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理论宣讲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层理论宣讲能够常态化、长效化,关键是要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内容。
一是
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集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痛难点问题,开展法律法规、医保政策、就业政策、老年人无障碍建设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宣讲。用“理论+实践”的方式组织技术骨干、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等,深入城镇社区,采取“定点式”“走访式”“菜单式”“分享式”等多种宣讲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融入生产实践中,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能落实。
二是
创新“送宣讲”和“种文化”有机结合。
细分宣讲主题,结合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宣讲“菜单”,组织“草根”文艺队伍,利用“七一建军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你说我来演——艺理同行·百姓名嘴巡回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将“理论课”转化为“文艺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
注重品牌打造,让宣讲成果出“精”更出“圈”。
创新“五红联学学习法”,融合“数字化”赋能,打造“好声音共享直播间”,针对不同群体对知识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分群体、分特点,提供学习宣讲服务,探索“互动式”“围坐一堂”的特色情境宣讲模式,搭建“书记面对面”摊位,创设共驻共建单位、在职党员“月月讲”,辖区最美家庭、中国好人“周周讲”模式,实现场景立体化、多元化,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团结e启讲”传递党的创新理论“最强音”品牌,紧跟时代潮流,“实体+随身听”模式的“团结书屋”,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线上“听”起来、在线下“看”起来,最终在干部群众中“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