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首席商业评论  ·  哪吒2破百亿票房,打破历史记录 ·  6 小时前  
新华网财经  ·  刚刚,娃哈哈回应转让商标!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美国四个科技大厂的资本性支出 ...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银发专列”来了!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科创板将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24 16:40

正文

总体上看,科创板能否成功,关键看相关市场和制度建设

何刚 | 文



在筹备七个多月之后,科创板于6月13日在上海宣布开板,这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件大事,受到监管层和市场人士的一致重视和欢迎,各方面都期待新生的科创板能克服中国资本市场此前长期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总体上看,科创板能否成功,关键看相关市场和制度建设。对此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科创板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要着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注册制实质含义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二是完善法制,提高违法成本,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要有透明严格可预期的法律和制度条件,要全面提高违法成本。


针对科创板强调市场化和法治化的重要性,是中国资本市场摸索近30年而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从历史上看,凡是遵循这两条原则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就发展得比较好;凡是这两条原则得不到有效遵循和落实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麻烦,有时甚至爆发严重股灾,引发系统性风险。


因此在科创板开启之际,高层和监管机构强调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至关重要性,有利于正本清源,促进科创板走正道、做好事。而在原则和底线清晰之后,关键就看具体制度设计和落实执行,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里外两张皮。


科创板开板最大的变化就是推行市场期待已久的股票发行注册制,而非此前延续近30年的审核制。注册制的核心是拟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投资者基于充分而真实的信息披露,自行商议定价,市场主体自行承担投资的风险、责任和收益,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只关注规则的制定和落实是否到位,而不替上市公司的行为背书,更不搞股票发行价格审批。实行这样的制度是全球多数资本市场的通例,坚持注册制也更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筛选好公司、淘汰坏公司,对于大家寄予厚望的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做好强制信息披露,无疑至关重要。


但要真正在科创板落实股票发行注册制,监管者、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也必须清晰界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不再对股票发行做事无巨细的审核,并不意味着监管机构解脱了全部责任,以为市场会无为而治。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在实行注册制后,监管机构将聚焦于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行为合规的严格监管,对于异常行为的及时监察和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平查处,总之就是维护市场秩序,确保规则遵守,并控制市场风险。


为此,监管机构要更加严格督促上市公司进行充分而真实的信息披露,不能任由公司以各种似是而非的描述或借口忽悠市场、逃避责任。对于来自公众的任何疑问,也要更加积极督促上市公司依法合规予以解释和回应,尤其是对于涉及业绩疑问的投诉,也不能简单履行程序就了事,发现确有疑问或举证确切,监管机构有必要及时予以核查,以正视听,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能任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愿打愿挨。


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来说,注册制增加了市场自主性,也增加了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义务和责任,相应的违法违规成本也会更大。尤其是随着监管理念和制度设计的逐渐成熟,市场和投资者更趋于理性,业绩和治理都好的公司才会更受各方面追捧。


在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大力推进法治化建设,是确保科创板发展秩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监管层对此思路清晰、表态坚决,公众期待相关法规建设和执行能够动真格、见实效,让科创板名副其实,真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为《财经》主编,原载2019年6月24日《财经》杂志

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刊往期精彩回顾

数字化转型清明上河图 | 《财经》封面

数字化转型指南

百度智能云:AI开路,伙伴架桥 | 数字原生代

数字化市场,华为的角色和边界 | 数字原生代

神州数码:在最后一公里做云 | 数字原生代

万科:地产龙头补课数字化|转型先锋

美的:八年百亿投资,数字化如何重塑家电巨头|转型先锋

物美: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之路|转型先锋

欧莱雅:百年老店的科技新妆 | 转型先锋

6家欧美企业告诉你:如何避开数字化转型陷阱 | 转型先锋

中美德日智能制造大比拼 | 国际比较

数字化时代,德国赶不上趟了吗 | 国际比较

AI时代的新工作机会 | 技术与社会

人工智能的六大伦理原则 | 技术与社会

数字化时代,企业领导者如何担责 | 技术与社会

算法正义: 呼唤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 | 技术与社会

平安:对标科技公司, 掌握创新主动权 | CIO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