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道笔记
创业,管理,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六道笔记

一个项目如何从0到1到10

六道笔记  · 公众号  ·  · 2024-04-04 09:37

正文

多年带团队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人对项目的基础逻辑都没有,所有事情需要一点点教,效率很低。

正好趁这个机会,梳理一下,一个新项目如何从0到1到10,分享给大家,也给后续培养项目操盘手留做备份。一家之言,有不对的地方,可以一起讨论。

1.阅读行业经典书单或者官方课程,梳理框架,对行业有整体感知。

面对一个陌生的新项目,不要心急,想着尽快搞懂,一口气吃个胖子。

刚开始,先找到项目相关的经典书单或者平台的官方课程,大致过一遍。注意,不用太仔细,重点看目录,看结构。

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哪部分是重点,先后顺序是什么。

比如 直播带货的人货场,营销场,内容场,中心场;chatgpt的身份设定、任务设定、约束设定等

一定一定要有 结构化思维 ,会让做事有条理性,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效率低下,不知所云。

2.尽快搞清楚项目中各种概念的定义,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推荐一个我多年在用的方法,找一个白板,把各种概念关键词写到白板上。

站在白板面前,内心问自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那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给自己讲明白。

遇到不明白的怎么办?查书单,网上搜索,付费咨询。

把白板上的关键词一个个啃明白。

这时候,擦掉。

重新按照概念之间的关系,写一遍,会有各种各样的连线。

我们都知道知识是网络结构,不是线性结构。

搞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结合上面的框架,对项目、行业会有相对清晰的认知。

3.拆解同行优秀案例,提炼核心关键点清单。

搞清楚框架、概念之后,我们就要拆解同行了。

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像素级拆解+清单式提炼。

什么是像素级拆解?

顾名思义,拆解的时候,要足够仔细,结构、顺序、细节、数据.....

什么是清单式提炼?

边拆解,边把核心要点,一条一条写出来。不必在意语言或者排版,自己能看懂就行。

4.根据自身情况,写出解决方案初稿,可以参考付费圈子。

行业市场、人群画像、竞争对手、变现产品

目标、时间线、整体节奏

业务流程、人员分工、核心指标、关键动作

定期复盘、问题清单、资源协调、落地执行

项目日志、案例库、模型库、细节库

不同项目有所不同,以上供大家参考。

不少人做项目刚开始就跟一个付费圈子,听话照做,这种方式,成功概率也不低。

团队化运作的话,付费圈子提供的方案,也可以参考,但想要突破,最终还是依赖自身的迭代。

5.强有力的执行,使劲干,边干边优化调整,盯用户、盯自己、盯同行。

很多项目不成功,不一定是项目本身或者方案的问题,有可能是我们执行不到位。

关于执行力,推荐福格行为模型 B=MAP(2021年,斯坦福大学),行为=动机+能力+提示

目标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到-相关性-实效性

动机: 奖罚分明,先登城墙者,赏金百两;如果这件事情,我做和不做,在利益上,没有任何分别,我做事的动机在哪?

能力: 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高光时刻?至暗时刻?有哪些,针对性刻意练习

提示: 为行为设置提醒或者线索,推荐使用各种实体便利贴或者线上飞书等工具

6.初始闭环完成后,阶段性复盘 业务流程、核心指标、关键动作,梳理问题、细节、资源。

项目一定要有闭环意识,不要过度完美主义,卡在某一个环节上不动。

记住:先完成,后完美。

我们一般以周为单位,阶段性复盘整个项目的数据、流程、关键点,不同的周之间可以做对比。

复盘的时候,多问下面的问题。

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资源?下一步怎么干可以更好?

7.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时间线,优化核心指标、关键动作,持续执行,循环往复。

根据上一阶段的复盘,结合市场、竞品情况,我们需要制定接下来的目标和方案。

要有主次,抓大放小,资源倾向解决核心问题、核心指标、关键动作。

注意,方案不光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机应变。

不是说,我们订好了该怎么办就一定怎么办。

方案是可以随时调整和变化的,但要记录原因。

比如 同行有新的玩法,我们需要马上跟进。那就干,没关系的,不要教条主义。

8.坚持每天撰写项目日志,哪些动作有效记录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故记录下来。

做项目,我有一个制胜法宝,那就是项目日志。

对于我操盘的项目,我会坚持写项目日志。

每天发生了什么,哪些动作有效,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甚至我会把当时我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心情怎么样都会写进来。

一来及时复盘项目,有助于推进项目进展。

二来记录项目过程,方便后续标准化规模化。

三来沉淀项目经验,提升自己操盘项目的能力。

9.坚持拆解案例,积累案例拆解库、模型库、细节库。

同行是最好的老师,保持对同行的关注,坚持拆解优秀案例。

项目推进到一定程度,更注重对业务模型的提炼,对细节的洞察。

当缺乏改进灵感的时候,打开案例库、模型库、细节库,会激发我们的灵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