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创新航被宁德时代起诉侵犯电池实用新型专利,索赔金额达6100万,这是今年内的第二起诉讼。至此,宁德时代对中创新航的诉讼专利增至9件,索赔累计金额超过8.6亿元。文章分析了专利诉讼的拉锯战对谁有利,以及宁德时代为何持续发起新的诉讼,并探讨了其背后的策略考量,包括与日韩专利池的斗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创新航被宁德时代起诉侵犯专利,索赔金额增加。
中创新航被宁德时代起诉侵犯电池实用新型专利,这是一个月内的第二起诉讼。宁德时代累计对中创新航提起9起诉讼,索赔金额超过8.6亿元。
关键观点2: 专利诉讼的拉锯战及其影响。
专利诉讼的拉锯战对大公司而言可能是一种策略,通过穷尽司法程序来避免成为更多专利权人关注的对象。大公司可能更愿意通过耗费时间和金钱来平衡侵权成本与诉讼成本。
关键观点3: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战背后的策略考量。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间的纠纷背后,涉及市场份额和供应商选择的考量。如果宁德时代能够通过诉讼获得“寒蝉优势”,其得利可能远大于索赔本身。此外,这场诉讼也可能成为宁德时代应对日韩专利池的一种策略。
关键观点4: 宁德时代的招聘与专利人员布局。
宁德时代正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大量专利人员,以应对与日韩企业的专利斗争。这些招聘可能与LG和松下联合成立的全球首个锂电专利池事件有关。
关键观点5: LG与松下的专利池策略及与宁德时代的斗争。
LG和松下联手成立专利池的终极目的是扼制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目前双方都在德国慕尼黑进行人才招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斗争。
正文
2025年1月17日,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创新航(03931.HK)发布诉讼公告。
公告显示,中创新航近日收到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状,案号(2025)闽05民初2号,原告宁德时代起诉其侵犯电池模组ZL201621122034.9的实用新型专利,并索赔6100万。
这是在今年1月3日爆出宁德时代起诉中创新航,并索赔9100万之后,一个月之内的第二起诉讼。至此宁德时代对中创新航的诉讼专利已增至9件,索赔累计金额超过8.6亿元。实际上按照很多专利争议案件的解决途径,如果是双方互诉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双方已经开始为和解储备筹码了。然而,从目前宁德时代还在不断发起新的诉讼来看,似乎“宁王”还不没有结束这场斗争的意图,更像是在走向一场拉锯战。那么,如果谈起专利诉讼的拉锯战,到底对谁有利,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与诸多起诉它的中小实体的案例。“拖延战术”,已经成为苹果公司这类大企业在应对中小实体的专利纠纷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这种以穷尽司法程序,凭借巨头的资金优势,耗尽中小实体的资金、时间和精力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大型公司所掌握和利用。因为对于大公司而言,相比于专利侵权动辄上亿元的赔偿,大公司更有意愿通过耗尽司法程序,哪怕是花费更多的金钱,也要避免成为更多专利权人关注的对象。也就是在平衡侵权成本,与诉讼成本之间,大公司的选择都是必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战,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就是谁将从这场“消耗战”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与结束战斗相比,“消耗战”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是否就会成为一方不愿意结束战斗,而故意延长诉讼进程的策略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再来看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之间的纠纷,或许有不一样的结果。相比于宁德时代索赔的8.6亿元,如果完全按照宁德时代之前已经获赔的几个案件的实际赔付比例看,即使全判下来,可能最终的赔偿额也在5折以下,3-4亿元的赔偿不仅对宁德时代这个万亿市值的企业毫无感觉,对于中创新航200多亿的营收来看,也是足以能够消化掉的。宁德时代此次选择的泉州中院,和之前的福州中院一样,都是敢于发行为保全(禁令)的法院。然而从目前双方已经进行的案件来看,这一点恐怕也要落空。所以,或许这种“拉锯战”本身,反倒成了一个隐藏的福利。正如苹果公司的专利纠纷策略一样,投入到司法诉讼中的成本能够给公司Cover到更多的效益,这种事就值得干。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宁德时代对中创新航的诉讼,能够在市场份额,以及对终端车企在供应商选择上形成“寒蝉”优势,这种得利将会远远大于索赔本身的收益。如果在双方短时间内如法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延长诉讼的进程,对宁德时代的收益可能并不小。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宁德时代,还会在不断提出新的诉讼。从这份招聘启事来看,宁德时代IP管理部全球招聘两部分人员,一是国内支持团队,二是base在慕尼黑的海外团队。因为毫无疑问,LG和松下联手成立专利池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扼制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因为原本被LG和松下控制的动力电池行业,随着中国锂电池厂商的崛起,两家原先的领头羊已经明显落后了。所以,收取专利费成为一个必然的举措。而宁德时代显然就是最大的目标,中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对于同属东亚的日韩而言,并不陌生。而作为后勤部队,如何应对LG自称的庞大的锂电池技术核心专利,或许就是宁德时代必须面对的。LG曾表示,其已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了5.8万项专利申请,获得超过3万项的已授权专利,并且已经确定其产品组合中1000多项专利为“高度战略性”专利,其中580项可能被竞争对手的电池制造商侵犯,也就是说这500多件已经找到了侵权证据。其中不乏大量的与正极材料、涂层隔膜、电池结构、电极和制造技术等有关的专利。而此次宁德时代在一个岗位上就招聘15人的力度来看,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很有可能对标的就是LG重点提到的侵权技术。故推测宁德时代此举非常有可能就是要临时应对LG提出侵权证据的专利,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或破解。
综合来看,宁德时代此次超大手笔的招聘,仅其用人成本甚至可能高达千万元级别。但是与专利池要对其收取的专利费,恐怕要以亿元来计算的话,这些人员投入成本相对来说还是小数目。如果投入的人力成本能够为其节约上亿元级的成本,那么这就是一桩好生意。如果上述推测属实的话,那么当宁德时代与日韩专利池达成和解或平衡之后,也就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就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员。可以说,这个岗位既有干劲、也有挑战,当然或许也存在风险。应聘的人员不妨多一句嘴,三年后会裁员么?但估计面试官很有可能会说,三年后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这其实就是大公司在专利的统筹上,对于专利诉讼是否符合总体利益而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的典型案例。
回过头再看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战,与LG和松下的纠纷相比,显然就变成了小案子。
而拉锯战的另一结果就是,看看LG对宁德时代用的是什么专利招数,如果的确是可以扼制对方发展的,不妨拿来也复用到中创新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