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硅谷阿里/支付宝做市场运营负责人教会我的事发出后宣布我准备放弃美国,回到中国加入衣二三的时候,我的读者群炸开了锅。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网友说道:“难以理解,为什么从美国马云家辞职,把老公放在美国,只身来到这种低频创业公司,如果给个副总裁估计月薪也就2万,要是为了跟老公团聚也就算了,如果是IDG给个高级总监也还可以理解...”
我觉得我当时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美国大好河山,硅谷鸟语花香,马云家财万贯,我为什么要回北京吸雾霾呢?
我回国也两周了,我就来说说我的心路旅程,以及留美是否值得,为什么要回国吧。
美国见到的东西,是一辈子的
先说个故事。
我回北京的第三天我就去衣二三上班了,家里都没来得及收拾。
下班以后我以前在纽约的一个朋友,现在也搬来北京,来我的公寓看望我。远远地走过来,手里提了一大桶农夫山泉矿泉水。
为了招呼他,我买了一堆肯德基,于是我们俩坐在家里的窗口的小圆桌旁啃起了炸鸡,一边叙旧的问起“怎么你也在这?”
我们俩说着“没想到你也来了北京”大笑了起来,说三年前我们一个是纽约的银行家一个是时尚界的经理,在纽约的花花世界喝着红酒吃着各种tasting menu,现在竟然都回到了北京,还在北京的小破屋里啃炸鸡喝矿泉水。
我们都感叹中国经济发展的快,必须快速回国。干吗当初出去?有脑子的人在国内早就发了,就比如说,我有个复旦附中的同班同学,从小我就觉得他聪明,我们出国,他却选择了在国内发展,现在才27岁创建了贝米钱包已经是老板了,估计身价千万财富自由了,而我还在给人打工。每次见到他我就自嘲说,早知道就留在国内跟着你混了。
我说的高中同学
我们俩聊到这都自嘲的大笑了起来。
但是玩笑归玩笑,我至今也觉得美国的确是个必须去的地方,它也许短期回报并不高。但是去美国见到的东西是一辈子的。
在高中之前其实我的志愿一直是考上复旦,但高一的时候我爸就带了同事的女儿,一个是Harvard的本科,一个是Dartmouth的本科,连带他们的父母跟我说他们出国后的经历,说道他们在国外读的哲学书、交的朋友、打的冰球、和各种经历以后,再对比我听说的中国大学生活“谈恋爱、找实习、刷GPA”我自己就萌生了想要去美国的冲动。
后来吵着闹着要我爸去买红宝书GRE,天天自觉的就开始背了起来,高二被选上了去Bard High School Early College交流,高三毕业后就去了Bard College。
虽说学校是个小文理学院,也没啥资源,但能在纽约山谷里上哲学课和一群奇葩上油画课,讨论柏拉图这样的事,一辈子只有一次。
我们学校的大学教育
毕业后我本来被宝洁录取了,是一心想立刻回国的,结果又机缘巧合地录取了美国的联合利华。宝洁是我的梦想,我去了美国的联合利华,区别在哪里呢?
我觉得是视野。
美国的许多公司的运作都是非常系统的,而在美国做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你能看到更加逻辑性的背后的思考、和框架,你知道“为什么”。其次美国的联合利华崇尚的就是早期责任,就像美国大学喜欢培养独立思考、判断性思考一样,美国的成熟企业也喜欢把任务直接扔给你,让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手把手教你。就像我在联合利华 vs MK vs 支付宝工作对比报告 | 美国联合利华的品牌经理提到的那样。
而在MK做新媒体经理教我的营销,更有一种纯粹。像我在在纽约MK做新媒体经理教会我的事里所说,我们一心一意把心思花在怎么做出消费者喜欢的品牌上,我们每天看好玩的视频,找新鲜的创意,而不是今天卖了几个包,就是这样才会做出好的品牌来。
这个关于营销和品牌的“系统”和“纯粹”,我觉得能在美国感受的更加深入,再加上大学培养的“独立自考",让我在后来我的每次工作中,我都会退一步思考我现在做的事是为什么,如何把这个复制为一个系统?我在建立怎样的一个品牌,还是我只是在卖货?
