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台湾软件工程师 政治观察者
在台湾,反对民进党的民众,不见得就支持国民党,但投票意向上为了反绿,不得不投它的对立面,于是成了泛蓝选民。统独理念之争,还只算一端,相当多反绿民众所反对的,主要是民进党的领导方式,厌恶的则是其夺权的手段,而两者相辅相成。简言之,以斗争得天下,又以斗争治天下。
在这些台湾民众看来,民进党是一个没有战场就“一无是处”的党,所以“天下太平”四个字,对此党无疑是噩耗,没事得找事,不乱得添乱,它才能获致能量以生存。天下太平对在野不利,所以得斗争,最后成了只会斗争的党,执政了,发现自己是统治外行,只好继续斗争,并美其名曰:
转型正义。
民进党上台未满周年,民意支持度已濒临崩盘,除了两岸关系的恶化之外,最近三法案对台湾的伤害,让全民都有感。以岛民普遍政治冷感的倾向来看,若非觉得疼痛,也不会叫那么大声,民众意识到有问题,但不见得就很清楚这痛的根源所在,以及要痛多久。那么,本文就简述此三项法案的荒谬与粗暴。
一例一休:强迫幸福
在劳资天平上,国民党的治理方式向来偏资方,民进党为求选票区隔,选择站在劳方以抗衡,在野时,站队劳工团体反对当局。
政党在各种社会议题上选择取向,无可厚非,然则,任何社运团体都一样,本质往往偏颇,劳工团体若是深度考虑资方立场,就无存在价值,因而理念偏激是常事。政党与其合作,不能不同时保持距离,避免过度承诺,因为一旦上台,完全站在劳方立场制定政策,经济必然受到严重的冲击。
不过,民进党是斗争党,为夺权不惜过度承诺劳团,其后果等掌权后再“乔”。事实上,民进党在野时,恐怕连后果都没搞清楚,只管对着资方喊打喊杀。在2016“大选”中,这些社运团体们,成了铁票部队。
于是民进党如愿上台,还意外“完全执政”。可一掌权,就现形,除了“台独”以外,所有打杀理念都大转弯。
劳团的愤怒,一小部分来自理念不得伸张,一大部分来自“战友”的背叛。
民众抗议“一例一休”
没有赢家的战争
劳工周休二日,是劳团长年抗争的目标,他们拿出数据,指称台湾是过劳岛,资方过度剥削劳工,应与国际接轨,彻底落实周休二日。劳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劳工争取更多工资的问题,所谓缩短工时,就是增加工资。对企业而言,增加工资就是增加成本,数字是冷冰冰的现实,必然要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以维持利润。最直接的转嫁方式,就是产品价格上扬,让消费者背负劳工的工资。
没有谁在台上能承受突如其来的物价上涨,因为此为民怨最快爆发的环节,当薪水不涨,物价却涨不停,民怨沸腾肯定迅速让当局地动山摇。所以蔡英文转弯了,当初的承诺打五折,周休二日,变成一例一休,劳工被砍掉七天“国定假日”,资方则必须付出高昂的加班费。
劳团抓狂了,街头热闹了,媒体兴奋了,冲突加剧了,战场失控了,当火势蔓延开来,当局只能靠“立院”优势,强渡关山,阻止战火继续蔓延。法案过了,物价还是涨了,选民火了,蔡英文民调支持度又掉了。劳团不满,资方不满,消费者也不满,蔡英文惹得一身腥,面对排山倒海的民怨,最后恼羞成怒,对于劳方的控诉,她回应,你们应该找资方谈,不是找当局,当局只是中间人,怎么“公亲变事主”了呢?
找资方谈?劳资若能达成协议,劳团干嘛要长年抗争?
