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医生说话
不论你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问病史和查体。医生都需要和你交谈才能够知道你的疾病是怎样的。
我们的身体里布满了各种自检的信号线,它们会将身体的损伤通过它们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大脑做汇报,比如疼痛、酸胀、无力、烧灼感、异物感。请向医生报告这些感觉,他才能帮助你。
中医不是仅仅切脉就可以摸出你是什么病,西医也不是仅仅靠CT、B超、化验单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病。诊断疾病就像是做调查,全面的证据才能指认真凶。
2、区分事实和判断
请尽可能学会区分陈述事实和判断。
如下是事实陈述:“我眼睛红”,“我发烧最高到39度”,“我嗓子疼”。
如下是判断陈述:“我眼睛发炎了”,“我发烧很高”,“我上火了”。
除非是在精神科或者心理门诊,否则请你尽可能陈述事实。
对于你的感受,请按照不舒服发生的感觉或者表现,以及它们发生的时间来描述,比如“尿不出来3天”是非常好的描述,而“尿不出来很久了”则没有给医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建议这样描述:
慢性病请精确到年或者月,比如“运动后胸闷5年”;
近1-2年发病的,请精确到月,比如“双眼视力下降6个月”;
近1个月内发病的,请精确到日,比如“尿尿尿不出来3天”;
急性病请精确到小时,比如“左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1小时”。
如果有数字能够描述你的病情,请尽可能告诉医生数字。比如,“这个星期我的血糖最高到过13”,但如果仅仅说“这个星期我的血糖很高”,那得看你跟谁比了。
对于医生的提问,特别是有“多少”这样的关键词的提问,请尽量以数字回答。
3、疼痛与痛苦
看病,哪怕是急诊,医生不会马上给你解除痛苦。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是你生病的身体部分直接向医生的报告。
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医生是不能够帮病人止痛的,就好像没有查明报告火警的位置,不可能把火警的电话轻易挂掉。
也许你或者你的家人在检查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医生还是会冷漠地用手摸这摸那,甚至使劲压一下问你是否更疼,此时也请告诉医生你的感受。
4、态度
如果你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相信很多医生会给你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不过同时相对便宜的药物也意味着疗效,特别是副作用的不同。
如果你在路上堵车,找不到停车位,在挂号室门前受冻,坐在门诊等候一上午无所事事,请尽量不要将怨气宣泄在那个为你看病的医生身上,他在上班路上一样堵车,一样找不到停车位,你在挂号室门前受冻的时候,他在病房检查住院的病人,你在门诊等候的时候,他在诊室里奋力看病。
5、期望
相当多的疾病是不能够消除病因的,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现在的医学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医生能够提供的是尽可能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使疾病无害化。
血压降低到正常值,意味着你几十年以后死于脑出血的可能性要减小;眼压降低到目标眼压,意味着你丢失视野的速度能够减慢,甚至停止。你能够在医生这里找到的不一定是战胜疾病的方法,而往往是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存,共同生活。
请一定记住:花了钱,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
万一你得到了医生这样的保证,说明要么是医生在安慰你,要么 跟你说话的压根就不是个医生。
6、知情同意
如前所述,你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在侵入性的操作治疗或者手术之前,医生会给你看一个知情同意书。
这个知情同意书就像是你在购买股票、基金时听到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样,是要告诉你可能发生的危险的。
知情同意书上写的每一种风险,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至少有一个真实的病人,真真切切地经受过这样的痛苦。而知情同意书上写的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生,医生也会继续全力地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