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汜水禾,本名范颖华。原求是杂志某刊编辑部主任。
现为中国地理经济学家
武汉的一家独大,真的对湖北好么?
作为湖北的省会,武汉三镇
GDP
已超过万亿(
2018
年近
15000
亿元),人口过一千万(
2017
年常住人口
1089
万)。凭借首位度,无悬念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凭借过去华中大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心的历史渊源,武汉有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科研院所资源,以大江大湖大武汉为口号的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未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省会城市群的发展的确不可小觑。
但是,如果问起湖北的第二大城市,可能连湖北人都要沉默想一会儿。
相比山东的济南、青岛,福建的福州、厦门,广东的广州、深圳,甚至河南的郑州、洛阳,后者都是当之无愧甚至敢和省府大哥叫板的第二大城市。在上述省份也堪称省内双雄。
第二大城市的竞争竞合关系,将使得第二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第一大城市)错位发展,往往第二大城市会成为经济中心。省会的副中心。从而带动整个省域经济的互补型发展。
但是,湖北仿佛没有确切的第二大城市,襄阳、宜昌再或者黄冈?再或者三者都可能想当湖北老二。
根据一个不成文的判定标准,一般省内第二大城市的最高党政首长,都是省委常委兼任。但是按这个标准,襄阳、宜昌,甚至黄冈(黄冈书记由省人大副主任兼任)都是。
湖北第二大城市正上演三国演义。
如果问起湖北为什么没有清晰的第二大城市,这可能和武汉的一家独大有关。武汉作为省会,其对人口和产业资源的垄断,导致武汉周边,甚至整个湖北省难以有与之抗衡的第二大城市。
大树下面不长草,近现代以来,当武汉凭借近代化长江蒸汽汽船、平汉线(京广线)火车带来的机遇,从军事重镇脱胎换骨为长江中游的十字架商业码头通衢以后,其带来的一家独大,尾大不掉,不知道对湖北的省域经济发展是福还是祸。
没有老二的湖北,让武汉一家独大真的好么?
湖北历史上的曾经第二大城市:鄂西三雄(襄阳、宜昌和荆州)
在历史上,湖北不仅有第二大城市,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超过武汉三镇的第一大城市。他们就是从北至南,湖北的三座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宜昌(夷陵)和荆州。
襄阳地处汉江通道,自古是中国南北方的要津。北接河南南阳盆地,南接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自古是南北军事商业重镇。
2016
年至
2018
年,
GDP
近三年来突破
4000
亿元,排全省第二。人口
565
万,排全省第三。未来,随着从河南经过的米字型高铁的经过,将带来襄阳的大发展。
自古以来,汉水都有着河运功能,未来汉水河运的改造,将使得汉中平原的汉中和安康,通过十堰,沿汉水河谷连接到襄阳。做大襄阳的区域中心位置。
宜昌,古称夷陵。其秭归县曾经是春秋楚国的国都所在。无可替代的交通枢纽作用,本身便是出川入川三峡东门户。今天凭借三峡大坝的重要性,未来必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城市。其他工业可以凋敝,三峡水库因其长江中下游的安全意义,将使得宜昌城市发展永远不能凋敝。
本身,宜昌的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的加分项。宜工宜商宜游,长江水路
+
入川渝高铁,未来,宜昌想不宜昌都难。
目前,宜昌城市因为峡谷区域所限,人口在全省仅排第六位(
410
万人),但
GDP
已经突破
4000
亿排在了全省第三位(
2018
年
4064
亿元)。
荆州,其历史地位自然更不必说了。从三国直到近代,一直地位一直都不亚于武汉。荆襄,荆楚的荆都是指荆州。北有襄阳、荆门的汉水河谷,西接宜昌,东达武汉,南部通过渔洋关不仅和武陵山地区土家民族区域相连,更是通过常德、沅江湘西水道,可通往黔滇西南地区。
可以说,荆州古代所处的位置,便是今天省会武汉所处的十字架通衢位置。扼守汉水、长江、沅江和洞庭,荆州历史上一直是长江中游的中心便是这个原因。甚至直到近代,沙市长江码头还一直都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今天,荆州以
GDP2000
亿元,人口
564
万均排全省第四位。
未来湖北需要打造襄(阳)、宜(昌)、荆(州)鄂西城市群
目前,除了一家独大的武汉,
GDP
排前四的城市:襄阳、宜昌和荆州,且均在湖北西部,三者
GDP
之和,已经过万亿。三者人口之和,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万,远超武汉。
同时,襄(阳)、宜(昌)、荆(州)鄂西城市群不仅将辐射周边的荆门市、十堰市,以及恩施州等整个鄂西,甚至还将辐射到湘西、河南南阳盆地和汉水河谷的汉中、安康两市。
仅南阳市,便有一千万人口。鄂西城市群的产业吸附人口红利不可估量。
对比而言,上述鄂西三杰城市群,发展后劲要远超武汉。
武汉三镇的一家独大,虽然不可改变,但是因为鄂西和武汉中间分布着相对生态为主,相对落后的江汉平原和洪湖地区的缘故,武汉的产业和人口吸附将主要吸附周边地区以及鄂东区域,比如黄冈、鄂州和北部的孝感、随州。
武汉对于鄂西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反倒为鄂西城市群的发展带来机遇。鄂西三城,唯一需要补课的便是湖北将武汉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医疗、科技资源向鄂西的转移。
由于北部是大别山区、桐柏山山区,东南部是鄂赣交界的幕府山、九宫山,武汉以及整个鄂东地区,缺乏优质广阔的河谷平原,武汉即便吃掉周边的上述城市,发展后劲依然有限。
反倒没有鄂西有广阔的伸展空间、挖潜空间。
大江大湖大武汉,唯独没有大平原。而且大江和大湖这一生态自然优势也并不为武汉独有,鄂西襄阳有丹江口水库和汉江优质水源,宜昌更是紧邻三峡水袋子,荆州则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广阔的南部和湖南共享洞庭湖。
武汉有的鄂西三城都有,鄂西三城有的武汉反倒缺。所以,湖北未来做大大武汉不错,但功夫要放在武汉为中心,南北东三面的整个鄂东城市群的打造上,而整个湖北的西部半壁江山,更重要的则是鄂西城市群的形成。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