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系飞行员
一起学习空客机型知识,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草莓价格“惊喜”啦!最低每斤“个位数”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临时封闭!沈阳故宫发布重要通知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刚刚,江苏泰州兴化市发生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系飞行员

为什么小小的ELT工作有这么多“破”规定?

3系飞行员  · 公众号  ·  · 2021-03-16 21:17

正文



图文与视频内容一致(推荐观看视频):


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作为 E 学家,今天为大家从 频率角度 深度剖析 ELT


ELT—— 应急定位发射机 系统的缩写,系统构成十分简单。核心装置 —— 发射机 ,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独立电源、处理器、控制机构、传感器、发射模块 …… 一人扛起了 ELT 系统的半边天; 天线负责将救援信号传给外界 驾驶舱还有一块小面板,可用于人工超控

不足百字就可以讲明白 ELT 的系统构成,但是,仅有这些知识,却无法解释很多实际问题。我们需要一个 更高维度 ,去了解 ELT 和它的工作方式,这里的维度就是 —— 频率


应急状况发生时,飞行人员可以通过驾驶舱内的 ELT 电门,人工启动 ELT ;或者 ELT 检测到纵轴加速度变化后自动启动 。天线向外发射 121.5MHz 243MHz 406MHz 三个频率的信号。

早期 ELT 只通过 121.5MHz 243MHz 两种频率发射救援信号,分别用于 民用和军用搜救系统 。由于 ELT 发出的是模拟信号,搜救组织接收到信号后,只能判断可能有飞机遇险,遇险位置十分模糊,因此,实际救援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的 ELT 增加了 406MHz 频率 ,这个频率会将 飞机信息、遇险位置传给卫星,之后由卫星传给地面站 ,人们收到信息后,就可以大致了解现场情况。 121.5MHz 243MHz 则更多以辅助身份 用于实际搜寻阶段。

从发射机与天线端的连接方式也可以看出这两种频率的区别, 406MHz 使用 TNC 接口连接 ,这种接口的可靠性更高; 121.5MHz 243MHz 则使用 BNC 接口连接 BNC 接口可以减少信号间的相互干扰,达到更好的信号响应效果。

也就是说,在发射机内部,其实有 两个发射模块 ,微处理器控制它们的工作逻辑, 一次只能打开一个发射模块 。每隔 50 秒,处理器会短时间关闭 121.5MHz 243MHz 的传输,并命令 406MHz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