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ocus生活家
自信,风趣,颜值高!这里是权势闺蜜的能量场!加入我们,一起分享有品质高姿态的生活方式!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发布  ·  教育部:将研制发布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  3 天前  
河南发布  ·  教育部:将研制发布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ocus生活家

北上广生存记:蜗居在繁华边缘,于房价面前节节败退

Focus生活家  · 公众号  · 职业女性  · 2017-03-21 17:30

正文


大城市就像是夜里的霓虹

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人涌入

每一个到来的人都怀揣着梦想

却只能蜗居在繁华边缘

最终不得不败给高昂的房价


近日知乎的一篇

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 北京年轻人

创造力和生活品质? 的帖子

引起了热议



问题至今共有4.3K个回答,五万多人关注。


赞数较高的答主不乏清华的硕士、北大的博士。他们的共同之处除了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外,还 统统买不起房



答主A,清华本硕。

父母生过大病,家里无积蓄可付首付。想着自己攒几年,总能攒出首付。 毕竟一个清华毕业生 咋能在 京混不下去? 只怪自己太天真。 惜答主虽然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无奈薪资涨幅不大。


答主也考虑不如找个另一半,两个家庭一起拼,两个人一起攒。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一个人应该为了一套房而恋爱结婚吗? 如果 说句现实点儿的, 连首付都拿不出来,谁家父母愿意把含辛茹苦养大的宝贝闺女托付给你啊?


答主看着身边的朋友都被北京的房价吓退,不是去海外留学定居,就是回老家娶媳妇儿。实在是伤不起。


P姐小时候也曾天真地有过到底是应该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困扰。后来发现自己想太多。



这俩所中国的最高学府有多难考? 就拿16年的数据来讲,河北省报考清华大学的42万考生中,130人被录取。


千军万马杀过来,只有零星几个过得去这独木桥。按理来讲,清华北大毕业生应是在同龄人中颇具智慧又努力向上的那一拨。


然而,仍然无法承担京城涨如火箭的房价。


也许有人说,高等学历并不能同高收入挂钩。这问题属于偷换概念。那么我们来看看答主B的答案。


答主B,答主A的同胞,清华毕业。

答主B是 北京Top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 。工作5年,年薪20万+。如果能当上主管的话,收入能达到30万+,再之后是年代久远的主诊。


答主B在评估了自己的情况后,一直犹犹豫豫的没买房。刚开始觉得自己年轻,收入低,可以等两年再说。后来思考的是买一次房必会掏光家里的积蓄,父母退休后只有微薄的退休金, 万一生病了拿什么去承担


为了买房 ,这几年基本紧衣缩食,没有旅游,没有锻炼,单位出租房一条线。娱乐全靠玩游戏看电影,手机用两年才换一次。

为了买房 ,一年才回一次家,觉得千把块的高铁费挺贵。

为了买房 ,我一直没买车。我觉得一辆车每年占用我3-4万的资金,太不值得。

什么创造力,都是狗屁, 一切都是为了存钱

这样的生活简直操蛋。 家都不能生病,十几二十年都要过着这样的日子,才能有那么一套房在手里,到底是图 什么?


答主B最后决定离开北京。


年薪20万是什么概念? 在中国已经甩掉占据人口70%的工薪和贫困阶层了。


似乎除了嫁给北京土著的外地妹子能在北京安家落户,大部分被包装成漂亮的“ 中产阶级 ”的北漂族依然在苦苦挣扎。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同样逃离北上广的还有考虑到家庭教育的答主C。


答主C,北大本硕博毕业生。

中科院北京某所工作的第三年。今年已有调动,转战南京。 你问为啥?两个字, 房子


答主C在这个收入赶不上房价的城市,拒绝了年薪45万的某企业,毅然选择了到手不过万的科学院研究岗。收入问题似乎挡不住一颗想要搞学术的心。


而让答主下定决心离开北京的原因是, 儿子到学龄了


北京的小学入学是就近原则,也就是说你住哪片儿,你家小孩就分到哪里上学。而这区域内的小孩子还要排序上学。本区房本区户口的先上,租房的殿后。


按理来讲,中科院员工子女,还是能接受优质的教育的,毕竟中关村那片儿有点名气的小学原本都是中科院的附属院校。父母工作,小孩上学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然而好的学校就意味着好的发展,各方人士蜂拥而至,周边房价一抬再抬。这些附属学校也被划分到区教委,与中科院再无关系。承诺好的员工子女也不再能保证入学。


买不起学区房,也就上不成好学校。 努力奋斗这么多年,还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痛哭过后,为了孩子,离开北京。


买房难,买学区房更是难上加难

总有人说房价这么高,是明晃晃的泡沫经济

然而还是有人不惜一切

迫不及待地想要钻进这个“圈套”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

最应该在这样的城市,实现人生价值

为社会做点儿贡献的青年,都纷纷离开的时候

网上这样的新闻却屡见不鲜


报道称,一位买家出资1200万买走丰汇园小区39平方米的1室1厅,只为让孩子就读宏庙小学。 宏庙小学于2014年确定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直升校,2015年开始对口直升。


厉害了,我的哥。


后来有记者求证,中介称“ 没有那么高, 目前均价在20万-22万/平方米。 而这套房子的报价最初为25万元/平方米(总价约977.5万元)。


还是厉害了,我的哥。


近日,微博又爆出,同一小区的一处房产在闲鱼拍卖。



建筑面积170.65平米,1964万的起拍价(每平米11.5万)引得8名土豪报名哄抢。报名者每人 已缴纳196万元的拍卖保证金


你们好棒棒哦。


据中介介绍,丰汇园小区的房子一向好卖,现售单价在20万至23万左右。 被媒体报道的39.1平米的一室一厅目前已没有存量,小户型中仅剩38.68平米及66.2平米房两套房源可以满足“入学”要求,前者报价888万元,约23万/平方米,后者报价1330万元,约20万/平方米。


P姐算了算,以自己每年负5万的收入,要想买一平米的学区房...恩,还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中介还称, 冲学区来的人一般不会住在小区内 ,而多是将房子作为“落户点”,只为能使用教育资源,“能在这买房的条件都不差,都是老板、高管”。


天价学区房,只买不住。P姐忍不住仰天长笑。


一面是苦苦挣扎的北漂族

挂着中产的头衔

租着三房东手里的房子


一面是富出天际的大老板

占据着极多的财富

手里攥着N套房子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

阶层固化是今天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

越是社会平稳越难打破阶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得不承认, 当今社会

一对普通年轻夫妇想要在北上广买套房

需要剥削两个家庭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全部积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