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许小年3月26日晚在中欧校友总会与校友的分享,主题为《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内容有删节。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
市场上关于新冠病毒疫情会引起衰退已经取得共识。现在争论的是
是否会引起大萧条。
1929年大萧条持续十年
,直到二战军需井喷式增长才走出萧条。日本从89年开始就经历了长时间的衰退,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可以跟1929年大萧条类比,只不过局限在日本国内,波及范围没有那么广而已。
1929年大萧条,国民经济中的几大板块: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全部被破坏。
首先发生在金融部门:
1929年10月24日道指盘中下跌11%,24-29号累计跌掉25%,市场发生恐慌抛售,出现踩踏现象,股票债券都抛掉,
引起流动性紧张
。
流动性紧张如何传导到整个经济
?
抛售资产
,
抢现金
,流动性奇缺,于是冲击银行,银行放贷都是储蓄者的钱(部分准备金制),银行间拆解市场(用国债作抵押做隔夜拆解),由于大家都在抢现金,银行间拆借市场迅速枯竭。
2008年美国就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所有银行都捂紧钱袋子
不往池子里蓄水。于是商业银行无法满足提款,发生挤兑。
1929年11月、12月两个月,美国由于流动性危机引起银行资产负债表被破坏,
倒闭银行650家
,1930年
1300家银行破产
,包括当时第四大银行Bank of United States. 到1934年,24000家银行里
倒闭了9000家,1400亿美元
(1930年美国GDP1000亿)
的存款消失
。于是1929年股市震荡,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被破坏,银行破产,引起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被破坏;银行体系停顿、
消费消失、引起一连串企业破产
。
2008年的金融风暴的演化过程跟1929年大萧条很像,但由于美联储采取了积极救助措施,没有演化为大萧条。
伯南克开闸大放水,避免了金融机构的倒闭。
花旗银行跌到市净率小于0.2,美国政府成为花旗和美洲银行的股东,稳定了市场信心。
伯南克昨天的讲话:
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里到处都是有毒资产
。1、价值高估的资产(股票、债券,股票中很多次级按揭为主的金融衍生品);2、美联储加息太快,导致家庭资产负债表被破坏,抵押房产被拍卖,房价崩了,金融衍生品价格下跌。
幸运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健康
。政府债务不多。
多米诺现象
关键环节是银行体系的崩溃
。如今几次资本市场的熔断之后,标普跌了30-40%,
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是否会发展到冲击商业银行体系
?
新冠疫情下,实体经济企业破产不可避免、家庭消费下降不可避免
,是否会引起银行体系垮掉?弗里德曼的结论:当股市崩盘、市场流动性紧缺时,中央银行应该注入流动性。
大家知道了如何避免流动性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
。美联储和欧洲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能不能守住?金本位制下央行无法任意发行货币,1929年没有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贴现率。1934年,罗斯福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认知障碍和缺乏货币政策工具导致了大萧条。
美国银行体系,180万亿美元总资产,其中利率敏感48万亿,这部分资产主要是债券,会有相当损失。其他不敏感资产,但是对于实体经济敏感,也就是有破产就坏账。
现在美国金融体系比2008年健康很多
,表现在资本充足率11%(2008 8%),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了。任何坏账需要资本核销。还有1.3万亿超额储备,是美联储发的。美联储QE造成货币多余,就变成了储备。一度达到3万亿,但美联储缩表后降到了1.3万亿,
可以抵挡冲击
。
美联储印钞机在,不可能发生挤兑
,这和1929完全不同。即使利率到0, 用QE来收购有价证券。QE理论上无限量,长期不是好事,但是当前有利。
个人认为
目前和2008年比
,银行体系健康,家庭资产负债表完好无损(对比2008就是家庭资产负债表失衡),金融体系流动性不缺。
唯一不好是企业部门负债和政府负债高
。美国国债已达GDP100%, 当然比日本的300%还是低。中国政府负债率不算太高,加上国有部门(各种平台)加上去应该不低,我手上没有数字,黑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