我们先来聊聊最近备受期待的《封神三部曲》。

它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与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这两部著作在中国神话历史中算是比较年轻的。



中国的神话历史悠久且体系庞大繁杂,按时间顺序大致可粗糙划分为创世神话、民族神话、民间神话。



如果将《封神三部曲》详细拆分的话,它更像是这三类神话的结合体。

民间神话离我们最近,它所创造的各种神仙妖怪大多诞生于宗教典籍与民间传说

比如哪吒最早出现在唐代的佛教典籍中,在明代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成为广为人知的神话人物。



而像殷寿、姬发这样的角色都是与国家民族起源有关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神化则属于官方神话/民族神话

这也让《封神演义》有着比较明确的时间背景,结合了商末周初纣王暴政、武王伐纣等历史故事。



创世神话的萌芽时间更早,甚至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发展成型了。

不同于前两类神话对神仙妖魔和历史人物的崇拜,这类神话更强调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神话内容多与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有关。

《封神三部曲》里的虎、象、凤、蟠螭、饕餮这样的神兽图腾就带有一定的创世神话色彩。



其实九尾狐也频繁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中,直至汉代都是祥瑞的象征,时常出现在西王母身边。



所以纣王说的对,九尾狐妲己确实是祥ray。



而且她当神的资历比纣王还深...

毕竟纣王才出现在商朝末期,而狐狸崇拜能追溯到更古老的原始社会时期。

论资排辈的话,大王叫妲己一声祖师奶不过分吧?



有关九尾狐崇拜的影视作品还是很常见的,姓涂山、住青丘则是九尾狐的常见设定。

比如大幂幂去年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里面的狐妖三姐妹分别叫涂山红红、涂山雅雅、涂山容容。



于狐狸而言,涂山后裔意味着高贵的血统。

在古代神话记载中,涂山氏族就是一个以狐狸为图腾物的部族,人们视九尾狐为自己的祖先。

相传,大禹也曾来到涂山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娶她为妻。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大幂幂就是出身青丘的远古神祇九尾狐一族,身份高贵到四海八荒众仙见她都要尊称一声姑姑。

这种设定来源于《山海经·大荒东经》,里面记载着:“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一直以来,《山海经》都是古偶仙侠剧的重要参考来源。

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四海八荒就取自《山海经》。



在《山海经》的地理观中,世界分为海内、海外、大荒三个部分。

海内就是离我们最近、也是最熟悉的中原大地;

海外则是指中原以外的异域方国;

大荒则是比海外更遥远的地方,是充满未知的世界边缘。人们认为这里是神灵的居所,并将这里视为神域。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四海八荒大多指是大荒。



《山海经》成书较早,世界观也相对狭小一些,不少学者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地理范围大致在亚洲圈。

随着时间推移,古人对世界的联想也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清晰。

在早期的神话世界中,大禹曾划分九州,中国是位居东南一角的神州。

在地图上看整个亚欧大陆的话,中国位于东南一角这一点还是很写实的。

图片来源@文化遗产搬运委员会


到了战国末期,人们开始相信在九州之外还有八殥(yǎn)/八泽,它们是八方边远之地,共同构成了更大的大九州

这也是《盐铁论》中所说的:“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但这还不是世界的全部。

在八泽之外还有八纮(hóng),指的是八方的极远之地。



在八纮之外还有八极,也就是天地边界处的八座大山。

在这之外是由大瀛海所环绕的更大的世界。



再往后,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兴起,古人对世界的想象还将继续被刷新。

如果说我们刚才看到的世界还是单层的,那么宗教将会把世界变成多层的。

就比如为人熟知的道教中的三十六重天和佛教中的六道轮回。

前者是在道教的宇宙观中对天界的详细划分。后者则描述了众生在六种生命形态中不断流转。



这两大宗教也促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多界体系,继而影响了不少影视作品。

比如《香蜜沉沉烬如霜》天界、花界、魔界、人界、妖界和灵界的六界设定。

《花千骨》中天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的六界设定。

还有《苍兰诀》中水云天、苍盐海、云梦泽构成的三界世界。



古代神话不仅为影视剧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世界观,也给予了大女主们超强的实力。