公亲变事主?在野时你要选票是事主,上台后你倒翻脸成了公亲。
政策没弹性,受害者只好来硬的
大部分的民众,是法案过了以后,物价涨了才被吓醒:原来问题这么大,本来不是都好好的吗?是的,媒体的焦点是街头上的肢体冲突,媒体提供的预警不够醒目,媒体列出的法案懒人包没说得那么细。
光是全年无休的便利商店可能要周休,民众就吓饱了,其余如运输服务业的成本上扬,网购可能要加价,不动产业者成本上扬,房价喊涨,周六邮局不营业,医疗院所周六减少门诊,客运调涨,电影票涨,一些知名连锁餐饮涨等等,都令民众傻眼。
无风卷起千层浪。
民众终于感到痛了,这还是第一个通过的重大法案而已。
其实,在国民党时期,早就实施劳工周休二日,将七天“国定假日”挪移到周六,称为“弹性周休二日”,新制为了兑现答应劳团的承诺,又顾及工商团体的反弹,将七天假从法律面取消以对企业交代,但定高额加班费以对劳工交代,折衷处理后,成了“硬性一例一休”。
从弹性变为硬性,企业回避不了超出的工时,劳工则硬生生被砍假。制度订得严密,就失去弹性,权益受损的劳方与资方也被迫来硬的,抗争与涨价随之而来。
被影响最大的服务业劳工,过往想增加收入,只需在公司每周多做几小时,即有加班费收入,但新制上路后,想要多赚钱,只能另外找临时工去做,因为公司并不想付出高额加班费。而这些族群,通常就是薪资水平比较低的那群劳工,并以年轻人居多。
蔡英文在劳资议题上,原本就是着眼于年轻劳工的选票,然而选前大声承诺劳团要彻底落实周休二日既然破产,就绝无可能讨好得了目标族群,还顺便惹恼了企业,最后物价上涨又激怒了普罗大众。所以媒体称此法案为三输,劳方、资方、当局没有人从此获益,消费者更是倒霉。最后蔡英文干脆翻脸,一副好心被狗咬的态度,要劳方别再闹。
强迫劳工幸福,搞得大家都不幸福。
年金改革:我承诺给你的钱,还是我的钱
军公教,以泛蓝选民居多,按民进党的算票逻辑,可杀亦可辱,因而在年金财务黑洞愈来愈大的问题上,这一刀必然要砍向蓝民,反正你们不支持我民进党。按民进党的斗争作风,先斗臭再说,所以党之喉舌,党之媒体,铺天盖地造谣,直指军公教是米虫,退休金领得远高逾年轻人薪资。必须砍,而且要溯及既往,以前政府承诺的退休金,现在要“多缴,少领,延后退休”。换言之,政府没钱了,再这样发养老金,几年后大家都一毛领不到。
什么?那是政府承诺给你的钱?错,我承诺给你的钱,还是我的钱,你强索,就是抢劫子孙的钱养老。
年轻时被瞧不起,老来还要遭羞辱
小蒋时期,经济大好,台湾“钱淹脚目”,多数民众不愿从事军公教,领那一点点月薪,工作枯燥乏味。因此之故,政府吸引人才入军公教服务的诱因,就是稳定的铁饭碗,优渥的退休俸,退休后不愁没有养老金,可安享晚年。对于许多以安稳人生为重的人而言,忍受他人没出息之讥,不求富贵,安于平凡,为的就是老而无忧。
岂料小蒋死后台湾经济便一路下滑,滑呀滑,滑到21世纪,台湾人突然发现,军公教的月薪不少啊,还有优渥的退休金,又不怕被裁员。其实,不是军公教待遇变好,而是一般工资族薪资冻涨,经济不好,经商也容易失败,于是原本被瞧不起的军公教,突然变成令人钦羡的热门行业。
我缴的保费,投保单位拿去投资,钱滚钱出利润,以支付我退休后的养老金。当投保单位因投资失败造成财务黑洞,便擅自修改契约,将当初承诺要给付的金额大幅缩水,将每月保费提高,并延后给付,还要说我领太多,是米虫,抢劫子孙的钱养老。
我一辈子奉公守法,还被人鄙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享清福的年纪,还被羞辱,请问这口气谁吞得下去?上街头,蔡英文就职没多久,十几万军公教上街头抗议被污名化,人数众多,但和平游街,诉求支持改革,但反污名。
和平游街?所以民进党敢蹂躏你们,争公道哪有好声好气的?
