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和毛利午餐
一个刚正不阿且妩媚动人的专栏作家
51好读  ›  专栏  ›  和毛利午餐

我在小红书上围观年轻人过春节,越看越激情澎湃……

和毛利午餐  · 公众号  ·  · 2024-02-19 14:36

正文

大年初一那天晚上,两个小孩睡着后,我躺在酒店床上,试图在网上找到一件体面的过年礼服。
年就是这样,过年前觉得没必要折腾太多,春节也不是非过不可。 等真 到了日 子,不来点仪式感,心里大半个地方都是失落。
找了好久没有收获,旗袍很容易撞款,东南亚酒店,女服务员一到春节都穿着旗袍。
褂子有点太热,到底穿什么好?需要有一点独特,但又不用太高调,有中国元素,又无需面面俱到,穿着方便,最好在海边能成为最闪亮的星。

打开小红书翻了半天,发现上面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全球同袍点亮世界地图 。穿上汉服,在全球各地拍照留念,这就是我要的感觉啊。

有穿正经汉服的,有穿马面裙的。有人穿着战国袍去埃及金字塔和各种神庙里穿行,有穿披袄去雪山湖泊拍汉服照的。

我越看越后悔莫及,高低也要整一条马面裙,或者高端旗袍,来沙巴跟世界最美落日合影才对。
衣服是来不及买了,过年这两天因为太过想念家乡的年味,几乎天天刷会小红书,看看别人家的年味。

有个事情,我感慨很深。

十几年前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非常不喜欢过年。关于春节的记忆,是只属于长辈们的节日。他们负责张罗,从采买食材,去菜市场买活鸡活虾,到回家在厨房里忙上一整天。从头到尾,我能做的只是在电视机前,吃着一包又一包的零食糖果。

等到坐在餐桌旁,看到那些长辈们爱吃的传统菜肴,觉得没意思,他们喝酒吃饭,半点插不进嘴。等被问到问题,又都是不能理直气壮说出口的答案。

那时我就有了逃离春节的想法,这个节日带来的负担太重了。后来果然每年都在外面过,每年都习惯了出逃,真的不再有人关心春节怎么过,才发现好像也不是个滋味。

是,人不能既要又要。

可是打开小红书,发现年轻人很积极在做改变。关于年,那些不喜欢的东西,改了就好了。
吃得不对自己胃口,可以自己烧。过节没意思,可以自己搞节目。打不过的,可以融入。过年前是大城市时尚达人,过年后穿着各地省服,成为村里的阿弟阿妹。还有潮汕的英歌舞,看完几个视频,已经默默记下村名,下次过年,也想挤挤这种真正的热闹。

老家不是回不去的老家,是可以一起玩,一起变更好的老家。

看了好几个年味菜谱,逐渐对明年新年有了种美好的想象。

首先,要回家。

其次,是时候展现我真正的技术了。在小红书上学了好几个“龙里龙气年夜饭”的龙造型拼盘,今年用不上,明年或可一战。这两天就有种买袋砂糖橘,回来练练手的冲动。其实这种事情,最适合艾文和妹妹来操练。

想象中,应该是我和小陈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做出点真正属于自己的年味,认真记录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好不好吃不重要,小时候我爸妈做的菜也不怎么样,我不是照样吃了那么多年?

重要的是气氛,那种自己在家操办一切,统管全局的气氛。

然后安排小孩们剪窗花,写春联,做灯笼。

小红书很有意思,不管是什么样的老家,在年轻人的镜头里,好像都变得更加可爱了。不是因为滤镜,也不是什么高超的拍摄手法,就是很多普通人在认真记录下关于春节的一切。

有人说回山西过年,每天都吃铜锅,铜锅里放着酥肉五花肉,噗噜噗噜煮着,看了还挺馋。
有人说浙江小孩的童年噩梦是过年每天早上都会出现的青菜年糕汤。这菜我爸也会,常常从菜场提回几条新鲜年糕,切片后煮一大锅白菜肉丝汤年糕。好久没吃了,甚是想念。

还有过年必有的蛋皮,这东西也很神奇,每年我妈都要做好多张,到晚上它一定会切成条出现在汤里。约定俗成,不容修改,但仔细想来,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小红书上虽然有精致的年夜饭,但绝大部分还是平常人家年夜饭。我喜欢这些粗糙点的,家常点的团圆饭。看到照片,能联想到站在桌旁,忙碌一下午的人,他或者她是怎样笑嘻嘻一边擦着手,一边看着一桌饭菜。
甚至我还会怀念小时候我爸经常去买菜的那个菜场,到春节前两天,里面人流如织,外面那条街上更是人挤人,卖什么的都有。以前不喜欢,觉得格调不够,乱七八糟,也没什么有档次的东西。现在深感遗憾,逛菜市场,多好一件事。去菜市场看看活虾活鱼,吃点小吃,买点甜酒,然后把买菜蓝子往自行车龙头上一挂,但愿明年回家,我能这么做。

怀念人间烟火气,与其说是怀念那个时代,不如说,是怀念人们还在真正生活的时代。
原本以为年味淡了,没想到打开小红书,上面的年轻人,正很认真地记录着自己家的烟火气息。

过年,不是在微信上群发拜年短信。是应该真正的一家团聚,做一些真实有趣的事,记录下这些事,或许明年能够做得更好。

老祖宗挺厉害的,竟然每年都能换个生肖,换个主题,又有什么理由,不跟着一起快乐快乐?

噢,还有一件事情,我也很想做。

在春节里挑天气最好的一天,一家人找家里年味最足,光线最好的地方,留下一张全家福。

以前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是在小红书受到的启发,完全可以这样做。不用怕布景不够好,场面不够气派,人物不够精致。冬日暖阳下,拍一张一家人笑呵呵的照片,记录一年的开始。

曾经总想着,要等赚了很多钱,再去过想象中的春节。

现在暮然回首,人生行乐耳,须富贵几时?

人生应该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越刷小红书,我越激情澎湃。

甚至等不到明年过年,元宵节就想来点龙年的仪式感。

花灯,旗袍,灯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感谢年轻人教会我,如何用自己的强烈意愿,过自己想过的年。不喜欢的东西,努力动手改变它就好了。

消失的年味不怪别人,只怪自己做得还不够。
*文中视频及 图片来自小红书,已获得授权
作者|毛利,作家,代表作《全职爸爸》《结婚练习生》等,微博文化之夜年度突破作家。分享生活,和有趣的人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
关注 👇

新浪微博 |@毛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