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
落笔生花
······
华戈
2009年,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终于在八年筹备后,正式开拍。
王家卫对摄影师菲利普·勒素说,我们就拍一年。然而,一拍就是三年。杀青时菲利普激动地喊:“再不走,家里要出问题了。”
有一次喊来宋晓飞救场,王家卫说拍一星期。结果拍了整整一个月。宋晓飞只带了一个包来,衣服都没得换。
梁朝伟打咏春拳,导演也让他学了三年。在演艺圈,演员不被王家卫,喊无数遍重拍的,那可能遇到了假王家卫。
然而,
当华戈刚刚写下,
“一代宗师”四个字,
王家卫就立马大喊:
“过!”
能让王家卫认可一遍过的,
不是大红大紫的明星,
而是一个藏在镁光灯后,
为电影题名的书写者,
华戈。
《大话西游》、《食神》,《阿飞正传》、《一代宗师》······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港片,片名题写都出自华戈之手。
笔法灵动,切题百变,华戈的字独占鳌头,他人很难模仿。究其原因,总因那份无可比拟的意趣。
写《倩女幽魂》,
华戈把笔迹拖得缠绵,
妖气阴森,欲说还休,
苦楚与幽怨,
人鬼之间注定分离的苦痛,
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
写《夺帅》,
不仅加重了主笔的力道,
更利如一把尖刀,
英雄锐不可当的霸气,
就那么径自劈开。
写《叶问》第一集,
华戈的字劲道干脆,
如同咏春拳一样利落。
但到了《叶问前传》,
那时的叶问,
还名不见经传,
字迹则变得干瘦内敛。
有人说华戈的字,是随着主人公一起成长的,世间百态,人间爱恨,虽然仅仅几个字,但已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写字之路并不坦荡。
八兄弟中排行第五,华戈的家境并不太好。长辈们爱好书法,小时候的华戈,也常用哥哥姐姐,用剩的毛笔练习。
“小时候常常看天空的云朵,心里在赞叹云朵形状,变化得如此之快,几乎每秒都在变。这个感觉一直延续到了书法,书法和云朵的变化一样,笔随心动,才能行云流水。”
1979年,华戈从广东移居香港,当了一名普通电器工人。那年香港举办了“香港青年学艺比赛”。
热心的工友们,见他没事就喜欢写大字,而且又写得不错,便怂恿他去参加。即席挥毫,落笔便惊讶众人。华戈就此崭露头角。
那时香港经济蓬勃,几乎每天都有新店开张,店名招牌,菜牌,外墙题字,写半天能赚一百元,比工人的三十元日薪高多了,华戈辞掉了电器行的工作,开始“全职”写作。
那时华戈接得最多的,是大厦的外墙题字,和货车车身广告。简单来讲,就是在刷了漆的招牌上,再用油漆题字。
大厦外墙和店铺招牌,多是半空延伸到街外,需要搭人字梯爬上半空,并且即席书写。
写一个招牌,需要慢慢搭好棚架,再背着油漆上去。除了搭棚架的开销,还要给写字的人,买保险和安全设备。
“我那时拿命拼的,收费便宜很多,不用帮我买保险,又可以直接设计字体,连美工都不需要。”
但现在回想起来,华戈依然心惊肉跳。棚架离墙有段距离,华戈背着棚架,半身凌空写字。路人当杂技表演一样围观,他边写路人边拍掌。
笔耕不辍,广受好评,华戈的笔迹遍布香港,大大小小的招牌。直到有一天,洪金宝在他的摊子前停下,“我介绍你去影视公司,题写电影片名吧。”
这样一写就是三十年。
刘伟强的《古惑仔》找他写,
杜琪峰的《黑社会》找他写,
王晶的赌钱系列也找他写,
周星驰、王家卫都找他写。
或许有人说,
不就是会写几个字么。
但就是这么几个字,
在电脑造字风行的时代,
他的字依旧是港产片的宠儿。
只因他字中,
有份永远替代不了的意趣。
但就是这么几个字,
华戈却几乎用他的一生,
去追求到了极致,
达到了一般人,
无法匹敌的高度。
不要嫌多少事小,
这世上难的,
不是做了多少大事,
难的是,
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来源:寻匠之美