果然蔡英文相应不理,与绿媒一起装没事,船过水无痕,年金照砍。
十几万人嘉年华博取的媒体版面,还不如数十人搏命演出的劳团。
支持改革,但蔡英文能改得好吗?
年金改革法案尚未定案,以目前推出的版本看来,就算让军公教大失血,年金顶多也只能撑到2025年,不过是拖延破产时间。民调显示7成以上的民众支持改革,然而,支持是一回事,怎么改革是另一回事,救赤字若只是节流,源头无活水进补,黑洞永远补不满,尤其少子化加上高龄化的台湾社会,灭顶之灾就在眼前。重点在于,当局信用破产,又看不见振兴经济方案,找钱救财政,刮的都是民指民膏。
从总体经济面来看,年金改革主要针对退休者所得,一旦启动紧缩退休金,势必造成退休者也紧缩支出。另外,每个月“多缴”保费,也会造成被保人可支配所得减少,并紧缩支出,而雇主“多缴”雇员的保费,等于人事成本增加,势必减少雇用正职雇员,搭配停止调薪措施,减少投资止血。
换言之,所有人都被迫紧缩支出,当局如何鼓励民间消费,促进经济?无能于让人民多赚钱,反让人民少花钱,长此以往,资金将找出口外逃,掏空台湾。
就算年金改革于“立院”本会期硬是通过,延后了破产的时间,其后续的负面效应将不断冲击已趋停滞的台湾经济现状,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未必就能领得到退休金。
世代对立,下场却是一样
2017年1月8日,高雄举办年金改革座谈会,退伍警察到场抗议,与负责维持秩序的现役警察对峙。退伍的学长手持白布条,写着“学弟妹觉醒!我们的现在是你们的将来”,让现役警察学弟们“蓝瘦香菇”。退休员警表示“以前我站在里面,现在站在外面”,当局答应的退休制度不是这样,所以来抗议,“我把一辈子的青春都奉献给当局,像现在站岗的员警一样,现在却要砍我的退休金,谁能忍受?”
民进党在此议题上,操作世代对立,拉着年轻人斗争老年人,没有谦卑的歉意,只有满满的恶意。然而,就如同退休员警说的,“我们的现在,就是你们的将来”,今日的改革,缝缝补补并未将问题根除,当局信用破产还满怀恶意,年轻人将来也不见得领得到退休金,只是在帮当局抢劫退休者的养老金补财政黑洞。
现在年龄45岁的劳工,缴了20年劳保,只觉得保费年年增加,当局还不时喊年金要破产,却没有人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为何民间保险公司不会倒,当局的保险基金却会倒?现在寄放在当局的钱,倒底做了什么投资?每年盈亏如何?是否受到民众监督?谁应该为赤字负责?有何对策改善?在复杂的年金试算表背后,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源。
同婚平权:当弱势变强势
民进党标榜人权,同婚平权又普遍为年轻世代所认同,故而早早站队于同性恋社团,巩固年轻票源。再者,亚洲尚未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能冲第一,无疑是民进党梦寐以求的“业绩”。因而此党选前到处开支票,当然少不了承诺同性恋族群,向平权迈进。
此处不讨论价值问题,纯粹就蔡当局推动此法案的方式,予以针砭。
循序渐进的正道
年轻世代能接受的价值,往往超前于中老年世代,但社会并非仅由年轻人所组成,所以要推动颠覆传统价值的法案,必然要有个循序渐进的历程。在同婚平权的议题上,正确的顺序应为:1. 传播正确知识促进社会理解;2. 消弭歧视;3. 与异性恋族群展开对话,探讨平权的可能;4. 进入立法的阶段。
目前台湾的现况,在年轻世代中第二阶段接近完成,但在普罗大众层面,第一阶段都还没完成。大众连同性恋是先天或后天,都还搞不清楚,事实上,在科学界亦无定论。故而,让社会对同性恋宽容以对,难度并不高,但是要与异性恋者平权,则言之过早。若不能按照上述步骤来走,一步到位的强迫性立法,肯定要像一例一休一样,法案过了,民众才发现问题百出。
