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日报  ·  速看!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 ·  20 小时前  
新疆教育厅  ·  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第八讲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为什么脾气好的孩子成绩会更好?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6-14 07:30

正文


愤怒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和处理愤怒,才是最重要的。


者:Sherry妈妈,跨国企业高管,育有一儿一女;本文来源: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 youthmba),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我抽你,信不信!”这条男孩在北京某书店大骂书店工作人员的视频被疯传热议。


男孩在店内跟外教学英语,读得非常大声甚至已经持续了一两个小时,完全打扰到了店内其他客人安静看书。

 


面对店员的善意提醒,男孩却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指着店员骂:“你管我?我抽你信不信!”身边的妈妈也并未加以劝阻只解释说:“他还是个孩子。”

 

男孩这种愤怒情绪的背后,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上父母的溺爱让他不懂得尊重他人,出言不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少年被他人指出错误后,失控的情绪让他一瞬间变得面目可憎。


愤怒,是我们经常会有的情绪。但像那个“信不信我抽你”的男孩指着店员大骂,不受控的愤怒可能会伤害人际关系,暴怒之下人可能会丧失理智,引发攻击行为。这些冲动行为的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

 

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塑造个性和培养自信的最佳时机,但也是最容易出差错的时期。


愤怒虽然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情绪,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和处理愤怒,才是最重要的。

 

学会控制情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每一年,比尔盖茨都会发布一封公开信,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感悟。在2019年比尔盖茨的公开信中,他提到“应该和青少年学习愤怒管理”。

 


早在2017年,为了更好地了解贫穷和高入狱率之间的关系,比尔盖茨在佐治亚州立监狱,与几位服刑人员展开了对话。

 

在交谈中,这些罪犯和人们想象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风趣、友善、善于思考。多数人认为自己本质并不坏,交友不慎,一时冲动犯下错误。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表示如果能够重新来过,他们会有不同的选择。


盖茨认为,“尽管境遇千差万别,但学习控制愤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美国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陷入类似境地——言语不合,暴力相向,后果是非死即伤。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对年轻人进行干预,辅导他们控制冲动,也许能帮他们更安全地应对这些情况,从而留在学校,远离麻烦。



情绪控制强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比尔盖茨一直积极参与和青少年成长相关的会议,其中有一个主题就是关于“愤怒”,比如你上次生气是什么时候?你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是否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很多青少年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人讲得是常见的青春烦恼,比如打游戏怎么都过不了关;有的则是比较悲惨的故事,比如目睹家人入狱.....

 

所以引发愤怒情绪的原因可大可小,但如果平时小的情绪没有得到恰当处理,就可能不断累积,从而愈演愈烈。


所以像青少年之间、或是与父母之间的倾诉,可以帮助孩子去不断反思自己当时的愤怒是不是可控的,其实是否会有更好地解决方式。

 

其实,关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问题,美国人很早发明了一个SEL系统——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社交情绪学习”,又名“全面教育”,用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达成目标、了解并管理情绪、培养同情心、与他人建立友情、最终收获责任心。


它由在芝加哥的社交情绪学习合作组织——(CASEL)发起,目前为止,已经超过100万学生,接触过这个社交情绪学习项目。

 

在美国《儿童发展期刊》上的一个数据,证明了SEL行之有效:充分接受SEL教育的学生,学术成就比没有接受SEL教育的学生,高11%。



学会控制负面情绪,

但不是消灭负面情绪

 

我们在谈情绪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控制负面情绪,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消灭负面情绪,因为适当的负面情绪对孩子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丹麦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有一位嫁到丹麦的美国女士曾写过一本书,叫做《跟丹麦父母学幸福教育》。


作者对比丹麦和美国的文化发现,丹麦电影和美国电影完全不同。丹麦电影结局往往沉闷、悲伤,像安徒生童话《小美人鱼》的结局其实是被美国人改“圆满”了。“研究表明,观看悲剧或悲伤电影其实更让人产生幸福感。”

 

对于丹麦人来说,对自己的情绪有清楚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无论自己的感受好与坏,都要认识并接受它,然后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去做事,那么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就不会把他们打倒。


他们会明白,自己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遵从了内心的感受,他们知道如何认识并尊重自己的局限。这种内在的指导,基于价值取向的真正自信,会成为生活中最有力的导向,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外界的压力。

 

所以为人父母,要真实呈现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不藏着掖着,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和孩子传递、分享和探讨自己的情绪。



尽早帮助孩子学会情绪控制

 

的确,能及早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幸事,但有时,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烦躁、易怒、封闭…这是正常的情绪抒发。

 

但如果,不尽早教给孩子情绪管理的技巧,只怕孩子成年后会陷入被动:对内,不了解自己,不懂得正面表达自己;对外,不理解他人,不擅长与人协助。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控制呢?


1、学会鼓励孩子

 

在日常的亲子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更多的是先入为主,认为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就是好的或者坏的,然后开始从生活中的种种行为给孩子定性贴标签,认为孩子就是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从而造成亲子关系出现矛盾….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David Wash,也分享过他如何通过鼓励去纠正儿子在小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他眼中每天为了叫儿子布莱恩帮忙做事,收拾东西、好好说话、控制脾气、对别人有礼貌,不知要爆发多少次亲子间的大小战争。

 

他和妻子探讨后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上,都陷入了一种模式就是不断注意布莱恩不好的地方——只看到孩子不乖的一面,忽略了他有很多优点,导致他们与儿子布莱恩之间只有负面互动。

 

他们做出改变,去发现布莱恩乖的一面,适时称赞他,找机会表达对他的认可与嘉许,哪怕只是小小的鼓励。这小小的改变就帮助他们与布莱恩的正面互动一点一滴增加,终能一起顺利度过他的青春期。

 


2、要有同理心

 

电影《头脑特工队》将人的五种主要情绪:快乐、忧伤、害怕、厌恶和愤怒设计成截然不同的小人,可以让孩子充满趣味性地去学习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有一个叫“冰棒”的角色,他心爱的火箭被推下悬崖后,乐乐(代表“快乐”情绪的人物)使用了我们常常采用的方式试图让冰棒从悲伤中走出来:


安慰鼓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会有办法的。”


转移注意力:“谁最怕痒了,挠痒怪来了。”


设置新目标:“玩个有趣的游戏,你指出火车站在哪里,然后我们一起走过去,很有趣对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