这些都是我很感激美国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给我带来的收获,我相信是个长期投资。
但美国终究是个大课堂,它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
回国:中国才是未来的市场
我在美国工作也五年多了,从美国的Marketing黄埔军校联合利华,到女生梦寐以求的时尚界MK,再到接地气的互联网做营销。觉得该学的我也都学会了。
但是美国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高等MBA课堂,这里系统、严谨、相对简单和接近理论,一切规章有序,市场相对成熟和健康。好处在于竞争降低,坏处在于”无缝可钻“,美国的企业除非是高度disruptive的或者走在科技尖端的,其它都很难高速增长。美国人的思维也非常“慢”,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迅速崛起,不单单是因为中国直接跳过了信用卡的阶段,而且也因为中国人本身对新事物的包容性就非常大和快,这一年火起来的摩拜单车、ofo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你想要在美国的象牙塔里继续过着“温水煮青蛙”的生活还是回国跳进泥水里一起玩耍?至少今年只有27岁的我,想跳进来一起嗨一把。趁年轻回国闯荡,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机会成本。
俗话说得好,想好好生活,留在美国。想做点事的,回来中国。
文化:中国人在美国职场
很多人不承认,但现实就是,从文化上来说,同样说一句话能让中国人逗乐笑半天的事,在美国也许你需要花十倍的功夫才能说出一个笑话。这件事本身对于Marketer来说更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我在美国念的本科,毕业以后又是做过social又是做BD的,和美国人谈笑风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把这个化作每天的交谈和激情来源,硬撑的幽默让我只是觉得“热脸贴冷屁股”的掉血。
如果要真的融入美国社会,付出在文化上的跪舔努力,是很难想象的。花10倍的努力去学习本土文化去融入,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一切都是关于机会成本,为了变成一个美国人,值得吗?我觉得不值。
变成一个美国边际人还是去中国做一个主流人,我选择后者。
中国:好脏好乱好快活
该不该回国这个问题,其实是留学生讨论的除了”你抽到H1B了吗”之外最多的话题了。
走之前我见了许多朋友,其中有刚从北京回美国的朋友,有跟我说“你会失望的,中国的人特别浮躁、看名望,北京脏乱差”的,也有跟我说“北京是个很有趣的地方,那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我还没见过回去的年轻人不喜欢的”。
我也见了当初把我招入支付宝的美国总裁,也是支付宝的最早期的CTO,李静明,他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从美国第一次回去的时候非常难受,但回头看,也是这段时间是对我人生最有收获”。
这周我回到了北京,作为上海人的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各种嫌弃的。可是我错了,北京就像一个中国版的纽约,外表看起来破,但是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包容感。我特别喜欢。正像我有个朋友所说:“上海的人通常就是外企、大企业、金融咨询出身。而北京则是鱼龙混杂,有算命的、弹吉他的、创业的、做VC的等等,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北京。”
回国两周,我很庆幸我来的是北京,我也很开心加入了创业公司。我们激情澎湃,热爱工作,想真的做点什么。北京人包容外来人,亲切热情,实诚低调,天子脚下,什么人都有,也特别真实。
我只想活一辈子没有后悔过
回到开始的问题,美国绿卡申请放弃了我不后悔吗?离开阿里大公司去创业公司你不害怕吗?放弃高薪我觉得值吗?我当然怕,但是毕竟我只活一生,比起害怕得失,我更害怕的是,等我老了回头看,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去闯荡过。
最近网上有一条图片很流行:
我当时在微博转发了,因为这正是我所坚信的,有人结婚早,有人结婚晚,有人很早变成了CEO,有人晚年致富,总是会有人在那里议论、批判、吐槽,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活在自己的时区里,做自己的人生决定。
以前我在工作的时候迷茫过、难受过,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时候我问过我的mentor,该怎么选择?
