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6月,《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已实施5周年。5年来,江西国税机关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积极服务老区企业发展,交出了一份税收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满意答卷。
“现在看来,我公司当初回迁决策非常正确,企业效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江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邓书甄说。
《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出台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1月发出通知,规定了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政策刚一落地,江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立即把新投资的高端饲料生产和总部基地项目迁到赣州。国家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仅这项税收优惠,该公司5年来获得企业所得税减征3242万元。
据江西省国税局所得税处处长游润珍介绍,5年来,赣南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99.8亿元,仅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就减免企业所得税20.4亿元,惠及钨稀土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应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脐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等43个行业。
有力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各方投资。5年来,赣南累计利用外资超过62.4亿美元。仅2016年,全市投资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达到249个,同比增长80%;总投资1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倍,开工率达98%。
赣州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安防领域,技术依赖程度较高。该公司自2015年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两年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1550万元。“这两年我公司将享受税收优惠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技术项目改造,销售收入增加1亿多元。”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徐俊松表示,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可为赣南苏区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5年来,该公司将其减征的5000万元企业所得税全部投入研发,新增研发项目37个,申请国家专利11项。该公司董事长蔡报贵表示,税收政策释放的红利,让企业有更多财力投入到研发新技术、吸引高精尖人才等方面,企业技术创新道路将会走得更好、更远。
税收政策激发了赣南企业创业创新热情,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仅2016年,赣南新增市场主体7.7万余户,建成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52个,入驻创业实体3200余家,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
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涉及当地很多公共基础和社会民生行业。瑞金市民王锦说:“近年来,城区停水次数少了,水质也变好了,即使是雨后水质也比较干净。”
这种变化很大程度源自瑞金市闽兴水务有限公司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持续投入,5年来公司享受税收优惠460万元,节省的资金陆续新增了储水水库,更新了净水设备,扩大了供水范围,保障了水价稳定和居民安全用水。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水俤认为,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对老区企业的让利,公司从中获利时也应回报社会,服务民生。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赣南地区生产总值从1508亿元增加到2194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从567亿元增加到84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江西省国税局局长胡立文表示,江西省国税机关将积极融入赣南振兴发展大局,结合“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税收服务质效,精准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引导赣南企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将税收支持转化为赣南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李婧 010-619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