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撰文|蜜姐
昨天看到川航航班出现事故的消息,没有太在意,但今天该消息几乎刷屏了各大网站,各方也披露出大量信息。
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6点26分从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机上搭载乘客119人,飞行机组人员9人。该航班起飞不久,在万米高空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副驾已经飞出去半个身子……
幸亏机长和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将一出即将发生的悲剧变为了“世界级”的紧急迫降。
01
生死迫降
该事件发生后,机长刘传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坦言此次生死迫降的难度异常大。
图.机长刘传健专访截图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
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让刘传健猝不及防,而旁边的副驾已经飞出去半个身子。设备出现故障,瞬间失压、低温,近万米的高空中,飞机以八九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在飞行,刘传健形容“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刘传健完全靠目视和人工操作来进行迫降。
有媒体将此事件与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水上迫降事件(该事件后来被改编为了电影《萨利机长》)对比,而机长刘传健在采访中认为这次事件跟《空中浩劫》中的1990年英航5390风挡玻璃脱落事件更像。这次安全迫降得到了大众的称赞。
英国《每日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路透社、印度TV等外媒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外媒也盛赞机长和机组人员的临危不惧。
图.路透社报道截图
然后这样的壮举背后,除了感谢机长过硬的专业能力、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还有一些“小事”值得关注。
02
职场最小付出最大收益的做法:守规矩
有媒体报道,采访资深专业人士,评价此次川航事件中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
这样的过硬心理素质,是以长期的训练和飞行经验累积而来的。机长刘传健在采访中说,他飞了二十几年了,这次的意外状况,他有训练过,也曾想象过。
据媒体报道,刘机长,以前是军校里面的飞行员,还是军队里的一名飞行员教练,曾多次带着学员进行“玻璃爆裂”训练。
尽管有专业人士指出平时的训练难度和此次的川航事件紧急迫降完全没法比。但无疑,多年的飞行和教学经验,为刘机长完成这次奇迹般的迫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长几十年扎扎实实的心理训练和技能训练,救了整架飞机上的人。而副驾的一个遵守规范操作的小动作却是救了自己的命——系好安全带。
当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时候,刘机长在采访中说,自己立刻看向了旁边,发现副驾半个身子悬挂在窗外,“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据事后乘客回忆,当事故发生时,空乘人员很快告知乘客不要惊慌,不要离开座位,系好安全带,而乘客照做,也是这次没有出现大量乘客受伤的重要原因。
机长刘传健在采访中提到,他认为川航这次的事件跟《空中浩劫》1990年英航5390风挡玻璃脱落事件更像,但当时英航的机长因为飞机平稳飞行后解开了安全带,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根本来不及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