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瀚海狼山
欢迎来到瀚海狼山,这里有历史的回声,有未来的希望,有前进的动力源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聊聊专业撕拉片相机(和富士宽幅改造) ·  2 天前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2 天前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2 天前  
色影无忌  ·  2024年是自2017年以来,全球相机销量增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瀚海狼山

220吨大型运输机最大年产能已近百架?

瀚海狼山  · 公众号  ·  · 2024-11-28 16:46

正文


很多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悄悄进行;而当外界恍然大悟一般的、最终意识到从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时,其实已经完全不再是任何外部力量可以干扰与左右的了;最终也只能接受一个全球全新超一流力量的完全崛起!在上个世纪,东方大国的实力,基本只能在陆上边界附近百公里之内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唯一的一次离开边界线500公里作战,还需要友好国家出动部分空中力量,维持一条“米格走廊”,才能确保最起码的后勤供应。而在海上的攻防距离,如果一旦面临世界级的强敌,则只能更近。到了新世纪的最初几年,开始慢慢习惯跨境数千公里,与友好国家进行联合演习,也包括一些军事比赛项目。不过机动模式都是通过铁路平板车运输。这种方式只能在非大规模战争之下进行。


因为路途遥远,机动时间漫长,几乎没有多少隐蔽性。期间任何一座铁路桥或者火车站被摧毁,则这种上万里的跨境机动将瞬间变得毫无意义。不过就在最近5年内,这种常规军力的远距离跨境机动模式,却似乎突然性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就是绝大多数远程军力投送,都开始采用自家的大型运输机集中密集快速到达,而且基本都是具备实战背景,甚至原本就是真正的实战!有些行动,一次性就出动30架到35架200吨级的自产大型运输机,中途最多1次起降,就直接飞到7000公里之外的目的地机场。期间甚至要飞越不止一个某约成员国的领空。如此大规模的战略运输机编队,同时携带大量的干扰弹,时刻准备面对不测事件。还有些行动,是先有海面上数万吨级的大型两栖舰艇组成远征舰队,


横跨2大洋上万海里投送陆基战略型大型装备。与此同时,空中同样有大规模的运输机群,跨洲际成建制的运输人员与轻型装备同步到达,这样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展开重装备为主的域外联合军事行动。总而言之,虽然铁路为主的洲际兵力投送模式仍然存在;但是用大量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跨国甚至是跨洲际、大规模快速部署的全新模式已经完全成熟。这也充分暗示自家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机队的规模日益壮大。大量服役的前提是实际产能的水涨船高。大运从相应的早期年下线十几架,很快进步到年下线30架以上;此后1到2年则直接膨胀到年下线50架;到目前极有可能已经具备年下线接近100架的制造交付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型运输机小到每一个铆钉,大到所有发动机与先进的航电与飞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