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开价”,泽连斯基:愿意交易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国失踪飞机确认坠毁,无人生还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遭弹劾后,菲副总统首次发声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中方回应鲁比奥涉华言论 ·  4 天前  
中国生物救护与科学伦理  ·  国际护林员奖申报截止日期延长,2月10日截止|资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唤醒心中沉睡的诗情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08 11:10

正文


丸山敏雄(1892-1951),“纯粹伦理”的倡导者,日本伦理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代理事长。早年曾作为扶桑教的一员,因对天照大神与教育敕令的解释与当时的日本政府不一致而遭受迫害,并被捕入狱。日本战败后他开始提倡伦理运动,并执笔论文《夫妇道》,翌年创立“新世文化研究所”,1951年改称“伦理研究所”。同年因病去世。著有《实践伦理学大系》、《纯粹伦理原论》等。


丸山敏雄所创立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提出了五项信条:


我们喜悦地面对苦难,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们不固执于一宗一派,把追求崇高的信仰和实践道义作为生活的两翼;

我们把建立和睦的家庭看作是生活的第一步;

我门要探明日本文化的本质,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我们奉献爱心,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今天,丸山敏雄所提倡的德福一致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经济、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了日本人普遍的伦理信仰。

6

美是心灵的食粮

(节选)

打开心灵的窗口


我们的祖先观风花雪月以知四季之变化,屋虽小缀之以山石,植盆景于窗前,插花于地而品茶于陋室,存千年之雅乐,成五百年至能乐,弹奏天地之妙音于三弦之上,演绎人生之喜悲于尺八当中。


我们的祖先欣赏、热爱建筑、绘画与雕刻,崇尚艺术,如今,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与先祖一样的鲜血,所以绝无道理与诗歌艺术无缘。


我们并非没有诗情,我们的诗情在沉睡,只是需要将它唤醒。要唤醒心中的诗情,丰富的情感是必须的。


要多读诗意盎然的的短歌、俳句。从随笔、小说等文学作品开始,然后就是美术、音乐、戏剧或者是其他的,只要是艺术,就要去品味、欣赏。每每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就会感觉到心结在消融,隔阂在消失。心中芳香馥郁,璀璨的情趣之光四射,仿佛整个人已然成诗。


只要打开心灵之窗,情趣满溢的人生,还有那生机盎然的自然就会萦绕在你胸中,不肯离去。

留心观察


有人曾经说过,“光是呆在家里,生活上没有丝毫变化,是写不出诗来的。如果不去旅行的话……”。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我们,岂不是写不出诗歌来了?


真正的艺术,源于真实的自我,源于毫无做作的生活,真实的自我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只要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就没有理由写不出诗来。


写不出诗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热爱生活。感情之所以不能够持续,是因为缺乏观察。凝视生活并浸淫其中,就会切实地感受到如春光般的温暖,如熟金般的慈光。


人只有在踏在坚实的大地之上时,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毫不做作的赤子之心。


诗便是真实。真实的诗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将真实的生活如实地呐喊出来——无可奈何、一筹莫展的呐喊,这才是真正的诗。

与大自然的情趣相融合


情趣,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源自一个人的内心。


原本不存在的事物,纵使百般追求亦不可得。宁心静气,集中精力,可见寻常之不得见,闻寻常之不可闻。于是你的内心便能与之产生共鸣,交相响应,是为情趣。


不在彼中,亦不在我中。我中之情趣由彼而出,彼中之情趣缘我而起,彼此摇曳交映。如此,与言语产生共鸣,呼之欲出,此为诗。


心存温润者,谓之情趣丰盈。心在澄静之时,便有情趣之光摇曳。心怀温存之人,常时便显出平和、活泼之情;胸怀宽广之人,总是浮现出落落大方之情绪;心存严谨之人,常以魄力示人。


情趣存于我心,使之与大自然之情趣融为一体,与之共鸣,于是诗便油然而生了。

艺术之美是纯粹美


自然很美,那是一种不经雕琢的美。而艺术之美则是将自然美转化成为纯粹美,是美的化境。应举[1]的鲤鱼、光琳[2]的樱花,都是超乎天然的绝对美的象征。


天然之美是和歌的出发点。和歌作家们有了立足点,确定了方向,“万象是我师”之幽境便豁然而开了。


源于自然的美,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雕琢,愈发深邃高远。


宫岛的严岛神社,尽显水平变化之妙;日光的东照宫,尽显垂直统一之美,这些建筑将自然美升华到了怎样的高度,不可尽知。


经过如此努力,艺术终于超越了其模仿的对象。宇治的凤凰堂、大和[3]的法隆寺都是到达了纯粹美之境地的实证。这些杰作都已经超出了作为大自然装饰的范畴,大自然反而成了这些建筑的附属。


[1]应举,即圆山应举(1733-1795)。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画家,画风重视写实,“圆山派”始祖。(译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