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ain365日
生活家的聚集地 | 和我一起把想要的生活过成每一天的日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pain365日

5月书单 | 世上有没有非读不可的书?

pain365日  · 公众号  ·  · 2017-05-29 08:23

正文

根据2/8定律
世界上只有20%的生活家和Pain一起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



每月月底检查书评、影评本还有好物清单都已经是在例行公事。评判一个月好坏的标准无非就是有没有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文字、图片、各式各样的好货list....


这次翻看书评本,几乎没有4月的书评和摘抄,总算得知那时的我过得有多荒唐颓废。还好5月把心情平复,继续上路,让阅读与情绪化的自己独处。


这个假期,Pain把自己的5月书单整理了一下。有好读的干货,也有暖心的故事。如果你没有出门凑热闹的话,不妨泡一杯茶,窝在沙发上,开启你的阅读时光。


我有歌,你有酒吗?



《理智与偏见》 简·奥斯汀



无意中被人推荐了《理智与偏见》,还顺带着把电影也看完了。


简·奥斯汀笔下的玛丽安和埃莉诺是两姐妹,姐姐 埃莉诺理性,妹妹 玛丽安热情。


埃莉诺因为自己过于理性,一次次遗憾错过自己的爱人;玛丽安却因为炽热的感情,选择对默默爱自己的人视而不见,甚至是无礼对待。


两姐妹像在两个平行的世界,倘若不是最后有那么一些情感上的交集(理智的 埃莉诺终于暴露自己的感情痛哭起来,热情的玛丽安终于不再忽视布莱登上校的情意)想必很难出现happy ending。


书里对于 玛丽安与 布莱登上校感情线的描写有一点是最打动我的,人人都觉得玛丽安天真得有点蠢,都觉得她最终会被现实敲醒理智,而上校却说:“如果可以,我希望她永远天真下去。”因为上校深知现实击败天真热情的严重后果。没错啊,只有上校才有能力保护好玛丽安的天真。


即使我们天天歌颂爱情的可贵,但倘若一个人清透的心灵没有物质保障,想必很难透彻下去。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在理智与情感中摇摆不定。选择什么就必定会失去另外的什么。有所得,必有所失,只需随心追求。


我总觉得随心活着(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人,能一直很幸福,因为心是安定且自足的。



《颠覆平庸》 彭小六




事实上,看干货书籍的好好处是随时更新我们现有的方法论瓶颈。


一个人身份、职业、环境的转换,都需要加入新的东西以此帮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而我在这本书里发现了2个新的可能性——复盘、拆书。


彭小六老师是近年来能不间断产出干货的作者。这本书也涵盖了包括“时间管理”、“如何自律”、“职场技能”、“学习方法”、“个人品牌”...的系统性方法。如果你是一个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的干货寻求改变的人,这本书当然能成为你的第一本系统干货书单。


我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花了两小时看完全书,挑选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做了笔记,继续精进!



《我书架上的神明》 编著



很多人都打着“爱书之人”的名义叫板:阅读如此美好,不应该带有任何功利心。有目的去读书都是功利的。


事实上,“功效主义”也会被他们全盘否定。


虽然不可否认,书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有着我不敢妄自攀比的文化底蕴,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成就了自己。于是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深处文化高位的读书分享,总能开开眼界,尤其是72个学者的书单,都能对我的新书单有所启迪。


在他们对读书的界定中,我不禁为自己汗颜。不过我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你我每一个普通人的书架上,都有各自的神明。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 朱光潜




与其说是文艺青年的修养,不如说是有志青年必备思想手册。书里方方面面的描述正是如今青年所缺失:最为基础的涵养。比如文艺与人生的关系、诗歌绘画戏剧欣赏.....


“文艺”一词已经从潮流的舞台上隐退,取而代之的是“鸡血”“励志”。它们都是各个时代下大众追逐的精神食粮。至于判断这食粮有毒没毒,就看个人怎么去解读利用。


品味到细枝末节的趣味固然需要精心去读,但开启此书时正是我兴趣低迷,许多冗长的篇幅都只是粗枝大叶浏览一遍。


正如书中所说“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如果你这个假期不太忙,不妨慢慢读这本书。



《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知日




如果你喜欢《海街日记》《步履不停》..这几部电影,就一定要读读这本期刊。


16年我读过导演的自传《有如走路的速度》,对导演的内在外在价值观都已有一定的认知。


导演的作品是通过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与情感,造成普遍性的读者感受。这也正是导演的电影尽量不直接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让观影者自己解读。


而这本期刊是以导演为主题,以及与他相关人物的采访。而正是从一篇篇有料有趣的采访中,我得知了是枝裕和导演为什么会走上电影路?是谁支撑了他的梦想?他的领路人又是谁......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行动派




如果在两年前看到这本书,我可能会把里面的内容当成一本行动指南,按照顺序逐一展开自己的改变轨迹。


但今天看到此书,我选择发现里面新的可能性。一个人无论在哪个阶段停留时间长了,都会出现瓶颈期。所以更应该读读同类人的文字寻找与之的契合点。


23位在各自领域风生水起的行动派精英分别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干货,绝对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梦想实践指南。


另外看完此书后,我更建议系统去按照里面的内容找材料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