他说:“这些都是细节上的问题,你现在该想的是how to find the next thing you are excited about。当你真心对一件事有激情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累,你会觉得打了鸡血,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相信我待在一家公司,只会因为是我真心热爱我的工作,并愿意为之奋斗。就像恋爱一样,在我知道自己真正所爱之前,更多的是需要尝试,摸索并自我成长。我不喜欢浪费时间、拖延,一旦做了决定就要去实施。在美国工作越久,尝试过的地方越多,我越知道自己更适合中国,也需要中国的经历。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搬回中国,这是一个长期的赌赛道。
但是我还年轻,I have nothing to lose,我没有那么多牵绊,所以要趁年轻的时候,多去几个城市,多闯荡,就算最终我回到了原地,也不再是原来的我。
所以我决定了回到中国,加入互联网+时尚结合的公司衣二三,带领它们的市场团队做我想做的事,放手一搏。就像衣二三的slogan那样“总是不断尝试”。
这是我第一次穿衣二三的衣服在杭州出差时和爸爸合影
至今加入2周,我的感觉很好,同事年轻、有激情、热爱公司的产品。每天就算很早起床很晚睡觉,但是仿佛骨子里有一种热恋的感觉,我不禁在微博上说,原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是不会觉得累的。
我也希望能一直这样保持下去,也希望在读我文章的你,能和我一起找到我们职业上的真爱。
加入我的团队?!
在北京/想来北京加入我的品牌、市场、公关团队的,请热情的投上简历!!!发到[email protected]!!我真的是个热情乐观又呵护体贴的好人…而且我可以教你自己变成博主…
我们需要一起做一件大事,把Rent The Runway这种模式在中国做成一种时尚,做成一种潮流和趋势!!没激情的不要来!!
以及介绍下衣二三公司:
衣二三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时装月租APP。用户通过包月订购的方式成为会员后,即可在平台上不断换穿时装,并可将其中中意的时装折扣价买下。衣二三的愿景是成为时尚界的Netflix, 引领新时代的女性,以更环保、经济的方式,轻松体验时尚的丰富多变。
我们是一家团队优秀、跨界融合的公司。衣二三创始人刘梦媛拥有10多年互联网+媒体+时尚行业的跨领域积累,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评委;衣二三的团队成员来自硅谷、华尔街、阿里巴巴、美团、IDG资本、纽约Barney's百货等多家国内外优秀公司与机构,更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求学经历。
我们是一家备受资本青睐的公司,产品上线1年4个月,已经获得三轮知名机构融资,2017全球“点石成金榜”(MIDAS LIST)11位上榜投资人,有3位是衣二三的董事。
我们是一家在火热的共享赛道上独揽时尚领域的公司,基于对共享经济和每年数万亿女性时尚消费市场的洞察,致力于颠覆传统的零售买卖模式,构建体验式消费这种崭新的未来生活方式。
你自己网上可以去搜一下衣二三的报道啦
我招以下职位:品牌传播内容 x 1,公关/对外合作 x 1,数字投放专家 x 1
对时尚有兴趣、脑洞大的、文笔好的、视觉强的优先。
品牌传播内容经理:
熟悉国内外最新时尚文化、内容创意潮流、并且能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
懂最新的通俗文化梗(例如能够一句话总结《人民的名义》的剧情)和最新社交媒体玩法,时不时就冒出个段子和点子应接不暇;
有过人的写作编辑才能——热爱10w+的快感,写标题非要起10个才满意,微博、微信、豆瓣等都能搞定,吐得一手好槽;
热爱玩国内外社交媒体并了解各垂直领域KOL,每个新社交媒体都要上去体验一番的达人;
对时尚、色彩、人影摄像高度敏感;
对生活有a sense of humor。
PR公关经理:
游走于明星、媒体之间,将活动营销策划方案具体落实于每个细节;
处乱不惊地面对危机曝光,维护公司及CEO的公众形象;
挖掘营销热点,主动出击获取更多关注;
塑造品牌形象,规划当下及N年后预计实现的品牌目标。
投放专家:
精准判定与平台匹配的互联网、网媒等资源,提高转化数据;
数字营销、搜索引擎及社交平台的运营策略及预算费用投入产出比分析;
策划热点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负责跨界整合,拓展及管理投放渠道及媒体。
加入衣二三你可以享受???
