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Kura:基于语言模型的用户行为分析工具, ... ·  昨天  
新智元  ·  Grok ... ·  昨天  
越牛新闻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2 天前  
越牛新闻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恭喜@一个明天的太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新上海人未来5年看松江 腾讯台积电早已入驻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4-22 21:19

正文

图源: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30秒快读

1

多次华丽亮相央视的松江G60科创云廊,是G60沪昆高速的起点,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

2

科大智能、海尔COSMOPlat、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库卡柔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超硅、台积电(10厂)......众多响当当的企业汇聚于此。

3

此篇为上海五大新城第二站——松江新城,下一站南汇新城。

随着松江新城建设的继续推进,这里正成为长三角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新热土。

松江新城“一廊九区”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图源:《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3月初,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本市“ 十四五” 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将加快推进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到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 能,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


作为五大新城之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松江新城有何发展举措? 松江新城的产业集群将如何在建设中发挥作用?

01

行动规划四月中旬出台

北起辰花路,南至申嘉湖高速,西起油墩港,东至松卫北路,占地160平方公里的这片热土便是松江新城的所在地。作为 沪杭廊道 上的节点城市,松江新城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已跃然纸上。

《意见》中对松江新城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松江新城要锚定 智能制造装备 ,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端能源装备、智能硬件等领域,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应用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向,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上海五大新城产业定位,图源:网络

众所周知,松江是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辐射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

根据松江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松江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755家,同比增长62.3%,总量位居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70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位居全市第二;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同比增长22.2%。


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松江吸引了诸多创新研发机构落地。


“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4.32%,其中企业投入占总量的8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1家。


49家企业主导或参与6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25%、30%,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三


针对上海“五大新城”的建设,青浦、嘉定、奉贤、南汇相继发布了各自的“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据《IT时报》记者了解,松江新城的行动方案将于4月中旬出台 ,方案将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松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以“科创、人文、生态”为现代化新松江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以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为松江新城宜居宜业的有力保障。

02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如果说数字经济产业是松江新城的“先手棋”,发展数字经济必成为新城的亮点。

图源:东方IC

在松江区科委副主任吴青看来,松江新城的“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松江区作为科创走廊的策源地 ,想要‘引得凤凰来’,后续还会不断提升策源能力,从政策制定、机构引进培育、人才政策补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入手,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机构聚集,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帮助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效益的提升和经济增长。”吴青向《IT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我们正在调研相关内容。”


除了数字经济产业外,松江新城的“新”还体现在空间格局上。除了松江已经建好的片区外, 南部的松江枢纽在空间格局上也将大有作为。

松江枢纽(松江南站)效果图,图源:上海松江

后续将会跟随松江新城规划同步,打造松江的孪生城市和具有生命体征的标志性建筑,目前正在规划中,预计未来5年变化凸显。

在产城融合方面,无论是产业还是提升,与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有了新的要求。定位是独立的综合性的节点城市。


松江的地理位置优越,作为上海的西南门户及长三角的重要节点,通过新城的建设布局及产业布局,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 松江枢纽 ,未来作为城市链接的要塞和交通的汇聚,将在松江新城的发展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沪苏湖高铁7站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松江段2021年4月份已正式开工,预计全线段2024年竣工,图源:长三角铁路

根据《规化》,未来松江新城要形成“一廊一轴两核”的产业空间布局。 所谓“一廊”是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轴”即城乡统筹发展轴,“两核”则是“松江枢纽”核心功能区和“双城融合”核心功能区,着力打造未来发展战略空间和重要增长极。

松江新城“一廊一轴两核”的产业空间布局,图源:《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03

新兴产业集群基础雄厚

据吴青介绍,松江区拥有13所高校资源,350余个区级、市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其中数字创新领域研发机构37 家,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


依托松江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领域),松江区积极探索以“平台+生态”为核心、“基地+基金”为着力点、“供给+需求”为切入点的创新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促经济数字化转型。


松江已集聚包括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服务机构、工业互联网相关智能设备制造提供商等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208家,赋能12个省市超30万家企业实体经济转型。

图源: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松江区目前已形成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60余家,2020年总产值达200亿元。


在信创产业方面,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国家、上海试点任务,布局建设国家级商用密码检测平台、上海金融信创联合攻关基地、上海信创工程适配中心。 截至目前,已在产业基地落地注册73家企业,初步形成 硬件、云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 三大产业集群。


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垣信卫星,打造以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为代表的低轨道、高通量卫星网络产业集群,目前已发射两颗试验卫星,后续将达到300颗卫星规模,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聚焦G60科创走廊建设和松江新城规划,突出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松江区设立了区数字化转型跨部门工作专班,针对经济领域、生活领域、治理领域和松江新城四大方向,正在组织规上企业调研,开展场景需求合作对接 截至4月12日,已调研规上企业61家,收集数据采集、人员管理、装备入云、视觉检测等7个场景,形成有效需求25个。


预计6月将形成调研报告 ,制定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和办法,为优化转型环境奠定基础。

04

加速应用落地为新城添砖加瓦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科委也不断地向企业抛出橄榄枝,邀其共同参与松江新城的顶层设计。目前,有不少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上海电信和腾讯便是其中典型。


早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电信就在新城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上海电信公司积极对接上海五大新城建设,围绕“善政、惠民、兴业”,不断落地相关应用,发挥电信运营商主力军的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