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为您读健康》是子琳医学科普旗下文字专栏,由资深医疗媒体人、医学科普作家、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健康医药专刊、《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特约作者子琳创办,与京城多家三甲医院及权威专家合作,让你读懂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全网快资讯  ·  元宵节的20句祝福语,句句暖心! ·  昨天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年后新岗热招!月薪5000+交五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科普】能让人变傻和记忆力减退的不光老年痴呆,还有它!

子琳为您读健康  · 公众号  ·  · 2017-09-09 18:37

正文

《子琳为您读健康》第285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 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ICU)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安建雄

子琳

咱地球人这一生或许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如果问您大家都会经历的那一难是什么,不知会问住多少人。其实这种灾难就是“疼”。

疼字虽只有简单几笔画,却折磨疯了太多的人。 据统计,每天到门诊看病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就是疼,很多人正是因为出现了疼痛才来医院看的病,疼痛其实也是身体的一个警报信号。


原来我们都听说过让人生不如死的脚疼、让人生不如死的头疼、让人生不如死的腰疼,可很少有人听说过让人生不如死的还可以有脸疼。

这种脸疼像“晴天霹雳”一样,会突然发生在单侧面部,一旦发作起来这脸就像遭到了强烈的电击,从嘴角一直疼到耳前,让患者不敢洗脸、刷牙、剃须、化妆,甚至一阵微风轻拂面庞都受不了,因为这些动作都可能成为触发这魔鬼般疼痛的开关。


这不是因为被人打了脸留下的后遗症,而是得上了 三叉神经痛

“天下第一疼”是用来形容这种脸疼的

三叉神经痛,痛得我想死!之所以这个病会这么疼,罪魁祸首是脸上那根黄色的三叉神经(如下图)。

图:三叉神经长这样


三叉神经是咱们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又分出三个支叉:眼支、上颌支、下颌支,负责面部、口腔、鼻腔的神经支配,把面部的触觉、痛觉、压力以及温度觉传递给司令部大脑。

“为什么得病的会是我?”

别看三叉神经这家伙外形粗大,其实它挺娇气的,可以这么说,任何东西刺激到它,它都会“强烈反抗”,三叉神经痛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神经脱髓鞘的改变,说白了,髓鞘就是包裹在神经细胞外面的一层外壳,它的作用就是一个绝缘体,保护神经细胞不出现异常放电。但当神经系统发生炎症时,神经细胞就会变性坏死,髓鞘这个外壳就会脱落,造成异常放电引发三叉神经痛。


再比如颅内长了肿瘤、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这些都会累及和刺激到三叉神经,进而引发三叉神经痛。

疼得不想活只是表象,这才是三叉神经痛对身体的巨大伤害!

对于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目前医疗界把治疗的重点几乎都放在了止疼和缓解症状上,最常用的办法是药物及物理治疗,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病情严重最后还开刀做了手术。


鲜为人知的是,痛不欲生的皮肉之苦只是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的表面现象,此病最阴险毒辣之处,是长期剧烈疼痛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而这种损伤会让人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


但对于三叉神经痛导致的这种认知功能障碍是否能得到恢复,之前也一直没人进行过研究。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三叉神经?”

早在80年代,安建雄医生在门诊上就发现了电针的效果,那时他遇到过一个开颅手术后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没有多久就复发了,后来用经皮电刺激疗法给他进行了治疗,那个患者后来没有再次复发。


“经皮电刺激”是什么?这是一种不用扎针的类针灸无创疗法。从那以后,安建雄医生一直将这种简单安全的方法用于三叉神经痛的一线治疗,可以让3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完全消失。


但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何又能治愈这么疑难的疼痛?此问题让他困惑了整整十年,他扛着这个大大的问号从北京到美国,又从美国到北京。

想研究清楚这个机制,就需要一个好的动物模型。经过十年的思考和探索,安建雄医生在2011年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最接近人类三叉神经痛的动物模型,这篇文章发表在了国际上第一本疼痛领域权威杂志《Anesth & AnalgI》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