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产品种类的丰富、增加提前领取情形等三大核心内容。通过两年试点,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群持续增长,产品持续扩容,推动了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壮大。新政策扩大了实施范围,将国债和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增加了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提高了资金运用的应急能力和灵活性。这些措施有助于更多人享受个人养老金政策红利,满足多样化的养老财富管理需求,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
两年来试点效果显著,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群持续增长,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此次《通知》明确,自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优惠政策实施范围至全国。
关键观点2: 产品种类的丰富
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这有助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资需求,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吸引力。
关键观点3: 增加提前领取情形
《通知》明确,在原有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的基础上,增加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情形,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这提高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运用的应急能力和灵活性。
正文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两年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群持续增长、产品持续扩容,推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持续发展壮大。经过两年的试点,今年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
我们总结了《通知》中与投资者息息相关的三大核心内容,第一时间为你解读政策要点。
《通知》明确,自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2022年11月25日,我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正式开闸落地,在北京、上海等36地启动实施。两年过去,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已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6000万。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有望使得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总资产加快增长。
中国养老金融50⼈论坛发布的2023年调查研究报告显示:1)调查对象对养老财富储备有一定投入比例和规模计划,但当前储备与预期规模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养老金资产总额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非试点地区调查对象的个人养老金参与意愿强烈。未来随着试点地区开立账户人员缴费额度的提升和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个人养老金资产规模有较大增长空间。
《通知》规定,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两年以来,产品清单也持续扩容。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通知》发布前,共有个人养老金产品800余只,涵盖储蓄、理财、保险、公募基金四类别。
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有望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吸引力:
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个人养老金的可投品种,形成丰富且更具差异化的产品货架,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资需求。
据悉证监会及时优化产品供给,《通知》发布当日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其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
另一方面,指数基金具备简单、透明等特性,有助于降低普通投资者的决策难度,提升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参与度,从而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和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通知》明确,在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的基础上,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
此前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较严格,领取条件相对单一,只有达到退休年龄、出国境后、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才能领取。
新增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有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资金运用的应急能力和灵活性,缓解参与人在个人养老金资金流动性上的疑虑,进一步增强居民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意愿。
总体来看
,此次《通知
》的发布,对个人来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个人养老金政策红利,在基本养老保险之上再增加一份积累,并享受延期征税的优惠政策;产品种类的丰富也有利于更好满足参加人多样化的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对资本市场而言,潜在养老金的增量资金,有望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进一步发挥养老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