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
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尤其是广东
煲汤更是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日常
各种食材与中药材巧妙搭配
炖煮出一锅锅营养美味的靓汤
不仅滋养身体,还传递着浓浓的关爱
然而,在追求美味与健康的道路上
却隐藏着一个危险的“陷阱”——
钩吻中毒
今年 就发生了2起
钩吻中毒
事件
深圳市一家五口在家中食用“黄花倒水莲煲鸡汤”后1小时左右,均出现了
头晕、乏力、睁眼困难,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等症状。
其中2人进ICU,3人洗胃抢救治疗后康复出院。
检测结果显示,
汤样本中检测出了俗称“断肠草”
——钩吻碱、钩吻素己、钩吻素子的成分,确认为钩吻中毒。
韶关市也同样发生一起
误将断肠草当做“鸡血藤”煲汤食用导致钩吻碱中毒
的事件,3名患者入ICU后抢救成功。经调查,其中2名患者在某市场的流动摊贩手中购买“鸡血藤”。
钩吻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断肠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植物。
它的
根、茎、叶都含有“钩吻生物碱”
,且根皮中的含量最高。这种生物碱属于神经毒,一旦进入人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误食钩吻而中毒,后果不堪设想。
钩吻堪称植物界的“伪装大师”。
它常常缠绕或混杂在其他植物之间,
其根与五指毛桃极为相似,花又和金银花、黄花倒水莲特别像。
许多人在野外采摘时,稍不留意就会误将其当作无害的植物带回家,从而引发中毒悲剧。
钩吻中毒的潜伏期很短,通常在
误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大多在2小时内)发病
。
1.
尽快拨打120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一刻都不能耽搁。
2. 若中毒者清醒,
应马上催吐
;若中毒者已经昏迷,则千万不能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3.
保留剩余食物或植物样本
,以便医院检测确认中毒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 共同进食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
都要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因为中毒可能存在潜伏期,及时检查能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1. 切勿野外采摘
切勿在野外随意采摘不认识的植物用于食用或煲汤,尤其是那些外观与常见食材或中药材相似的植物。
2. 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中药材或煲汤食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药店或超市,并仔细辨别,确保来源安全可靠。
3. 加强识别学习
提高对钩吻等有毒植物的认识,了解其外观特征和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共享科普知识
将钩吻中毒的相关知识传播给家人、朋友和邻居,让更多人了解其危险性,共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