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鬼脚七
鬼脚七,真名文德,自媒体人。做自己,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过个年才知道,没人盼着你过得好 ·  昨天  
Kindle电子书库  ·  无条件五星!这本火了20多年的硬核保命指南, ...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  2 天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中年时代的聚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鬼脚七

死亡呓语

鬼脚七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07 12:18

正文

在床上躺了三天。眼睛胀痛,看不了书;睡多了,也睡不着。我开始觉察身体每个部位,一寸一寸地。这是件很无聊的事,很多人不会这么做。越聪明的人越不会做。因为这样做没用。我不聪明,所以我做得不亦乐乎。 你以为很有用的事,后来发现屁用也没有。反而那些没用的东西,却陪了你一生。

躺在床上,我开始思考死亡,认真地无聊地思考。

人们要么害怕死亡,平时连“死”字都不提;要么轻视死亡,以为自己完全放得下。 每个人都要死的嘛,该干嘛干嘛该享受享受!但真正面临死亡时,就抓瞎了。不要嘲笑叶公,你再喜欢龙,等真龙出现,你一样会吓得魂不附体!死亡就是真龙,还是应该为死亡做些准备。

遗憾的是,人们每天都在忙着准备各种事情,但从没有想过为死亡做些准备。社会每天都在教人们怎么更好地活,但从来没有人教大家更好地死。

老天很公平,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无论你有钱没钱,无论你美丑肥瘦。

有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经过死亡考验的人,心态、视野会不一样,不纠结于那点名利得失,不计较于别人好坏评价, 一切在死亡面前都不值一提。除了生死,还有什么大事? 很多出家人,喜欢说四个字:生死事大!除了生死,没有什么大事。既然还活着,还有什么好恐惧的?如此心态,还有什么做不成放不下?福气自然也有了。

上次有个法师问我:信佛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了想,普度众生?偶尔有过这种想法。但还有更接地气的理由:了生死。 了生死,脱轮回 。就像修道之人,炼丹飞升。玄幻小说里描述,修行境界越高,寿命越长,成了真仙,就与天地同寿。了生死,要先了解什么是生死,然后再了脱生死。

躺在床上,我想这身体一点一点衰老,一点一点退化,最终要消亡。既然是必然之事,为什么人们仍执着于此?应该是害怕身体死了,人就灭了吧。

身体,有体温时,叫身体,没有体温时叫尸体。

墓地越来越漂亮,是给死了的尸体住的;房子越来越漂亮,是给活着的尸体住的。当人的意识在身体里时,叫身体,当人的意识消失,不在身体里时,叫尸体。但人们绝大部分时候,意识都不在身体中。吃饭的时候,担心下午的会议;开会的时候,想着晚上的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担心小孩没睡觉;晚上和老婆亲热,头脑里幻想着的是某个性感美女.......

上次有个练瑜伽的老师给我按摩,她说请把你的意识放在身体上,这样效果会更好。我问为什么?她说: 如果你意识不在,我就是在给一具尸体按摩。

我昨天发了个朋友圈:

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

造就我们去世时的模样!

所以,

每一件事,

绝对是每一件事,

都很重要。

听老人家说,人临终时,会把一辈子曾经去过的所有地方,都再走一遍。这叫收脚板印。有过濒死经验的人说:“我 在死亡的那一刻,有人问我:‘ 这辈子你做过哪些事,证明你没虚度此生?’ 此刻,从小到大的所有事情都浮现在我眼前,事无巨细,包括那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不要用头脑去思维,这些事都过一遍,需要多少时间啊!告诉你,时间根本就是假相。)

如果不拘泥于身体,就不会拘泥于死亡了吧。所以老子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身体就像一个牢笼,有疼痛,有愉悦,会生病,会衰老。生老病死,都基于身体。身体被关注得最多,锻炼身体,穿好看的衣服,减肥,整容,养生,都是为了这个身体。

这个社会崇尚的是年轻、财富和性。 三者都与身体有关。财富也是用来装扮服侍身体的。人们太执著于这个身体,身体被侮辱了,有人要自杀,脸破相了,有人要寻死。你就是这个身体么?如果真是这样倒好了。只要像喂猪一样喂好这个身体就行。

人们奇怪就在于,平时都认为身体是自己,但真正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不会说自己就是身体。这是我的身体,身体不是我。就这么简单。由此看来,身体死了,我还在。这个逻辑很容易懂,难在如何让自己时刻警觉,不被习气带走。

看着那些人折腾身体,要像智者看着小孩子玩耍一样。 看着鼻塞咽痛头晕,要像看着小孩子哭闹一样。 反正躺在床上,什么想法都能出来。

有人相信轮回,有人不信轮回。如果把这一念当成上一念的轮回,没有人会质疑轮回这件事了。人之所以质疑,还是因为身体的死亡。如果身体死亡后,你仍然活着,还会继续活很久很久三生三世,你还会担心恐惧么?好了, 当你发现轮回,时间就不再是有限的了。一旦你发现自己的时间是无限的,你的行为一定会发生变化。 至少不再焦虑,不再小心眼。多好,生命是无限的。但你为什么不信呢?

看着别人生病,别人死亡,你的感受如何? 当你的恐惧碰到他人的痛苦,它就变成怜悯;当你的爱心碰到他人的痛苦,它就变成了慈悲 。怜悯不是因为你强大,而是因为你恐惧,慈悲不是因为你柔弱,而是因为你有爱心。

如果不是因为曾经贫穷,我不会深刻反思金钱。 如果不是因为躺了三天,我不会如此认真写了这些废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ONE文艺生活  ·  过个年才知道,没人盼着你过得好
昨天
青年文摘  ·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2 天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中年时代的聚会
2 天前
码农翻身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下)
8 年前
码农翻身  ·  小李的数据库之旅(下)
8 年前
大家-腾讯新闻  ·  李思园:别急着结婚,也别急着填满购物车
8 年前
Aloha成长英语  ·  四月天里的Bicycle Race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