每一个重大法案,须由行政机构拟定计划,其基本动作,必为搜集分析专业资料,邀集民间不同团体对谈,寻找共识,再由专责行政官员通盘检讨后,向“立法院”提案。“立委”则根据行政机构的详细计划进行审核。这背后意味着大笔的预算,以及推动政策负责任的态度。法案若通过,当局是行政单位,因而政策当然由行政单位拟定。
但是蔡英文不这么规矩。
“立委”提案的问题
政策虽然也可由“立委”提案,然则仅限于较单纯,影响幅度有限的法案,同婚平权牵涉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然要由手握预算的行政机关通盘检讨后,制定计划。个别“立委”,哪来大笔预算与人力时间玩这大车呢?故而由“立委”提案,必然疏漏,急就章,并且问题丛生。同婚平权在蔡英文的指导下,由三个党的三个“立委”提出不同版本的法案,想趁着社会不注意,偷渡过关。
蔡当局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行政机关受到攻击,冲击执政满意度。若由个别“立委”提出,责任不在当局,而在“民意代表”。算盘打得很精,用心委实可议。
而这么做的结果,最直接受到伤害的,其实是同性恋族群。因为社会状况外,法案若通过,一旦发现问题,整个反击的力道将直接冲击同性恋族群。须知,台湾尚是一个连合法性产业都没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通奸罪”,这样保守的社会,要冲亚洲第一个同婚合法地区,如同儿戏,更遑论法案是由“民意代表”拼凑式的提出,而非经过行政单位的详细规划。
果不其然,此举立刻引燃挺同者与反同者激烈的对立,双方各拥大批人马上街头示威,比谁的人多拳头大,成了两种意识型态的对决,双方的情绪化,极度压缩了理性对话的空间。
弱势的强势不妥协
反同团体不是没有让步,同意订定“特别法”保障同性恋急迫需要的法律协助,然而挺同者坚持要入民法,否则就是歧视。民法与特别法,差别在于“承认同性恋存在的事实,并认同须立法保障其人权”(特别法),以及“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无异,应享有同样的人权”。在法条内容上,保障是一样的,只是字眼不同
。就好比,特别法保障了小三的法律权益,但还是小三。民法则不但保障小三的法律权益,且不能称小三,也要称为元配。
若以民法成案,在法律字眼上“父母”要改成“双亲”,“夫妻”要改“配偶”,“男女”要改“双方”等等。所以反同团体称,这是要完全颠覆家庭价值,绝不接受。
挺同团体的坚持,反而引起大众对家庭价值的省思,其结果未必对同性恋有利,因为言及此,双方杀红了眼,不尽正确的资讯到处流窜,只能增加彼此的对立,敌视与误解。而在当权者偏袒同性恋的状况下,反同团体势必以保护儿童为名,大规模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展开反击。若是以民法修法过关,此火焰将深远影响台湾社会,在一些反同团体反击时,同性恋被污名化也势所难免。
害了同性恋的,不是别人,就是蔡英文。
结语
三大法案的演变,背后都是选票考量,以及当局急功近利的不负责表现。与马当局相较,蔡当局的蛮横,粗暴与恶意,都显示它还在“打天下”,而非治天下,不将社会撕裂,好似就不能做事。
所谓中间路线,其实是虚线,台湾早已不存在中道,只有在不断的冲突对立中恶性循环,也许要到民进党被彻底消灭的那天?
微博@观察者网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动,老司机请提高警惕⚠️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合作/广告/投放/沟通
[email protected]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观察者网App上都有!
如何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