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跳绳运动?
参与跳绳运动有哪些需要
注意的地方?
新手如何开始跳绳运动?
小布今天邀请到了
体科所的专家
为大家答疑解惑
专家简介:
王晶晶
博士,副研究员
从事竞技体育科研保障工作及反兴奋剂教育工作,曾负责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科研保障工作。
跳绳简单易行,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基本上
不受场地和天气的限制
。同时,跳绳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也可以作为运动前的
热身活动
,是适合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运动。
从运动强度上来看,跳绳属于
大强度运动
,即使是慢速跳绳(每分钟小于100次的双脚跳绳)也可以达到8.3METs的运动强度,这个强度也可以换算为我们熟悉的卡路里,即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消耗8.3千卡热量。因而,
跳绳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燃烧热量
,比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他慢速跳绳仅5分钟就可以消耗超过40千卡的热量;如果跳绳速度可以更快,那么持续跳绳5分钟消耗的热量就可能超过60千卡。
此外,跳绳运动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跳绳作为大强度运动,可以有效
提高我们的心肺机能
;跳绳可以锻炼到我们全身多个部位的肌肉,
提升或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
;跳绳中的跳跃动作可以促进骨骼健康,改善骨密度;连续有节奏的跳绳可以锻炼我们的
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跳绳健身也健脑,还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等。
由于跳绳运动强度较大,运动中心率会快速提升,因而对运动者的心血管健康、心肺机能和肌肉耐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比较适合身体健康、有运动习惯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对于各种疾病急性期患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有膝踝足部位伤病人群、缺乏运动人群、骨质疏松和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人群、高龄老人等,
要避免突然或偶然的进行跳绳运动
。此外,大体重的人跳跃后承受的地面冲击也更大,为防止膝关节的损伤,可以在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选择跳绳。
另外,参与跳绳运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选择地面平坦、有一定弹力的地面或跳绳垫跳绳,
尽量避免大理石地面、水泥地等硬地面
,并穿一双有缓冲、减震功能的运动鞋;
跳绳前做好准备热身
,运动后充分进行放松拉伸;
饭后不要立即跳绳,跳绳前避免大量饮水
;穿着轻便运动服,女性穿着高强度运动内衣;运动安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单次跳绳的时长不要太久,频率也不要太频繁。
跳绳的姿势同样有讲究,如:
不要跳得太高
,以避免对下肢关节造成较大冲击,增加受伤风险;跳跃过程中膝关节自然弯曲,
膝盖不要绷得太直
,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落地时前脚掌着地,避免全脚掌着地将冲击力传递到全身;新手起跳时建议从
并脚跳开始
,避免双腿受力不均、不平衡;用手腕的力量摇绳,大臂紧贴身体,不要大幅度甩动等。
尽管跳绳总体上属于低门槛的大众运动,但是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需要一个
循序渐进的计划
。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建议从中小强度的走跑锻炼开始,通过有计划、阶段性的锻炼安排,让自己的身体可以逐步完成:健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走跑结合等中高强度运动——跑步等较高强度运动——跳跃性运动——跳绳的进阶。刚开始跳绳时,不要贪多冒进,可以从100或者200个小目标开始,
慢慢调整跳绳的数量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