身处帝都繁华核心——王府井办公的超凡视野;
周围都是漂亮的衣服,以后再也不用买衣服了;
来自各大时尚行业的“女魔头”陪你一起嗨;
没有层级且有趣、年轻的团队和你共同成长;
让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化为现实的满足感;
立即变美!
当然也有你最在意的实在福利!!
不用担心每天穿衣的困扰,公司有内购福利让你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折扣最低价;
不用为“吃什么”而选择困难,公司提供秀色可餐的早午餐供你享用;
带薪年假:去enjoy属于你的私人沙滩和充足阳光;
拿到手软的奖金,只要业绩攀升,每季度Boss可以舍弃自己购买Chanel、Dior的支出用于给大家分发红包;
Team Building:无论你想小团体还是大部队都可以同时High个够,每月团建费必须花光;
精美下午茶:不断具有新意和刺激味蕾的下午茶点及水果不限供应。
衣二三APP
同时公司还招聘以下职位,可以发简历至[email protected]
招聘经理:
能够快速理解岗位职能及人选技能;
能与业务部门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深入业务层面的技能;
能将雇主营销与人才引进融合一体;
招聘是你毕生愿意从事且向往的职业方向。
用户运营:
直击顾客内心需求,以顾客需求为提升产品作为终极目标;
数字敏感及判断,可以将留存、转化很好的通过你的方法论去诠释;
利用最in的营销企划去保持与顾客的互动与共鸣,不仅会玩儿还要玩儿出境界;
组建社区用户群,网罗意见与需求不断优化。
品牌BD:
游刃于各品牌间的灵活自如及对服饰、配饰、箱包等女性品类的深度了解;
有“超强演说家”的风采及谈判时口若悬河的商务技能;
有甄选流行及畅销货品的“火眼金睛”
有敢于想象及推动新业务合作的必胜决心。
时尚买手:
有引领时尚、导入时尚的fashion潜能;
有强健的体魄去做国际、国内“背包客”
有秀场唯你独尊的女王风范;
通过专业技能提升用户及公司全员的审美及穿搭。
Java开发
不仅可以坐的住面对#*&@+天马行空的开发语言,还可以爆发出你内在骚动的不安分的心;
愿意参与业务了解业务的潜在及紧迫需求,提供你的实现建议;
看重的是技术学习及探索带来的成就感,而并非其他;
也许你不是技术大咖,但可以有被打造更大潜力的可能;
善于交流、交流、交流;
推荐算法:
精准及时的根据顾客过往浏览及选购的信息进行商品推荐;
可以实现搭建、调试及成功的推荐系统建立及实施技能;
善于收集且分析用户行为数据。
前提是你必须用我们的产品,扫这个码可以领券
想听更多职场故事和中美对比报告
欢迎戳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如果你对#中美,#职场,#为人处事,#市场营销或 #女性心理有兴趣,那你即是我的知己——在社交媒体性感的这个时代,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希望分享我的点滴,解放你心中的自己。
对营销、中美对比、提高自身能力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建立的中美营销圈,连结500+中国美国的营销人互相分享营销干货、案例、互相学习成长,定期邀请营销大牛,最新营销热点抢先看。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或在我的微信后台回复“群”字查看详情。
同是海归请支持以后更多中美对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