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他化自在天  ·  《书封+贴纸=最简单的艺术呈现(营销艺术入门 ... ·  7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春节假期第9天,就送俩隐藏图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八,瑞启新程 ·  2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五,财福双至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2017年媒体及营销九大观点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6-01 16:57

正文


移动互联时代,不同媒体之间的地位发生巨大变革,媒体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伴随性媒体、注意力媒体、场景式媒体三级媒体关系。以电视为代表的伴随性媒体、以ATB为代表的互联网注意力媒体、以分众为代表的场景化媒体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发展。另外,不同媒体之间也出现多维融合的升级,电视、PC、手机、广播、户外媒体相互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深。


电视媒体趋势


媒体格局: 分化加剧,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央视和四大卫视优势突出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是国家新闻、体育、财经等国际国内大事件的发布平台,具有不可撼动的政治地位,和毋庸置疑的公信力,有大事看央视已成共识。另外在综艺、电视剧及文化类节目上也加大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晚间收视份额更是实现了7%的增长。


一线卫视借势大资本,与优秀的综艺、影视制作公司合作,聚合优质内容资源,2016年TOP30综艺和电视剧中,26部综艺、16部电视剧集中在四大卫视。优质内容带来强大的吸金力,全国卫视营收近8成由四大卫视贡献。内容带来的不只是收视,还有软性植入的网络传播价值、话题、粉丝经济等辐射力。在内容-资本的良性运转下,一线卫视强者恒强。


二三线卫视竞争压力更大,差异化求生存,深耕区域市场。


综艺: 综N代延续热度,喜剧、相亲、影视IP、文化类综艺多元创新。


户外、音乐类节目不断创新,综N代保持热度,收视长虹。


《72层奇楼》等多部影视IP将改编为综艺IP,希望借助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关注度,开辟综艺新模式。另外湖南、东方及江苏卫视,还打造多档文化类节目,为综艺注入清流。



在编排上,依然延续大季播模式,湖南卫视多元创新,浙江卫视综N代为主,东方卫视喜剧强档,江苏卫视周五纪录片打差异化。周间则打造轻综艺,走垂直细分路线。


电视剧: 泛IP、职业剧、大咖正剧成焦点。


2016年电视剧台网分化日益突出,电视端打造家庭收视,网络剧主打年轻群体。电视剧播出集中在央视、四大卫视和山东、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多为独播。


2017年,IP改编剧仍是热点,改编题材从之前的小说扩展到动漫、日韩剧改编等,题材更广泛。另外,《欢乐颂》等剧N代、《谈判官》等职业剧、《如懿传》等大咖正剧由于题材、演员阵容等因素,市场关注度高,2017年会成为收视焦点。



在营销层面上,品牌营销前置,与内容深度融合。综艺中,花式口播、原创中插、跨屏互动等视频创新形式广泛应用;电视剧则通过场景设置,人物定制及情节定制,让品牌与内容融为一体,品牌传播更生动自然。


视频媒体趋势


视频进入 寡头垄断时代 ,平台生态竞争加剧。


视频竞争格局呈现三足鼎立之势,百度系的爱奇艺、阿里系的优土、腾讯系的腾讯视频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


2017年视频第一梯队战略布局聚焦平台生态:优酷背靠阿里,以全平台大数据为核心,打造全链路营销;腾讯视频依托腾讯在社交、娱乐、信息领域的优势,实现平台化打通,扩大影响力;爱奇艺2017年工作重点是围绕IP打造泛娱乐化产业链,提供一站式的娱乐及消费服务。


视频网站以 头部+精品自制 扩大优势、特色内容区隔占位。


视频网站开始向内容上游渗透,与制作公司通过参投、定制、保底+分成等形式合作,强化对内容的控制力,在2017年视频网站仍然会争夺版权类头部资源如综N代、古装剧、都市爱情剧,同时打造精品自制。


除此之外,布局特色内容是形成差异化区隔的重要手段,如腾讯覆盖国内外大片、引进海外高品质纪录片;优酷发力直播综艺、打造垂直类爆款网综;爱奇艺持续推出网N代作品。


视频付费市场增长触发 会员营销新模式 、内容化广告突破会员 壁垒。


视频网站在同质化竞争中,在IP资源的竞争上发力,借助差异化资源和服务带动粉丝增长。 优质内容抢先看等会员特权模式吸引用户付费,并养成习惯。但事物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会员增加同时也会造成更多的贴片无法触达,在此背景下需要创新传播模式突破会员壁垒。


创新方式一: 充分运用视频会员营销产品展开事件营销或效果营销,事件营销是视频网站配合重大节日、企业大事件或视频网站大事件,整合站内资源针对会员与广告主联合营销,引发关注和口碑传播; 效果营销可以通过注册拉新、下载合作、会员购等合作模式实现效果转化。


创新方式二: 打造内容化广告,广告主、内容方、平台方共同合作,将广告与内容深度结合,如原创帖、创可贴、片尾彩蛋等花式玩法,打破会员限制,并带来内容营销模式的颠覆与创新。


当然,不止是会员营销、内容定制,面对广告主日益多元化的传播需求,视频网站从提升曝光、互动体验到电商导流、精准投放全面升级营销产品,2017年相信会有更多创新,值得期待!


移动端媒体趋势


消费者手机使用时长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移动媒体发展进入下半场,增量市场转存量市场,即时通讯、浏览器、在线音乐、电商、生活应用等各领域APP初步出现领军企业。同时,移动端广告规模快速增长,营销形式也初步明朗化。


移动社交发展 进入深水区,新玩法引爆社交营销。


社交网络进入深水竞争,平台化、细分化是关键,社交+视频成创新方向。社交领域头部应用(微信、微博、QQ)格局已定,竞争热点集中于平台化服务——微信推出小程序、QQ推泛娱乐战略、新浪微博强调平台赋能;另外,多数平台级社交应用都增加了视频功能、直播功能,为社交媒体发展拓展生存空间;细分领域,新的用户需求不断被挖掘,陌陌、探探、派派等满足喜欢猎奇的95后移动社交需求,在细分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 营销层面: 社交媒体创新不断,技术创新带来用户全新体验(如红牛赞助的奥运期间QQ AR火炬传递)。


> 朋友圈本地广告: 让目标人群看到即买到。


> 利用自媒体或者自媒体联合聚合圈层力量: 实现品牌社交媒体精准圈层营销。


直播媒体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直播+营销 提升效果转化。


国家监管下,爆发式增长的直播行业进入洗牌期。内容上,在原有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基础上,综艺、电商、体育赛事、在线教育、旅游等加入直播,丰富直播内容,拓展了直播用户群体;直播的另外一个趋势是产业链发展。


利用直播进行品牌营销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标配,直播+电商、直播+品牌粉丝互动、直播+产品发布会、直播+广告植入、直播+个人IP成为品牌直播营销的主要方式。


原生广告 向高阶发展。


移动端广告形式中,常规的展示类广告(如App的开机大图)和搜索广告已进入成熟期; 视频、社会化、程序化广告处于高速发展期; 原生广告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形式原生、内容原生、场景原生三种广告中,场景原生成为原生广告的终极形态,因为场景原生广告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用户状态下为用户匹配最合理的广告,不构成对用户的打扰。



MORE | 更多精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