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私信问我女孩喜欢收什么样的礼物,
难道总监对我有意思?” 相信很多人也有被这两支H5刷屏过:
入职第一天,网易爸爸教我做人
入职半个月,网易爸爸让我怀疑人生
入职半个月的“猪你丫”此时此刻想入非非,戏精上身的她已经想好一万种“誓死不从”的方式拒绝的总监的“示好”。然而还没等她开口,幻想又变成了做一个双十二商品清单的任务。
这是来自网易考拉双十二推广H5
《入职半个月,网易爸爸让我怀疑人生》
中的故事,这次居然是“猪你丫”的2.0版本。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在此次的H5中,“猪你丫”不仅成功转正,还变胖了。而“猪你丫”的“颜色”也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对此,操盘手田涧岚的回答是,预算增加了!
自从那支刷屏的小职员吐槽的H5《入职第一天,网易爸爸教我做人》发出去后,累计刷屏已经破了上千万,为网易考拉黑五转化也达到了数百万。
网易这种接地气的有毒风格,加上生动有趣的内容轻易地俘获了不少年轻用户的心。操盘手田涧岚和她的团队立即趁热打铁迅速将“猪你丫”捧成网红,推出“猪你丫2.0”——《入职半个月,网易爸爸让我怀疑人生》。
这两条H5的传播效果与转化率如此之高,令曾经一度不看好H5营销的人们感叹:电商还投啥广告啊,直接做H5好了!
将戏精“猪你丫”的故事拍成连续剧持续刷屏从表面上看是噱头,而仔细深入地研究可以看出网易很多的思考。
为什么续集又火了?
一、瞄准普通个体、借势真实情景
营销瞄准的精准目标人群来自于网易营销团队的深入观察。据网易市场部总经理袁佛玉透露,团队中很多成员在前面两年里做的几乎都是产品经理的工作。通过产品思维来做营销,从用户真实的需求场景出发做策划。
网易考拉海购的目标用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城市白领,尤其是职场女性。在这部分人群中,网易考拉又对人群进行了细分,根据职场女性的不同角色,产出不同的传播内容引起她们的兴趣和传播。
例如今年和热门IP《爸爸去哪儿5》的深度合作,就是瞄准了职场中一个庞大的人群——职场母亲。
网易考拉在微博中做了一个
#丧偶式育儿#
话题,则说出职场母亲的抱怨和心声:
“让爸爸们能感知到,应该在育儿上担负的责任,不做隐形爸爸!”
。
该话题在没有任何投放的前提下直接就上了微博热搜,只是因为很多妈妈觉得,网易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而“猪你丫”则是关注了职场中另外一个细分人群——职场小白。洞悉的是所有职场人都有过的经历:
战战兢兢地从学校踏入职场,小心翼翼地在上级与老板之间周旋,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处理同事间“不经意”的炫耀,以及平衡个人生活不做单身狗的孤单。
戏精心态和职场小白经历是每个职场人都有过的懵懂感受。这些与我们生活环境有很大粘性的场景,用个体反映某一个细分的群体,自然让目标用户入戏到这支H5中。
目标人群的对位不仅给予用户很好的代入感,更重要的是给予一个真实的、对位的营销场景。
在“猪你丫2.0”中,随着你被一连串“猪你丫”身上的影子打动,在觉得自己很“丧”的情境中,“猪你丫”的机智、乐观与卖萌又一次点燃你的激情。当然这是购物激情,反正是需求中的好物,当然要奖励一下辛苦工作的自己。
二、坦诚的自我调侃,与意料之外的包袱
坦诚的自我调侃说不定可以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心。时代已经“变了”,在互联网化的今天,传播与分享的主要人群已经从“中年人”过渡到了更加直率与坦诚的年轻人。
他们早已厌倦了报告文学的一本正经,更加轻松、略带自嘲的风格似乎更加符合人们的胃口与传播诉求。“You are what you eat”的时代已经过去,“You are what you tweet(分享)” 才是新的胃口。“猪你丫”平行的身份感自然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年轻人分享传播的最好佐料。
高质量传播的价值在于提供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让受众一最易接受的方式——“戏”的方式去讲故事,顺着主人公的节奏进入工作场景却猜不到其中的反转,在才是真“戏精”。
从与总监的对话开始,一部你说我猜的大戏正式开始。几成熟的红薯到加班必备咖啡,从自作多情的示爱到妄自揣测的“圣意”,“猪你丫”这个戏精精彩的内心世界也展露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朋友圈单身狗的心酸、网红们催款的无奈、同事“无意”的炫富以及公众号推荐的浮夸一次次击中已经入戏的你。
而最后,之前营造的紧张氛围被一个撤销消息瞬间击溃消失的无影无踪,给你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慰藉。
三、全方位的营销与分享的力量
很多人觉得“猪你丫”的爆红是一个独立的营销事件,但实际上,网易考拉今年的战绩也十分喜人。1 1月初,世界最大的财经资讯媒体美国彭博社报道称,网易考拉在跨境电商领域已全面超越天猫、京东。这与网易考拉今年营销的强悍密不可分。
除了年末的戏精H5,网易考拉在整个2017年都有持续曝光,比如《爸爸去哪儿5》中的跨界之作“网易考拉洋屋民宿"、《花儿与少年3》中的毒鸡汤海报、《欢乐颂2》安心追剧不打折的神广告、《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创意中插广告等。
诚然,爆款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但这与整个营销团队一年甚至是多年持续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们似乎只看到了“猪你丫”这个有毒的营销形象,其深层次中更多的是营销团队对于目标人群的深刻洞察和强大的IP营销能力。一如袁佛玉曾这样解读:
“有毒只是表皮,内里还是对用户的洞察与沟通!”。
只要你敲开了用户的心门,剩下的用户自己就会去做,甚至更多。在社交货币法则中,我们个人在网络中发声实际上都是进行社交货币的交换。
“You are what you tweet!”,“猪你丫”搞笑的形式加上共鸣感极强的故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有趣的我自己”的形象。这也不难解释最开始传播这支H5的是奋战在营销圈子的职场小伙伴,因为这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四、One More Thing!不要忘记你的老朋友!
在“猪你丫”2.0故事中,我们依旧看到了很多1.0的老梗——红薯、脑子、网易黑猪以及依旧炫耀的网易食堂。永远不要觉得老梗会让看腻,事实上这也是最快唤起受众记忆的方式。
营销的过程就是整合资源的过程,不要忘记你的老朋友,不要忘记你拥有的资源。我们似乎不用杀猪你丫“祭天”,这个大IP已经开始为自家APP疯狂打Call了。
五、最后的最后
我觉得我们已经看到了“猪你丫”未来几年的人生映像:从转正到升迁,从单身狗到职场母亲,似乎还可以去看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