人类社会早期尚处于母系社会阶段,所以上古女神们都无比强大,而且神话越是古老,女神的能力就越强。

这也让一众玄幻剧批量盛产大女主,毕竟当我们追溯到神话故事最初的起点时,能肩负起拯救天下苍生重任的都是女神。




满天星斗
中国的多重神话宇宙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用“满天星斗”来描述中国文明的分布格局。

意思就是,中国的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元的,如同天上的星星那般。

而这种文明特点也造就了中国异常丰富的神话世界。

像殷墟、三星堆、马王堆、莫高窟这几个非常火的遗址,里面的文物都包含着对神话世界的想象,但又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影响下,有着迥然不同的艺术表达。



位于河南的殷墟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里面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封神三部曲》最直接的参考来源。

殷墟最出名文物之一就是妇好鸮(xiāo)一件做成猫头鹰状的青铜酒器。


商朝人有两个非常大的特点:敬神崇鬼,十分尚武

行动迅猛的猫头鹰被商人赋予了战神的象征意义。

而这件猫头鹰造型的酒器属于一位赫赫有名的东方女战神——妇好。

鸮尊作为妇好的随葬品,体现了商人将猫头鹰与战神相结合的神话观念。

乌尔善导演也曾在采访中说过,塑造邓婵玉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妇好。



同时,这件青铜酒器也并非日常使用的器皿,而是一件礼器,是妇好在祭祀仪式中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鸮尊器身的雷纹、蝉纹、双头怪夔、饕餮纹、盘蛇纹等繁缛的纹饰也用来为她增加神力。

图片来源@缪斯星球编辑部


位于四川的三星堆是三四千年前古蜀人留下的遗址,这里的青铜器也被古蜀人赋予了另一抹的神话色彩。



三星堆代表性文物之一就是高达近4米的青铜神树。

它的底座呈穹窿形,犹如一座神山。

神山之巅青铜树傲然挺立,主树干上盘旋着一条铜龙,树枝上栖息的十只神鸟,代表了天上的十个太阳。

学者推测古蜀人是将这个通天神树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而神龙可通过神树下到人间。



三星堆还出土了很多青铜面具和人形雕像。

这是因为古蜀人认为只有特殊身份的人戴上特殊的面具才能与神话中的世界沟通。



另一边,在湖南马王堆汉墓的神话世界中,人与神的沟通不是靠带着面具的使者,而是靠一件拥有神力的“招魂幡”。

它的主人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辛追夫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T型帛画
图片来源@南笙逛博物馆


这件招魂幡的作用是引领辛追夫人升天。

它自下而上分别描绘了地下、人间、天上三界。



海神鸱龟在地府托举人间。



人间正在为墓主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墓主的灵魂正在乘龙升仙。



再往上,天上则有天神镇守,玉兔、蟾蜍、金乌、仙鹤、神豹等象征祥瑞的动物也环绕天界。



位于甘肃的莫高窟中的神话世界则有了很多人间烟火气。

莫高窟是有700多个洞窟的佛教石窟群,历经1600年的持续修建。

比较有代表性文物就是唐代的佛教壁画,人们将人间最美好的事物都绘入其中。

大唐的建筑组成神佛生活的佛国境地;

莫高窟172窟壁画


神仙们还在庭院中跳起大唐的胡旋舞;

莫高窟220窟壁画上的唐代胡旋舞


大唐的乐器飞翔在空中,无需人来演奏就能自己弹奏出美妙的仙乐,人们称之为不鼓自鸣



人们还用最美的唐代面孔描绘了一尊美人菩萨。

莫高窟第57窟中的美人菩萨



中国的神话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这是一个由文明与想象共同创造出来的巨大世界,还有太多太多内容等待我们发掘。


西汉·四神云气图



羊觉得神话更像是一种邀请,让我们看见比现实更大的世界。


在那些古老而又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拜谒诸神、祭祀先祖,用神话来表达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透过神话我们窥见的是独属于中国的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